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柯薪
摘要:对《变形记》的艺术手段的研究已经很多,从艺术媒介的角度来说有一定新意。笔者认为《变形记》呈现的美感是倒错的,是颠覆审美意象的。紧密的语言如同一个同一频率喋喋不休的电波,但细细品味,必然拍手叫绝。故事布局,情景安排,都通过一支妙笔促成一幅名画。逻辑的更迭打破诗画的界限。如此,《变形记》是现代主义最初的审美典范。
关键词:移情;时空观;诗画界限
一、喋喋不休的电波
在文中出现多次极长的自然段,加之作者故意为之,出现全无空隙布满文字的书页。在我的阅读经历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常有,至少在传统小说中是无法见到的。因此,不得不说,卡夫卡以此开辟另一种审美的先河。在对格雷格尔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描写中,作者完全将他在众人狂轰乱炸的催促下,用奇异的方式开门、下楼梯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情形细细地描绘。从此刻开始,卡夫卡的写作节奏就像是踩着节拍,节奏渐快。而可怕的是,在大甲虫给人极强的冲击之下,这节奏变成了代理的惊愕、母亲的痛苦以及种种的慌乱、恐怖迸发的多重奏。多个声部同时奏响,在同一时刻到达高潮,出现了同一的频率,令人窒息、眩晕的可怕电波。
在发展至此的文学史中,如此这般的阅读体验,几乎是不曾有的。在多重奏引起的同频电波中,卡夫卡对所有人着墨,唯独格雷格尔这一声部万籁寂静。但正是如此,才成就一段令人晕眩的高峰体验。
二、我就是格雷格尔
在小说的开头中,几乎是格雷格尔的个人秀。卡夫卡带领读者进入他的房间,甚至他的心,体会一个突然变为大虫子的不适、焦虑。但是,这些都是读者的二手体验。读者通过阅读才能得到知道格雷格尔是这样的情感,读者无法真实地感受,成为一种二手体验。这种情感并不能成为主体自发性的情感,因此不能让读者直接感受,着墨再多也是徒然。卡夫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此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卡夫卡选择了通过文字的形式而非文字的内容表达来激起读者的第一感受。阅读本段时,大段铺天盖地的文字布满纸张,密不透隙。而且句子长短错落,标点的使用也变的频繁。这样对形式的运用,轻而易举给读者造成眩晕感。再配合阅读,这样的眩晕伴随代理以及家人一迸而发的惊慌、打骂、哄闹,成为读者的第一手体验。这是来自主体自身,因阅读环境的突变而产生的恐慌、混亂、烦躁、失落。产生这些情感时,格雷格尔出场了,不做反抗,也不做解释。而是不顾一切地挤进门去,带着恐慌、混乱、烦躁和失落,逃离了。再回过头去品味刚刚的阅读经历就发现,我们的阅读体验和格雷格尔的情绪惊人地同步了,在哄闹混乱和众叛亲离之中,我们进入了故事。我们不是别人,就是格雷格尔。
三、时间艺术创造的名画
作为时间艺术的小说创作,这一特征也构成其局限性。如何突破这一局限性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实,早在现代艺术的开端时期,卡夫卡就已经为打破这一局限提供了极好的典范。
卡夫卡通过运用人们欣赏空间艺术的逻辑进行写作。他摒弃长篇大论的用文字描绘事件的方式,通过直观感受切入。这便是运用了欣赏空间艺术的逻辑——感官体验先入为主。卡夫卡无法改变时间艺术的特性,但可以改变受众的接受逻辑,从而打破诗画界限。(见下图)
文章开篇,卡夫卡便直接绘出一副巨大的甲虫,首先让读者感到不适。再通过对故事的展现,引出他变虫之前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但是卡夫卡不直接着墨,而是通过描绘公司代理来表达。就是以这样的相互联系的形式完成本书的第一部分——一副巨大的、充斥着混乱慌张、抛弃和被抛弃的嘈杂的名画——一只巨大的甲虫被逼到角落,其余人虽有些在哭泣,但都面露凶光在房间另一端张牙舞爪,反抗的反抗,抓狂的抓狂。
四、结语
《变形记》,常被冠以现代主义小说之滥觞的美名。我虽不否认,但一定要如此赞誉,不如说,《变形记》为现代主义小说提供了新的审美典范。他通过全新的形式和技法,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写实典范。表达黑暗、恐惧并非是这一典范的标杆,而是以这一方式,对现代社会进行写实,且写实对象也进行了转移,不再是大千世界的外物,而是实实在在的个体,是主观感受、主体情感的写实。
《变形记》正是开这一典范之先河。
参考文献:
[1][奥地利]卡夫卡.卡夫卡中篇小说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p171-p173.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