享吟诵之美,探诗词之魂

2017-11-28 22:26李小瑜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7期
关键词:吟诵生命教育

李小瑜

摘 要:吟诵是传统诗词文赋的诵读方式,当学生平长仄短诵诗词,轻吟慢诵现情境,索本求源真追随时,会让学生更快进入诗词的境界,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因诗词的精魂激发学生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吟诵;乡土教育;生命教育;索本溯源

吟诵是传统诗词文赋的诵读方式,不仅如此,它还是创作方式、教育方式、修身方式、养生方式,是汉文化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传承方式,它是中国式读书法。然而,怎样让学生们真正吟诵起来,享受吟诵深沉意蕴,并体悟古诗词蕴含的人文素养,感受古诗文的强大能量?这还是有径可循的。

一、平长仄短诵诗词

使用吟诵教学法,学生不再是记录者、旁听者,而是主動参与者,课堂是“活”的。魏书生老师曾说:“衡量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我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不在于我讲得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与否,而在于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高效与否。”当老师真正把学生带进吟诵,其实就是给学生搭好通向诗词王国的桥梁,学生定会更快进入诗词的境界,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老师轻松有趣的示范,为吟诵教学奠定了最好的基础。吟诵这种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是非常简易的。主要是将普通话里的四声分为平仄声,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平声用横线来表示,配以从左到右的水平手势;仄声用竖线表示,配以从上到下垂直的手势,对学生来说,只要愿意摆手势,愿意开口都是不难掌握的。刚开课的时候,笔者笑说:“同学们有右手吗?有的请拿出来!”学生哄堂大笑,跟着就摆起手势吟诵起来了。两分钟不到,学生就通通过关,对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学习方言吟诵,用乡土教育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需依据本地区自然、社会及人文等方面的资源,满足多样化及选择性需求,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在吟诵里,还有一种叫入声字,很奇特,很有意味,普通话里是没有入声字的,但方言里几乎都有。可惜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会讲自己的家乡话了,会讲的,也不好意思显露。所以文化工作者才会疾呼“保护传统吟诵”。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忘乡音是多么的宝贵。由此可见,重视乡土教育,用家乡母语融入语文教学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的古诗词《己亥杂诗》的公开课上,笔者大大方方地说:“我是杨村镇李村人,我家里讲本地话,下面我用我的本地话为大家吟诵!”吟诵完毕,笔者深情地讲了一句:“我想这个时候,我的老祖宗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非常的安慰!”老师的表率,尤其方言吟诵具有的特殊魅力,对所有古诗文爱好者都会是一种鼓励。课后,笔者还要求学生回家请父母用家乡话教自己读诗词,并约定时间在班上展演。这个活动非常受家长欢迎,很多同学的爷爷奶奶说:“拗口压舌跟孙子讲了十几年的普通话,没想到今天可以扬眉吐气讲讲家乡话!”课堂上的家乡话读诗词的展演,同学们虽然带着羞涩,但流淌着“我会讲我的家乡话”的骄傲。这样的亲情互动,这样生动的学习,已经成为语文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家庭生活之间的纽带。

二、轻吟慢诵现情境

奥苏贝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学生“已经知道的什么”应该是学生自己的经验、认知、体验、情感、心理等,而不是大师的经验和结论,不是教学参考书的标准解读,也不是老师的眼光和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是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还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当学生用吟诵的方式,去揣摩平长仄短,去感受有趣的入声字,去吟唱丰富多样的调式的时候,心会安静,会慢下来,这个过程其实是学生触摸诗词的过程。就像笔者在教学《己亥杂诗》时,同学们正在享受简易又有韵味的吟诵时,问学生看到怎样的情境。学生张口就说“我看到诗人很愁”“我看到太阳,哦,是夕阳”“我看到诗人骑着马,往东边走了”“我看到落花”“我看到落花变成泥,去保护其他的花”……都是很淳朴的表达,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古诗如此浅显,哪里有那么多的理解障碍呢!

当然还要补充作者的创作背景。这些背景资料学生可以去查找、去了解,老师也可以补充。但这些都是文字,并不形成学生的感悟,立足于“尊重学生的初始视角”,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他辞官南归”“他在路上看到苦难的人民,他心怀百姓”“他的心情豪放而坚定”……老师把握住学生这些感性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已知”与“能知”中搭起桥梁,学生的理解会因此而更加深刻。

三、索本求源真追随

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丰富的社会生活,快速的生活节奏,多元的人生价值,导致人们内心迷茫、焦虑,不安定。尤其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生命教育是急需的。语文的人文性决定语文是最适合渗透生命教育的课程。语文教学涉及生命教育,不是顾此失彼的问题,而是相得益彰,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教材中提取人文素养,让文中光辉、温暖的人物形象,让真实有人格魅力的作者形象根植到学生的心田里不失为绝妙的方法。如何引导孩子们对这些内在素养的关注呢?笔者仍是很注重先让孩子自己去感觉古诗词的“好”,请学生立足具体的诗词,“用事实说话”,看看诗词真的蕴涵中华特殊的能量吗?是什么能量呢?这个引导就不得了了!有学生说“不畏浮云遮望眼”给人以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有同学说“化作春泥更护花”里有着不计个人恩怨,心怀祖国的奉献精神;还有同学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里有不自卑,尽心尽力回报春天的精神等。笔者认为感性的喜好是暂时的,深刻的认知才能激发人潜在的内动力。所以笔者在具体的每一首诗词教学里都会特别设计“探讨诗词之魂”,激发学生蓬勃的生命力。例如在教学《己亥杂诗》时,在学生疏通了诗词字面意思,触摸到诗人的爱国、奉献的精神后,笔者仍然会请学生根据诗词内容、背景介绍,在心中重现诗人的形象:看到诗人了吗?他在哪里?怎样的神态?你听到他心中的话了吗?学生很容易就会设想出来:夕阳西下,诗人的离别愁绪就如浩浩荡荡的江水,他吟诵着心中的诗篇,马鞭向东一挥,走到了天涯一角。诗人说:“我虽然辞官归乡,犹如枝头掉落的花儿,但落花不是无情之物,落花清楚自己的价值,即使化成春天的泥土,也要发挥培育下一代的作用。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这些实在的诗句,满满的正能量,让整个课堂都变得豪迈、振奋。当一节课上下来之后,并不是学习的结束,相反,学生会感受每一次的吟诵都有新的感受,而对于诗词之魂的发现、感悟,大概是一生的事情了。

最后,笔者想引用一段话跟大家共勉:国失魂则国运不昌,民失魂则民气不生,兵失魂则兵威不振,人失魂则人性不通,诗失魂则神韵难现、格调难高、性灵难抒、境界难出矣!希望大家悟诗魂,通人性,扬兵威,振民气,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广本的教学解读要从关注学生视角做起(江苏省教育教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普教立项课题“基于学生视角的文本解读策略研究”成果).

2.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学语文,2017.1.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中学初中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吟诵生命教育
吟诵,拥抱经典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八年级古诗文诵读教学对学生情操的培养策略探析
韵兮境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