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良
摘 要:“学考+选考”的“新高考”跟“老高考”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新高考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的布局、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在努力把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大方向上下功夫、做文章,在长计划、短安排中,真正把握教学的主动权,切实帮助学生突破关键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应变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整体规划;教学片段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最大亮点是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有兴趣地学习,使其个体成长与发展的空间得到有效地提升,从而实现个性化地发展.
但是,由于考试时间大大提前,考试内容也增加了不少,而每周实际授课的课时数却没有增加.因此,如何解决好这对矛盾,是每个物理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在学考、选考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的路在哪里?
仔细分析“学考+选考”、“老高考”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学考+选考”跟“老高考”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老高考”中,无论从知识的广度、深度,还是从灵活度上看,要求都比较高;而“学考+选考”的新高考,要求特别高的点就那么几个.这就需要我们从教学内容的布局、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在努力把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大方向上下功夫、做文章,在长计划、短安排中,真正把握教学的主动权,切实帮助学生突破关键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应变能力.那么,在学考、选考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产生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呢?显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把握好教学设计的大方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来,让学生在经历简约有序的教学活动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的提升.
(一)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规划,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知识是动态的,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能力提升的过程.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是教学的目标,但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进程要有宏观的把握,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呈现的时机,控制好教学的节奏.因此,教师要注重課堂教学结构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1.努力开辟最佳的教学路径
设计教学流程时,要通盘考虑,缜密思考,反复推敲,通过有效地整合,把知识的生成过程以最快捷的路径呈现出来,把学生最想知道的东西展示出来,把学生最应该掌握的知识、方法与思路构建成结构完整、便于提取的信息系统.
2.充分发挥媒体的整合功能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努力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寻找活动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打造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合理、思路灵活、情感体验真切的,也富有立体感的课堂教学系统.
3.优化教学模块的逻辑结构
在对各种教学媒体的整合中,各种教学媒体呈现的内容要合适,要相辅相成,出现的时机也要把握好,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符合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
(二)注重教学片段的设计与构建
显然,在教学设计中,一个教师如果树立了教学设计的模式意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的策略和能力时,那么他的课堂在反映教材知识演化逻辑顺序的“知识序”、反映课堂教学流程时空顺序的“教学序”和反映学生学习活动心理顺序的“认知序”方面,就一定会有良好的表现,就会在“三序合一”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但是,要想使一堂课充满活力,富有灵气,使教学活动真正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状态中,凸现出课堂的品位,就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注重教学片段的设计与构建.教师要努力创设既能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的教学片段.
1.以情境为中心构建教学片段
问题情境是物理教学的出发点,一个实际的问题可以超越模式识别,引发思维.因此,以“情境”为中心构建教学片段,是物理教学中寻找教学亮点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以问题为中心构建教学片段
问题解决是认知的核心.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而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也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在提取蕴含知识的能力上.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然后先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再组织学生借助图书资料、投影仪、网络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突破关键环节为中心构建教学片段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设法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认知要求、社会要求和情感要求,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提高.
当然,构建教学片段的手段是很多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但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我们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都要立足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努力追求“三序合一”的教学境界.
二、在学考、选考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条途径
(一)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对于重点的、关键性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弄清楚教材的内涵,把握教材中关键性的东西,揭示清楚教学内容中体现的知识结构,努力精简教学过程,突出重点和关键性的东西.
案例1:楞次定律的教学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中最为抽象的规律之一,它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解决这一教学课题,虽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但没有出现如何立足于物理学科的本质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系统地研究楞次定律教学的物理内涵,并给出逻辑思维脉络清晰的教学设计作品.
显然,传统教学中实验的选取不当是造成教学逻辑繁冗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选用“楞次环”实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B都是铝环,其中A环闭合, B环断开,横梁可以绕其中间的支点转动.实验时,用条形磁铁的一极垂直插向、拔出A环,可观察到仪器绕支点转动.该实验的优势在于:第一,实验装置简单、实验现象直观,可以直接判断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这样,感应电流的方向就可用右手螺旋定则进行判断.第二,可以控制和分离变量.这样,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就被分离开来.所以,传统教学急于寻找磁场这一“中介”并选用繁复且无法直观地反映物理现象间的关系的“螺线管的四组实验”的教学思路,并非最佳的教学路径.endprint
选用“楞次环”后,我们就可以对楞次定律进行更加符合教学逻辑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实验时,将条形磁铁的N极垂直环面插向A环时,发现A环向远离磁铁方向运动,呈现一种“来拒”现象;再使条形磁铁的N极垂直环面离开A环时,却发现A环向靠近磁铁方向运动,出现了“去留”的现象.而对B环作相仿的实验时,却没有发生这样的现象.而后,换用S极进行多次同样的实验,发现仍然呈现这种“来拒去留”的实验现象.这种直观、简约的实验现象不仅剥离了线圈绕向等多重因素,而且分离了感应电流方向这一因素.
在实验中呈现出来的“来拒”与“去留”,正是铝环中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相互作用的宏观表现,根据“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基本规律容易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第二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已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第三步,总结出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楞次定律.根据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见表1),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从物理本质上进行归纳:当铝环中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反;而当铝环中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增反减同”的规律也就很自然地被总结出来了.
可见,选择 “楞次环”实验是基于仪器的简单性以及物理规律表述的直观性的特征.这种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来拒去留”描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相对位置,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增反减同”是从磁通量的角度来说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想象才能理解;“阻碍”则说的是楞次定律的本质,是对“来拒去留”与“增反减同”的高度概括.运用“楞次环”实验进行教学突破,则既包容了微观的、理论的、数学的含义,也更容易描述电磁感应现象中隐含的那种宏观的、现象的、力学的特征.因而,也就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二)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对于既是关键性知识,又是教学重点或难点的教学内容,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通过先布置学生按“教学纲要”进行预习,教师按“教学纲要”设计教学过程的方法开展教学,使学生有能力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全过程中,实现有效地突破.
案例2: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本节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对于学生来说,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如何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等都是非常抽象的、难以驾驭的问题.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降低思维的坡度,努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1.教学纲要
①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②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理解定义式中相关物理量的含义的?③你是怎么确定加速度的方向的?④怎样利用运动图像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播放终极PK 视频:飞机、汽车与摩托车同时从静止开始加速启动至稳态的运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形成表象,提供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素材.接着,教师结合飞机、汽车和摩托车运动的即时速度与时刻的记录表(见表2),通过提问引入新课.
①汽车、摩托车、战斗机,谁运动得更快?②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思维的方向:运动快→位置变化快→速度大;起动快→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还是小?
(2)比较分析,形成概念
①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②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理解定义式中相关物理量的含义的?
(3)合理引导,突破难点
①你是怎么确定加速度的方向的?引导学生通过作图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如图2所示).
②形成结论:加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同;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③概念辨析
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v越大,a就越大; v变化越快,a就越大; a为零,v也为零; a不变,v也不变; a减少,v也减少; a向东,v可能向西;a为正值,v一定增加.
(4)智能训练
①某同学将一足球以5m/s的速度踢出,球沿水平地面向右作匀速运动,碰到竖直墙面后以3m/s的速度被反向弹回,最后又被该同学用脚踏住.若已知足球被踢出、反弹和踏住的时间均为0.1s.规定向右方向为正方向,试求:足球在被踢出、反弹和踏住的过程中的加速度.
②怎样利用运动图像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飞机、汽车和摩托车运动的即时速度与时刻的记录表(表3),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1:在同一张速度-时间图像中作出飞机、汽车和摩托车运动的v-t图线;
任务2:对照v-t图线,想一想:有什么发现?
结论:速度图线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试根据如图3所示的v-t图线,说出物体运动的情况.
(三)针对教学实际条件,构建教学过程
有些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学校教学装备的实际条件,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形象思维、降低思维坡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案例3:波的干涉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稳定的干涉现象,知道产生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其中,认识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的条件也是教学的难点.对波的干涉,尽管高考的要求低,但教学时间紧,学生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储备也比较少.因此,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非易事.endprint
显然,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让学生在经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物理知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就比较适合学生认知的规律.为此,针对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和学校教学装备的实际,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⑴复习旧知,为新课做准备.
①波的独立传播原理;②波的叠加原理.
⑵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两列连续不断的波在相向传播并叠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⑶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的心向.
演示弹性绳(由若干条橡皮筋串套而成)上的驻波实验(图4):马达带动弹性绳一端振动形成绳波,与从弹性绳的另一端反射回来的波叠加.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现象后,对弹性绳上发生的现象用语言进行描述与表达.
①有的点振动强,有的点振动弱;②强、弱区域相互间隔;③强、弱区域固定不变.
提出干涉的概念: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振幅变大,某些区域振幅减小的现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振动加强与减弱区域固定不变,且振动加强区域与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
2.新课教学
通过运用实物演示和计算机软件辅助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体验,探究发生干涉现象的条件.为了更好地研究这种现象,利用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
首先讓学生了解软件菜单和设置,再进行探究活动.
(1)打开《波的叠加》的Flash文件:让学生先了解横波、纵波与水波.
(2)让学生观察现象,形成概念:通过横波叠加、纵波叠加、水波叠加现象的观察,认识到这些现象都是波的干涉.
(3)思考:两列波的叠加一定会发生干涉吗?
两列波的波长、振幅、周期和波速都相同,发生干涉,如果不同,还发生干涉吗?
引导学生联想到可以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提示:同一介质中,波速一定,由波长[λ=vT]知,波长[λ]与周期[T]成正比.
让学生认识到改变参数其实就两种情况:
①振幅不同、其他物理量相同;②波长、周期不同,其他物理量相同.
(4)提问:哪些物理量不同,两列波就不干涉了?
总结出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波源相差恒定.
(5)波的干涉的应用(现象解释):放大音叉的声音(音叉量筒实验).
用计算机模拟水波的叠加,让学生看《双波源水波干涉》实验,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波的干涉图样.通过设置两波源频率制作波的叠加动画,让学生既能看到相干叠加现象,也能看到非相干叠加现象.
3.课后自主探究
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制作水波干涉图样:用同心圆法绘制水波干涉图样,用实线圆代表波峰、虚线圆代表波谷,并找到振动加强和减弱的区域.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利用“阅读引导法”设计教学过程。
在选考内容中,有些教学内容引入中学物理教材的本意,只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学要求并不高,千万不要在深度上做文章.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定位一定要准确,切勿喧宾夺主.例如,在选修3-4、3-5教材中就有不少诸如《粒子的波动性》、《物质波》、《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探测放射线的方法》、《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这样的教学内容.对这样的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主线一定要把握好,知识点也要到位,思维方法必须得厘清.
对于非重点、非关键性的教学内容,或对一些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大胆地采用“阅读引导法”来设计教学过程,先布置学生自学纲要,再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通过针对性的过关练习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这样处理,既节约了教学时间,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非常值得尝试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看到,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是否更新,教学方式是否发生了质的改变,是衡量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教学的目的,不单是让学生知道得更多,知识面更广,而在于教会学生在知道别人的东西的同时,有能力和机会悟出自己的东西.这种“悟”的过程,离不开想象,离不开探索,离不开反思,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结论的交锋,或许正是这个过程,最终才能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创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