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更
摘要:尽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在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和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校企长远合作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新思路,希冀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行业的需要,对应用型高校同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10-0032-05
目前,虽然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但由于校企双方的出发点、价值取向和经济利益不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制约着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的研究,既有必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平台,既有校内实验室、实训室,也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重视与企业合作在校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本文探讨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主要指这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基于此,笔者主要从学校和企业两个维度来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在选择实践教学基地时缺乏科学合理的、易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随意性。地方应用型高校在选建实践教学基地时本应选择行业知名度高、信誉好、院校合作经验丰富、动机端正的目标企业,但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往往会根据校企双方人际关系亲疏程度,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先后顺序和热情程度等进行取舍选择,在选择实践教学基地时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2]。同时,在选择实践教学基地时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3]。例如,地方应用型高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常常重视目标企业的区位、星级、企业性质和知名度等外部因素,而对目标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水平、文化积淀、员工素质、工作氛围和个人发展的环境等内部核心要素缺乏必要的重视。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缺乏应有的组织管理部门和管理机制。从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情况看,地方应用型高校普遍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运作事宜。学校教务处只是名义上给予宏观指导,不具体管理。实际上,实践教学基地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只是由学校二级单位分管领导负责与基地的对应部门领导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联系、沟通和协商,再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加以约束。这种管理形式只是有事联系,无事搁置,合作形式松散,缺乏应有的相互联系和深入沟通的机制,也没有制定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没有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因此,难以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有效的管理,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优势,难以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名不副实
把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实习基地,这是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的规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出发点只是为了进行专业实习,事实上在实践教学基地仅进行专业实习一项实践教学活动。这样,实践教学基地就“缩水”为专业实习基地。因此,这样的实践教学基地扼杀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名不副实,这种情况也有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宗旨。
(四)校企双方缺乏合作深度和广度
如前所述,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把实践教学基地等同于专业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差异。企业建设基地的出发点只是需要地方应用型高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廉价劳动力”,既便于组织管理,又能降低企业成本,因此,企业在与学校合作方面不希望增加投入[4],也就不主动增加合作内容;地方应用型高校则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需要以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校企双方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面不同,决定了双方在利益博弈的基础上只能在比较狭窄的范围进行合作。因此,校企双方在协同育人平台上开展的合作项目比较单一[5],仅进行专业实习。这种单一的合作形式,就学校而言,远未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战略上也不利于企业成长。
(五)分布区域不合理
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时限于教学经费和师资条件,从便于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多在学校所在地200至300公里半径的范围进行选择布点。以我校旅游管专业基地建设为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和中山等珠三角核心区域。诚然,这些城市以旅游和酒店行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经济非常发达,汇聚着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旅游企业和五星級酒店,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比较理想的地方。但是,如果从汲取旅游行业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来看,仅在珠三角等核心区域进行实践锻炼还是不够的,应该跳出区域限制,从旅游行业和酒店行业发达的其他地区选择一些城市——长三角的上海、杭州,京津冀的北京和海南的三亚等,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建设。endprint
只有很好地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才能达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才能有利于校企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的思路
实践教学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势必影响着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不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解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
(一)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标准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易于操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标准体系极其必要。而构建这一体系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可行性原则[6]。
科学性原则,即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标准体系的设计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目标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特色和知名度、企业文化和管理水平、个人成长环境和员工素质等。指标的设定既不能过多过细,出现指标重叠,又不能过少过简,遗漏主要信息和观测点。
系统性原则。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有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其下有不同的、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指标体系具有层级性,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逐次形成一个评价系统。
专业性原则。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必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而定。
可行性原则,指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价标准体系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有量化的等级标准和观测点以及具体的评价分值,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可行性。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经过对目标企业的访谈、调研,在征求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的意见,以及在对我院四届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标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的效果,它们基本涵盖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三个一级指标下设10个二级指标,其下设22个项目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都是根据其在整个评价标准体系的重要程度给出等级、评分标准。一级指标中的“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与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核心,其分值最高;其中二级指标的“规章制度”和“实践教学满意率”,因其在整个基地运行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给予了较高的分值。每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的设定,既考虑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按照它们各自的重要程度、内在逻辑层级关系,将其系统地组织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参见表1)。
从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价标准体系来看,从其结构到内容,从一级指标到二级指标,既完整地涵盖了整个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也具有内在的逻辑层级关系,而且每个单项指标(指一级、二级指标)都可以作为独立的体系进行单项评价,从而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闭环系统;同时,由于评价标准量化,易于操作,因此,有利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客观公正地评价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地方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因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机遇,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构建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标准体系时需要不断完善,也需要学者持续不断地关注和研究这一课题。
(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基础,而要保证实践教学基地有效运行并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对基地管理的关键首先是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7]。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的组织机构需要校企双方的专家共同参加,基地管理机构的名称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由校企双方协商担任正副主任职务,主任一般由学校教务处处长或者二级学院院长担任,副主任由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担任;成员由校企双方协商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7人组成;学校成员由二级学院分管实践教学的领导、实践教学部主任、系主任和办公室主任4人组成;企业成员则由人力资源部经理和部门经理3人组成,下设办公室,设办公室主任1人,由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兼任,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基地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组织编写和审定实践教学计划,负责基地的运作和管理,解决基地出现的问题,开展校企合作交流,管控校企双方出现的分歧等。在一年内召开1至2次会议,研讨实践教学基地运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企业发展的瓶颈、行业热点难点等问题。校企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书》《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章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指导教师遴选制度和职责》《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校外实践教学行为规范》等,以制度管理加强过程监控,保证实践教学基地良性运作,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8]。同时,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购置必要的设备,改善工作条件。
(三)建立名副其实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内容。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时并不能只满足于专业实习的需要,而要考虑其他实践教学内容(认知实习、专业见习、行业调查、专业考察、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的需要。例如,在旅游行业可以选择上海迪士尼乐园、广州长隆集团、湖南张家界和中国旅行社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企业;在酒店行业可以万豪集团、雅高集团、洲际集团旗下的国际知名品牌的五星级酒店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在与这些企业协商的基础上,既能进行专业实习,也能开展其他实践教学活动,这样的基地才是名副其实的实践教学基地,才能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四)豐富实践教学内容,深化校企双方合作
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这是校企双方合作的灵魂,是可持续良性合作的保证。如前所述,校企双方虽然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书》文本,挂了牌子,进行了专业实习,但这种合作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特别是遇到人事变动以及合作当中出现问题,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持久。为改变校企合作的不利局面,地方应用型高校只有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标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拓宽合作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才能增强双方合作的内驱力。校企双方除了专业实习等基本实践教学活动合作外,还可以开展员工培训、行业调研、校企合作论坛、横向课题研究等项目合作。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地方应用型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等,弥补学校内部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丰富、更新、充实教学内容,避免现有教学内容的纯学术性、滞后性,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应用性;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兼任指导教师,既能弥补“双师型”教师不足的短板,又能把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从而缩短学校教育与行业的差距。企业也能从校企合作中获得效益:校企合作有助于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依托学校教师和学生优势,进行横向课题研究,有利于企业改进管理和经营方法,提升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校企双方只有拓宽合作领域、深度合作、管控分歧,在合作中增进友谊,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入持久的合作。endprint
(五)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普遍存在着地域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时,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先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再根据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标准体系以及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遵循区域分布合理性原则、教学需要原则。所谓区域分布合理,就是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时应对基地所在地做合理规划布局。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优先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就业取向合理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适当选择一些经济发达旅游服务业发展好的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和三亚等)作为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的场所。当然,如果时机成熟,也可以在國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选派学生出国实践学习。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基地还应体现出实用性、满足性和先进性[9]。实用性就是指实践教学基地能起到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满足性,即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求;先进性就是实践教学基地应体现当前旅游及其相关行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岩,周力. 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大连干部学院学报,2008(3):44-45.
[2]林增学,温卫宁.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77-80.
[3]祁颖.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思路和基本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90-93.
[4].叶茜茜,郭思村.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80-184.
[5]李晓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24):134-135.
[6]佘镜怀.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评价体系的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2(3):51-56.
[ 7]陈志军,杨洪.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43-47.
[8]周义龙.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179-181.
[9]张昱,张忠狮. 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使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64-165,178.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Base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Local Apllied Colleges
LI Zi-geng
(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Guangdong 526061,China)
Abstract: Although the practice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base. These problems have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enhancing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refo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new though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on the basis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experienc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schoo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ong-term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practice teaching, to achiev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and to construct practice teaching base of similar majors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pplied colleges;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practice teaching bas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