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志庆+管泽毅+刘敏+卢众+张培新
摘 要:根据项群理论精髓,提出“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中小学生体质干预模式,从“政策、制度与执行”“健康与健身知识传播”“运动训练”“膳食与营养引导”四个方面建构干预项群,并提出了该模式的项群结构、内容设计、运行机制、模式建构的重点及运行难点。认为“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可以对中小学生的体质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干预,对实现中小学生体质提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项群理论;中小学生;体质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5-0109-05
Abstract:The declining tendency of Chinese school students' constitution has got wide attention and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which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stopped due to the singleness of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vent-group, the model of "Multi event-group, Co-intervention and Joint-pushing" in the constitutional intervention for school students is proposed. Four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for intervention of event-groups are suggested: To build subsidiary event groups, i.e. "policy, institu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pread of health and fitness knowledge", "sports training", "diet and nutritional guidance" and the event-group structure, the genr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the key and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of this model are investigated, indicating the positive and realistic meaning of this study to the increase of school students' constitution.
Key words:event group theory; school students; constitutional intervention[HK][HT]
1 问题的提出
青岛市是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尽管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中小学生体质并没有提高。从近五年来青岛市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情况看,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为什么生活水平好了而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反而差了?”虽然有学者认为这是悖论,但这确实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现象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年来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多种干预措施。比如:郦阳先《体质弱势高中学生体质干预的长效机制研究》指出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遗传、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因素[1];魏兆松《高中学生体质干预测量的方法及意义研究》则提出可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中学生体质干预进行测量[2];还有的文章介紹了国内外通过互联网对青少年体质干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3]。上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止住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整体势头。我们提出“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以群组干预的模式对中小学生体质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干预,以求能扼制目前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总体趋势。
2 关于“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的建构思路
1990年,田麦久先生及其同事通过研究,提出“项群训练理论”,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它以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为依据,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探求项目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规律[4]。我们认为项群理论的精髓是“同质不同项”。在此认知下我们构建“政策、制度与执行”“健康与健身知识传播”“运动训练”“膳食与营养引导”四个一级干预项群,以群组的方式在同一时间节点对中小学生的体质进行干预,以多项群共同推进、共同干预方式弥补传统、单一干预模式的不足。
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最直接原因是体育锻炼少,身体活动量少、运动负荷不足。但影响中小学生运动不足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家庭、学校、环境、学生自身等等。我们建立“政策、制度与执行”干预项群,利用执行国家政策、利用补充强制条例的方式,解决国家或政府职能部门及学校关于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相关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执行不得力问题,让中小学生体质干预得以有效实现。我们建立、利用“知识传播”“运动训练”干预项群,改变中小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内容和运动方式,把他们从封闭的空间中释放出来,变“不想动”为“想动”,变“不会动”为“会动”,变“动得少”为“动多”,让孩子们有时间、有激情、有质量、有强度地科学地“动”起来。我们利用“饮食与休息指引”干预,用“营养指导”干预,就是对中小学生加以饮食方式和饮食习惯及休息习惯的指导,改变中小学生“高脂、高热”饮食结构,解决“不想吃与放开吃”的饮食问题、“想睡与不能睡”的休息问题。中小学生在国家政策、制度保障下,通过健康知识的引导,会明确健康的意义,健身的意愿与参与度会提高,这为中小学生的运动训练干预奠定了基础,相应的运动练习的强度与烈度也会有所提升。而在经过运动训练的干预之后,学生们更会加深对体育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对国家政策制度的理解。另外,健康膳食和营养知识的指导也会促进学生们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方式,学会健身后的营养补充,为体质干预提供能量保障。endprint
3 “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的项群结构与内容设计
3.1 项群结构
“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见图1)的项群呈四级结构,即在总项群下设立“政策、制度与执行”“健康与健身知识传播”“运动训练”“膳食与营养引导”四个F1子项群,每个F1子项群下又设立多个F2子项群,F2子项群下是多个F3子项群,而在F3子项群下则是众多的具体干预内容F4。
3.2 子项群内容设计
3.2.1 “政策、制度与执行”项群内容设计
该项群内容设计第一要体现国家的意愿和意志,对中小学生体质的一切干预行动要符合国家意愿、体现国家意志,都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下进行。近二十年来,国家相继出台诸多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11]2号)等都体现了国家顶层设计思想,这是一切政策制度干预的起点。第二,项群内容设计要体现区域特点和学校现实情况。地方规章和学校制度既要体现国家政策,又要体现地方特点, 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学生体质健康是作为国家层面推动发展起来的,学生是开展“体质提升”的主体,但是各级行政力量的主导作用干预性更强,只有在各级相关行政政策制度的支撑下,各项干预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例如,青岛市教育局、体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意见》(青教通字〔2014〕97号)中要求,建立体育工作考核奖惩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和阳光体育工作“挂牌督办”制度,对阳光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在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下,一些学校针对中小学生及有关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不重视和对体质干预执行力不到位现象相继出台一些诸如“奖罚”或“强制执行”方面的文件,从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入手,加强学校及教师对学生体质干预的执行力。如青岛市实验小学制定并实施的“关于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中规定,“全校从校长到校工都有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责任”,实验小学的规定中还有一款规定,即“某班级学生体质达标率不足95%,根据情况扣除班主任当月(该校每月一测学生体质)一定的绩效工资”。青岛市实验小学制定的政策就是效果良好的干预手段,这类制度的制定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对学生体质的干预力度,有极强的针对性。
政策、制度及执行保障是保证学生体质干预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支撑,涉及来自“体质提升”兴办主体内外的各种硬性和软性的规定、制约与监督,确保“体质提升”的正常运作,并对出现的违纪、失误等情形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与惩罚,体现的是政府与学校的调控与干预力[5]。青岛市政府、教育局、体育局等职能主管部门及学校出台的相关政策充分体现了政策制度干预的高效力度。
3.2.2 知识传播项群内容设计
知识传播项群的主要任务是思想与意识引导干预。通过健康与健身知识传播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增强健康的思想意识,建立健康与健身目标,掌握健康和健身知识,解决中小学生对健康、健身知识懂不懂、会不会、乐不乐问题,干预中小学生健身行为的参与深度与广度,完善其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但遗憾的是政府、学校、家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传播对学生体质干预的重要作用。目前在青岛市除了像青岛市实验小学、青岛市城阳5中等小部分学校有制度化的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外,大多数学校并未有意识地建立知识干预措施,大部分学生家长也没有有效地针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
体育知识浩瀚如海,干预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在不同学段、不同阶段有針对性地选择干预内容,但总体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健康促进知识体系内容,如身体健康的标准、身体健康的意义、运动与身体机能、运动与身体形态、运动与健康、运动与损伤及康复等内容,另外还有日常生活中的诸如个人卫生、膳食结构、合理休息等方面内容;第二,健身知识体系内容,如健身项目的选择、不同健身项目的对身体的影响、健身的技巧、运动负荷的控制、不同运动的规则等内容。
3.2.3 运动干预项群内容设计
运动干预是指用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方式,按照设计的运动方案(运动形式和健身进程等),用适当的运动负荷、有计划地对被试者进行干预,改善其生理或心理的状态[6]。学生体质干预离不开运动,但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健身内容海量选项。对学生运动干预的项目或内容需要教师进行选择和加工,要有针对性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和方式落实在学生身上。运动干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对健身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问题。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在运动干预内容设计上按“三化”(小学趣味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特点选择设计运动干预项目和内容,让学生有量、有强度、有激情地动起来,因而在设计干预内容时要注意干预内容的组织形式。在运动项群内容设计中建立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群,尤其是建立身体素质子项群,就是要根据中小学生体质现状,在技能学习的基础上有意识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因为中小学生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学校体育追求的重点是学生体质健康而不是竞技运动成绩,学生在参加学校体育活动中,无论是通过技能还是体能主导类项目的学习都可以得到一定体能锻炼,但由于中小学生人数多,教师少,活动时间不足,量和强度并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加入专门素质练习,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如青岛市实验小学在政策引导下所开发的“小足球技能+5分钟花式跳绳”、青岛市城阳5 中“专项技能课+大课间20分钟跳绳”、青岛1 中“专项技能提高+趣味素质练习”等模式等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不但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到课(参与)率大幅提升,学生练习的量和强度也得到深度加强,耐力和心功能水平明显提升,力量和速度素质水平明显提高。在这些学校中,大多数学生在运动期的心率指数都在1.5~1.79间,部分学生大于1.8,学生总体BMI指数趋于正常,充分说明这些校所实施的运动干预内容与手段行之有效。endprint
3.2.4 营养与膳食引导项群内容设计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7]。学龄儿童期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8]。中小学时期孩子营养需要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满足其生理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膳食与营养供给对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小学生在身体发育的每个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断变化,每个学生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活动量、家庭生活水平等客观因素也影响到孩子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摄取。饮食营养引导过程中,需要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密切关注和配合,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合理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平衡膳食,摄取合理营养,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体质干预。膳食与营养引导项群内容设计依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膳食指南》,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要求,通过学校及家庭两个方面从饮食行为、三餐膳食质量等方面进行干预,以确保孩子们膳食结构合理,各种营养素供给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如在家庭引导中重点在于帮助孩子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健康饮食行为,确保三餐质量;学校引导的重点在于营养知识宣教和加强学生餐质量控制。饮食行为引导可从三餐定时定量、不盲目节食、合理选择零食和饮品等方面进行干预;三餐质量干预则依据“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和《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等对食物的种类、数量和品种进行评价和调整。肥胖、消瘦和贫血等是影响中小学体质的常见营养问题。对于有特殊营养问题的学生,则需要给予个性化的营养膳食干预:如通过调整三大功能营养素的比例和减少/增加能量供给,来干预肥胖/消瘦;通过增加膳食中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的供给来预防和改善贫血。
4 “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的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运行机制,实行项目化管理,目的是提高本模式的实际效果,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本模式规范化、程序化运作的制度保证。
4.1 项群运作,以线串面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应明确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明确中小学生的体质提升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干预的过程中,怎样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这是政府、社会特别是每个学校要考虑的问题。 “项群运作,以线串面”,就是要求每一个干预项群行动的管理、实施、信息反馈与调节等都由F1项群负责人带领团队统筹规划。这样做的目的可以由每个F1项群组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去考虑本组如何干预、如何提高干预效果,以期带动整个干预模式的良性发展,做到以线串面,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干预效能。
4.2 分群工作,集中管理
中小学生体质干预的多样性,需由多个F1项群组来运作。每个F1项群所承担的干预内容不同,不同的项群由对口的专业人员来负责。“政策、制度与执行”项群承担中小学生体质干预政策执行与制度补充;“知识传播”项群承担健康与健身知识宣传与动员;“运动训练”项群承担对学生健身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营养与膳食引导项群承担中小学生营养与饮食调节。每个项群组对自己的干预行为应承担管理与实施责任。但是考虑到项目实施的系统性效果,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对各干预项群进行集中管理与领导,以充分发挥干预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效能。
4.3 干预实施,落实到群(人)
模式的运行是由各F1干预项群具体运作的,每个项群组要对自己负责干预的效果实施检查与反馈。干预群中的具体干预内容要有具体干预人,干预任务要落实到人,不能出现责任分散现象。
4.4 项群协作、共同推进
本模式的运行最重要一点是项群协同,相互支持,同时推进。长期以来对学生体质干预研究很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干预内容的单一性。本模式的特点就是同时共进、协同推进,用系统化原则共同施加力度,用以弥补单一干预模式的不足。
5 “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的运行程序
5.1 建立模式运行管理小组,由政府职能部门、学校领导、教师(专业人员)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划责。[JP]
5.2 调查了解不同学校、学生对干预项目群的需求现状,为项目群内容建构提供依据。
5.3 组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群干预组,筹划项群内容建构与实施路径。以体质提高为基本点,以不同干预项为载体有针对性进行项目群建构。
5.4 针对不同群体,特别是对特殊体质群体(如肥胖群体)进行运动处方和饮食菜单干预。(在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下)按健康、体力等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群、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和生活中的饮食注意点。
5.5 以学校为单位,采用“多项群、同干预”模式,在同一时间节点多“类” 多“群”共同推进,开展干预行动。
5.6 及时调整、调节干预内容、方法、强度。
6 “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的建构重点和运行难点
干预项群的建构是“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模式构建重点。项目群是干预的载体,不同项群对体质的干预效果与干预渠道是不同的,因而搭建有“干预负荷”、有“操作性”、有“吸引力”、符合学生实际的F3项目群是重中之重。
模式运行第一个难点是人的执行力,是试点学校、教师、学生对项目计划的持续执行。再好的计划都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来保证。项目的操作对象是人,而人有众多的不可控性,意志力的控制、思维方式的变化、政策的变动、人事关系的调整、利益的分配甚至天气的改变都会给执行力带来影响。这都需要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配合,特别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的配合尤其重要。
模式运行第二个难点是F3项群干预的内容设计,干预内容要有可操作性,不能以文件干预文件,以制度干预制度,干预内容要落实到两个重要的主体,一是学生主体,二是教师主体,只有两个主体都动起来了,干预的成效才得以显现。
模式运行第三个难点是众F1干预项群的协同。不同干预群的众多干预人员可能分属不同的部门,工作性质的差异、工作方式不同或对干预手段的理解不一样,会造成各干预项群间的协同困难,但我们应该有共同的认识,政策制度、知识傳播要为干预行为保驾,膳食营养引导、运动训练要为干预行为护航,提高对中小学生体质干预的效果是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7 结语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意愿。积极探索和构建“多项群、共干预、同推进”中小学生体质干预模式,弥补单一干预模式的不足,体现干预手段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实现中小学生体质提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HJ1.75mm]
[1]郦阳先. 体质弱势高中学生体质干预的长效机制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6):46-49.
[2]魏兆松.高中学生体质干预测量的方法及意义研究[J].新课程研究, 2010(4):38-40.
[3]全雅丽,张春华.基于互联网的青少年体质干预研究进展[C].日照: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2010:103-106.
[4]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体育科学,1990(6):29-35.
[5]冉明.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及干预策略[J].体育科学研究,2012(4):61-64.
[6]邓妮.大众体育发展模式——运动干预工程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2.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55.
[8]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37.
[9]王利国,程传银,刘璐.构建中学技能学习系统——“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有效达成的设想[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6):108-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