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继香
摘 要: 吟诵我们这个诗歌大国浩如烟海的佳作,让学生体味诗之韵、诗之境,乃是古诗教学的经要所在。古诗教学应该围绕“韵、境”进行。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吟诵 韵味 意境 创新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是诗教最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语文课堂的古诗教学过程应凭借“韵、境”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吟诵我们这个诗歌大国浩如烟海的佳作,让学生体味诗之韵、诗之境,乃是古诗教学的经要所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情境。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往古诗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教师把大量精力花在把古诗翻译成白话文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枯燥无味的逐字逐句解释中,根本不能体味我国古诗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这对古诗无疑是一种残忍的抹杀。我认为古诗教学应该围绕“韵、境”进行。
一、音乐渲染,韵由心生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诗歌内容,创造美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教学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时,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雾、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做好情感铺垫。接着,介绍苏轼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时无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诗的理解了然于胸,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学生吟诵积极性,收到很好效果。
二、媒体再现,演绎美景
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多媒体再现美的情境,有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展示,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延伸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
三、语言铺垫,领悟意境
叶圣陶先生指出:诗歌讲授重在陶冶情趣,扩展想象力。如果抓出精要之点,增出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教学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理解这句话有些困难。我便讲《盲人摸象》的故事,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错在哪里?利用儿童的联想、想象启发学生领悟意境,我对同学说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四、情境创设,鼓励创新
有人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研究表明,广泛的实践活动能使青少年具有较多解决问题的机会,而更多独立与自由有益于创造性人格培养。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新需要,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一)演而新。对于有人物活动,隐含对话情节的古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法鼓励创新。我在教《回乡偶书》时,要求同学上台表演诗人跟童子在村口对话的情景。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演中有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画而新。对于描写山川风貌、风土人情或生活场景的古诗,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绘制简笔画。有位学生画的《回乡偶书》是这样的:村头老槐树下,年过八旬的贺知章抚摸着大树慨然吟诗的情景。绘画既充分发挥了想象,又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的无限喜悦和无尽感慨,把学生对诗的感悟绘于画作之中。
(三)写而新。对于已有一定写作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可以设计一些改写、扩写或者和诗歌有关的一类题目,调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学了李白的《望天门山》后,要求写一篇天门山游记,既要能立足课文,又要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创造。
五、尽情吟咏,感悟美韵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还有很高审美价值和很强艺术感染力: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
教学《泊船瓜州》时,在老师的指导、示范、点拨下,学生出声诵读,“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指导学生,要读出诗的节奏和轻音、重音。反复读,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品味作者乡愁,读多了自然成诵。使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小池》指导学生多读,感受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勃勃生机,进而介绍杨万里另一个写荷花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分别写了不同季节的荷花小池,让学生充分读,通过多读,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感悟诗的和谐的韵律。
小学古诗是一笔财富,只要为师者好好利用,精心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情趣盎然地、主动生动地学习诗歌,还可以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