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占星
【摘 要】 为迎接《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实施带来的挑战,进一步提高我国航海类毕业生质量,对广东海洋大学航海类学生海上实习模式及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现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航海类院校在海上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不足,提出以下建议和改善措施:校企深度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合理使用航海模拟器进行前期训练;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高效的海上实习是保障航海类人才质量的关键,航海院校应加强对海上实习的重视,积极探索、创新实习模式,培养符合公约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航海人才。
【关键词】 校企合作;航海院校;海上实习
0 引 言
随着《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以下简称马尼拉修正案)的实施,我国航海教育将面临新的问题和考验。针对航海类学生的教育方式和目的,航海教育应着重强调考察和培养学生对航海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强调回归航海教育和培训的本质。航海技术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从劳务输出市场和航运企业的客观需求及国内外航海类专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出发,航海类专业学生进行海上实习是航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航海技术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航海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
航海类学生在受教育期间一般会参加两次海上实习,即航海认识实习和航海毕业实习。航海实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从事航海职业的初步能力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航海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航海类院校海上实习模式
由于学校的层次、影响力,国家或地方对学校的扶持力度不同,我国航海类院校采取了多种航海实习方式,其中基本可以分为有自己的教学实习船和没有自己的教学实习船两大类。
目前,国内自有教学实习船舶的航海类院校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这类院校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安排学生及课程等实习事项,且大都能按照实习大纲顺利完成教学实习任务,基本解决了学生上船实习的问题。对于没有教学实习船舶的航海类院校来说,海上实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于是校企合作模式应运而生。如2002年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与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2004年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与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安排学生上船实习等。这类院校通过与航运企业合作,建立航海类学生教学实习基地,但受限于时间、地点和航运企业运营情况等,海上实习难以灵活开展,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以广东海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学生为例,为满足学生上船实习的需要,学校与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建立了航海类学生教学实习基地。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国内沿海及近洋汽车、旅客、货物运输。公司现有海口至海安、海口至广州、海口至北海汽车和旅客班轮运输航线。根据公司船舶运营情况,学校航海类学生海上实习集中在海口至海安航线的客滚船上进行。目前航海实习现状如下:
(1)在进行实习之前,需联系实习单位。学校与航运企业事先沟通,并提交实习计划及实习需求等实习材料,航运企业结合船舶运营情况和学校提交的实习材料向船舶下达实习任务。
(2)实习期间,无固定实习船。由于航线短,学生在船上时间短,指导教师很难深入开展教学,实习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船舶舱位紧张,实习船没有供学生住宿的床位,当船舶返回靠港后,学生需下船,等待下一个航次再上船实习,频繁上下船也为实习带来诸多不便。
(3)除了随船问题外,还涉及学生需频繁进出港口的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航运企业、港口、船舶、实习学生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实习都不会成功。妥善处理好这几个环节间的问题,是保证海上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随着港口的发展和扩建,实习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公司船舶在秀英港、新海港、海安港和海安新港等4个港口间往返。在实习期间,航运企业、港口、船舶与实习师生之间的信息联络见图1。
指导教师作为港口、航运企业、船舶、实习学生4个环节中的重要一员,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协调各方,最大限度地顺利完成海上实习任务。
在每次实习结束之后,学校都应及时组织指导教师对本次海上实习进行认真分析、客观评估、全面总结,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已发现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或向航运企业反馈,为下次进行海上实习做好准备。
2 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了航海类院校没有教学实习船的难题,为广大航海类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生產实践机会,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
(1)航程短、航线单一,实习内容不能全面展开。以航海类学生实习为例,合作的船舶是海口至海安固定航线的客滚船,学生整个实习过程都是在同一航线、同一船型上进行。由于航程较短,学生很难进行一个完整航行值班周期的实习,且客滚船主要运载的是汽车和旅客,关于货物装卸及货物配积载知识的学习十分有限;再加上无法经历夜航、大风浪航行等特殊航行环境,这与远洋船舶实习所能达到的效果相差甚大,也与学校培养远洋航海人才的目的相距甚远。
(2)受船舶条件所限,实习计划执行难度较大,实习质量不高。由于船舶以生产营运为目的,航线短,靠离港频繁,船上重要的航海仪器、设备利用率极高,很难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同时,船舶靠港后由于抛锚、停航等原因,将会面临换船的问题,这就会使实习计划难以如期进行。另外,有时船方可能会因旅客或货物的多少等情况及天气海况拒绝学生登船,这些都会影响实习计划,降低实习效果。
(3)对学生航海职业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不够完善的实习条件,缺乏可操作性和连续性的实习指导,必然会降低学生从事航海职业的积极性。随着海陆待遇差距的缩小,航海职业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海上实习是航海类学生第一次对航海职业的实际接触,他们一般怀有好奇、新鲜,甚至是向往的心情去面对。较完善的海上实习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达成对航海职业的认可,树立从事航海职业的志向,反之则会对他们以后选择从事航海职业带来不良影响。endprint
(4)授课方式单一,难以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统一。在教学实习船如“育鲲”轮上,专门配有可容纳不少于30人的教室,以及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甚至配有小型图书馆。在船期间遇到需要集中讲解的问题时,指导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开展教学。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实习船上,一般缺少应有的教学设备,指导教师大多是现场口授指导,授课方式单一,难以加深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认识,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5)学生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上下船、进出港和船舶航行的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对学生的管理等工作必须到位,这就要求實习指导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时刻注意学生动态,正确、迅速地引领学生上下船,督促学生遵守船上规章制度等。同时,学生安全问题对航运企业的运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建 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航海类学生海上实习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模式海上实习的优势,结合我校航海类学生实习经验,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3.1 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为海上实习创造优良条件
可考虑在船上增建适合教学实习的舱室和场所,如海图室(可供学生进行航线设计、海图改正等)、水手工艺室(可供学生进行绳结练习等);也可在船上增加航海仪器如雷达、电子海图、全球定位系统(GPS)、气象传真接收机等,供学生练习使用;甚至可以增建航海模拟器室,学生可自行完成与实习船相同的航线设计、航行操作、船舶定位等实习项目,然后与实习船实际航行情况进行比较,查漏补缺,提高教学实习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
3.2 完善师资队伍,加强有实际航海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海上实习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海上实习的效果,应为海上实习配备具有航海实践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质量实习指导教师,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和优势,在有限的实习条件下进行教学实习。此外,随着我国高等航海教育“高校实习船共享联盟”的启动,没有实习船而有实习船需求的院校,可以申请加入联盟,利用功能完备的教学实习船为本校培养高质量的实习教学团队,也可利用该平台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从而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科研能力强的实习教学团队,提高本校教学实习效果。
3.3 利用航海模拟器进行前期训练
航海类院校大都安装了全功能型的大型航海模拟器,这些航海模拟器不仅可以提供如白天、夜晚、雾航、大风浪航行等逼真的船海环境,而且还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船型供模拟,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各种能见度情况和天气海况下的船舶会遇、避让等操作,练习航线设计、航行值班、对内对外沟通等实习项目。[2]利用航海模拟器可以弥补因实习船舶航线短、船型单一而导致学生难以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
3.4 结合企业特点,尤其是根据航线、船型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
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是完成海上实习的指导文件。应听取船上驾驶员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实习计划应灵活、易落实,考虑实习船舶受天气、营运情况等影响,指导教师在执行实习计划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确保实习内容完整、实习效果良好。
3.5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实习指导教师应抓住在船的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树立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根据实习大纲,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可部分弥补实习条件不完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实习教学效果。
4 结 语
校企合作模式解决了部分航海类院校没有教学实习船的尴尬,虽然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随着实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和问题的不断解决,这种模式的海上实习条件正在逐步得到改善。院校对海上实习的高度重视,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助于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航海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忠明.海上实习:问题及模式构建―以浙江省航海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57.
[2]赵学军.航海模拟器在航海专业认识实习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07(z1):50-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