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全省
【摘要】众所周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激发与调动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并且对不同阶段教学中怎样运用游戏进行了探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欢乐中成长、健康中发展,希望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動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 作用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257-01
一、引言
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可见体在学生成长中占有很重要作用。体就是体育,体育教学是学生整体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完整的有机组成体。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一直扮演着引导员的角色。它可以传授知识、锻炼体魄、娱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由于体育游戏是借助于外力,由于其是借助游戏的功能为手段,结合体育内容的一种教育性的活动,所以具有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对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社会,加强相互了解和团结友爱,发展智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各阶段作用极其作用
1. 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现状及其作用
准备活动是各种体育活动中必须具有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运动效果、防止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处于身体迅猛发展时期,这阶段各方面身体机能不是很完好,脏器和骨骼都处于生长阶段,身体可塑性很大,所以在运动前做准备活动是很必要的。但是笔者发现现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一般的准备活动都是些老一套的传统模式:比如绕操场慢跑啊,小幅度原地跳跃等,这些运动会让现在的小学生产生枯燥和单调无趣的感觉,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普遍运动量不足,那么我们在运动前利用体育游戏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的游戏代替这种枯燥的热身方式。通过教师对游戏时间、游戏负荷适当的控制,都能使学生达到舒筋活骨、提高兴奋性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比如我们用喊号子抓人的游戏,来代替传统的传球运动,让小学生熟悉球类的准备活动。小学生的身心都达到了锻炼,对于我们体育教学中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体育游戏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现状及其作用
我们上面论述的是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前的准备作用,那么我们现在来讨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和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无非是动作的分解讲解,动作的重复训练。这部分是我们完成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学目标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教学方式手段的创新和改革。体育游戏就是很好的创新改革手段。有些老师忽视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而是简单的把体育游戏当成饭后餐点,没有做到足够重视,这是不对的。比如我们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和性别等特征,在绳子游戏中把一个40人的班级学生分成5组,每组8位小学生。身体较弱的男女可以混搭,我们玩摇摆绳子跳绳,同学可以顺时针摇晃绳子跳绳,也可以逆时针摇晃绳子跳绳,也可以两根绳子四个人每个人抓住一条绳子的一头来摇晃,这样增加了难度,小学生可以不断去挑战自我,这个游戏是有氧运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心肺功能作用很大。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体育教学目标完成功不可没。学生对于枯燥的传统的跑跳投也可以接受。在这个游戏中我们也可以变换方式方法,谁输了就让谁唱歌,大家就会更积极的投入其中,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育游戏在整理放松部分的运用现状及其作用
放松整理活动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学校体育课上往往被忽视。小学体育教学不可能一节课完整的走下去,其中得做到有松有紧,松弛有度,我们说这个松就是整理放松的部分。现在有的小学体育老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做的还不够好,只是单纯的松松休息,原地坐的,或者慢速跑步,或者做操,这都不是很好的选择,笔者认为,把小学体育游戏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去是很好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采取相对安静的游戏活动,比如说我们的人体组字游戏,学生分组,组成几个常用的简单的汉字,让老师和其它班里同学猜,这游戏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对于团队配合也是起到不断磨合的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简单的讨论了小学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无非是起到抛砖引玉之意,小学体育教学意义深远,体育教师应当群策群力,大家集思广益,努力开发出更多新颖的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和身体的好的、有意思的、寓教于学的小游戏,让体育游戏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最大限度地增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寅超. 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 当代体育科技,2013,25:66-67.
[2]林以华. 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6,02:68+70.
[3]文创科.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6,13:76-77.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