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曾 蒋亚丽
摘要:人类在时空的舞台上活动,其时空观成为他们世界观的核心。然而,在时空观的讨论中,鲜有人提及中西在时空观上是将大小关系颠倒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在考虑时空关系时总是从大到小,而西方人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时则是从小到大。正是这种大小关系颠倒的时空观,形成了东方集体主义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分野,铸造了中西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际关系上的差别。实际上,中西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各有优劣,只有整合和平衡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才会产生出超越时代的思想。
关键词:时空观;宏观思维;综合思维;分析;综合
中图分类号:B0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3-0037-04
时间和空间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来理解。客观的时空可定义为:“时间是事物发展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空间是事物存在范围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显然,主观的、社会的、历史的时空感带有更多的可塑性。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时空观,中国人和西方人有哪些差别呢?西方人思考问题有遵循由小到大的习惯。例如,他们书写邮政地址就是从个人的名字开始,然后是家庭、城市、省(州),最后才是国家。而中国人书写邮政地址的顺序则恰恰是相反的。邮政地址的不同秩序多少反映了中西在空间观上是大小相反的。同样,中国人思考时间的顺序是年月日,而西方人思考时间的顺序是日月年(美国的计时顺序常常是月日年)。时间表达的不同秩序同样反映了中西在时间观上也是大小相反的。这种对地点和时间的认知还算不上精确意义上的时空观,但时空观顺序的含义在这里还是表达得十分清晰的。表面上看,这些举例都是一些简单的常识,可以用文化的差异来解释,可是鲜有人把这些深深植根于文化中的东西和中西思维方式大小不同的顺序联系起来。然而,恰恰是这种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铸就了中西文化差别的根源,形成了东方集体主义和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分野,造就了中西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际关系上的种种差别。
一、中西大小相反时空观形成的环境起源
作为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人形成的从大到小的时空观与环境密切相关。张杰在《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中深刻地指出,由于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旱涝灾害频发的自然特征。“这种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促使我们的先民对地貌与水源、旱涝灾害、气候等特别关注,并在生产、生活、军事实践中进行了长期的摸索。所以,我们的先民在远古就形成了超大尺度的空间意识,积累了广博的地理与空间知识,这些随着时间的推演逐步积淀成为中国古代宏大的地理观和空间哲学。”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形成了原始的山川崇拜。山可以通天,天为万物之祖,所以重要的山常常被称为祖宗。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农业,特别是和水稻种植相关的农业,显现出比小麦种植更加明确的集体主义精神。除此之外,“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园融的观念和智慧”。而在这种相互感应的空间关系中,首先还是天大、地大。将这种大小关系延伸到政治,形成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方略。
与中国农耕文明形成的过程一样,古希腊海洋文明同样有其独特的环境起源。换句话说,地理环境成为理解希腊历史和文化的关键。首先,希腊的陆路交通极为不便,一个小小的国家,其中80%的国土为山地和丘陵所覆盖。土质相对贫瘠,只有几片不大的平原和河谷适于种植,农业相对落后,商业和手工业相对发达。多山阻隔的地理特点甚至使古希腊民众带有各自不同的口音、文化以及不同的身份特征。地方主义和地区冲突是古希腊尤为突出的特征。其次,希腊的内陆为海洋所包围,面积不大的希腊(5万平方海里)竞有8205海里长的海岸线。最远的内陆离海岸也不超过85海里,因而为航海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次,8000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其中170个岛屿常年有人居住。地域被分割,使希腊在历史上城邦、小国林立。毫无疑问,希腊绵延曲折的海岸线为希腊提供了众多的天然良港,在陆路被山脉海洋阻隔的情况下,大海成为他们连接世界的通道。换句话说。海洋文明是在农耕文明无法实现的条件下“逼”出来的。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当人们面对大海时,他们不可能把握大海的全局,不确定性成为常态。这种分割和不确定的环境状态使古希腊人更倾向于建立个人主义的哲学和民主政治的传统,形成注重细节以及从小到大的时空观。
二、大小相反时空观导致的中西差别
1.由大到小的审时度势原则
大小相反的时空观明显反映在中西社会生活当中。例如,西方人把自己的名字放在首位,然后才是姓,而中国人显然把姓放在比名字更加重要的位置。西方人对家人的称谓远没有中国人细腻复杂,哥哥和弟弟(brother),姐姐和妹妹(sister)是没有区分的,更不用说叔叔和舅舅(uncle)了。因此,无论老少长幼,他们直呼小名是亲热。而不是不敬。而中国人的小名是只有长者或平辈才能叫的,否则便是不敬。中国人强调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参见费孝通对差序格局以及熟人社会的描述),就是大家在一起吃饭,争着排座次也是常有的事。和西方的契约社会相比,中国显然是一个高度重视人情的社会。但人情大多需要直接的接触,能够达到的距离是有限的,而契约社会能够有更好的全覆盖。在婚姻问题上,中国人结婚是一家人的事,西方人的结婚则主要是两个人的事。中国人的简历是从过去开始到现在,而西方人的简历是从现在开始然后才是过去。换句话说,中国人重视的是历史,而西方人重视的是当下。中国文化中望子成龙的民众心态,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情怀不能不说和这种时空观的顺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中国在经济上当下实行的是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经济,西方政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但力度是相当有限的。当谈及富国和富民的关系时,“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回答预示着国富才能民强。这恰恰反映了中国人由大到小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而西方民富才能国强的立国税收政策则恰恰反映了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理念。类似林林总总的中西差别难以一一列举,但大小相反的时空观所形成的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2.由小及大的精练推论原则
中国人虽然审时度势时遵循的是由大到小的习惯,但是,当他们进行推论时却常常遵循的是相反的法则,即由小到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以看成是中国人传统推理方式的代表格言之一,其寓意是人们可以通过个别事物的细微迹象来领悟,乃至预测整体发展的趋势及其结果。如果单从成语的表面意思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不符合事实的错误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当我们把这里的“天下”理解成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时,一叶落显然不可能知道天下已秋。不过,当格言打上中国文化烙印,特别是当格言这种形象思维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寓意时,格言的对错就很难简单地用观察自然现象的方式来解答。因而我们在这里把此格言主要理解成一种推理方式,即从一推论到多,从一点推论到全体的原则。那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从一推论到多,而在哪些情况下又不能从一推论到多呢?一般说来,高度同质的(homogeneous)东西从一推论到多相对安全。例如,对纯金(近乎100%)的某种特质进行试验,我们大可不必对大量纯金进行抽样试验就能把对一块金试验的结果推论到所有的金,即“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反,高度异质的(heterogeneous)东西从一推论到多比较危险。如果我们问一个路人:中国的房价到了拐点吗?无论这位路人是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我们都无法把他/她的看法推论到全体中国人身上。因为对房价拐点的看法首先会因人有房还是无房有关。其次,人们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职业状态,甚至于居住地区都会影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因而,从个别推论到一般出错的可能性很大,即“一叶落不能知道天下已秋”。和中国人由小到大的推论方式相反,西方人强调的是个体的差异,不会轻易从一片叶子的变化来推断整个季节的变化。例如,莱布尼兹就认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there is no substances which are exactly alike)。这种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它也是西方近代分析思想的基础。从另一个侧面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推论也反映了中国人在狭隘地球观的指引下偏好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容易相信传言的文化特征。简言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一种不太适合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推论方式,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研究的对象大多数是异质的,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样本来体现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以上讨论的两点看似互相矛盾,其实不然。首先,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从漫长的文化积淀中,我们在中西双方都能找到观察和推理的相反例子。其次,大小观察和推论的不同方向各有优劣。从大到小的观察方式容易把握方向,不过也常常容易忽略细节和个体的差异;而由小到大的推论方式,经济、简洁,但常常容易误判误导。再次,无论是由大到小的准时空观还是由小到大的推论方式,都或多或少反映了中国文化中追求简洁,时常也显得有些粗犷的特征。换句话说,以上两个不同的方向的观察和推论都服务于中国人重视和强调宏观思维,追求简洁的文化特征。
3.重综合轻分析的传统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哲学和方法论中两个非常普通的概念。可是,当我们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中西思维方式,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别上来讨论时,其含义就非同小可了。
从总体上讲,西方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个体和分析,而东方思维方式强调的是集体和综合。其实,这两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总是共存的,而且也没有抽象的优劣之分,只是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的方向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因而导致了明显不同的历史后果。
分析(analysis)是一种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进行研究的方法。而综合(synthesis)则是一种把部分整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方法。作为系统的方法,综合法是一种比分析法具有更长历史的方法,因为,当古人还无法认识到事物的内部机制和细节时,他们就能够综合地概括出许许多多的规律来指导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然而,在没有分析作为前提的情况下,这种用直觉和猜想的综合法得出的结论是很难精确和科学的。而系统分析方法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手段。可以说,科学革命以及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没有分析的方法是完全不可能理解的。同样可以说正是西方重视分析的思维方法和细节至上的严谨态度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变成了打败中国人的利器。
反观五千年中国文明,国人思维不精确的毛病曾为许多有识之士所痛斥。有人认为,中国国民具有一种能综合地但无法分析地判断事物的倾向,即综合的国民性。另外的学者则断言,“大抵自有中国以来,以及今日,无论圣凡贤愚贵贱老幼,无一人不受有若干笼统之病”。胡适则把中国最有名的人叫做“差不多”,并写了“差不多先生传”。国人这种综合的国民性因为不精准而被误解为缺乏系统性和整体观。更有甚者认为“中国思想界的书大多是短篇简语,零零碎碎的。如老子的书,论语,孟子都是拼凑而成。唐朝盛行文集,宋朝盛行语录。工艺界上,因为中国人不能做系统的思想,所以不能盖大规模的房屋。中国人不能发明复杂的机器。”唐钺的这些话今天看来是言过其实了,不过,早期这些学者对中国人思维不讲究精确性的批判仍然是值得我们,特别是值得文科和教育界的同仁们关注的。中国人重视宏观思维的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太习惯于用一个一个的口号来表达民族的导向(口号的功过当另文评论),而忽略了细致支持这些导向的研究(通常薄弱)才是保证民族口号导向科学性的根本依据。
4.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
社会意义上的人是文化的产物,中西文化的不同自然会孕育出气质不同的学者。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造就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既是做学者也是做官的理想准则。即便功成名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人们崇尚的理想道德。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前者总是优先于后者的。这种以国家和社会为重的文化培育了一代代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学人,他们的这种大气很自然地反映在他们的学术作品中。回国时读了不少文章和论文,大学者是大题,研究生也是大题,一讲系统就是国家,一比较就是古今中外。这种大气不能不说和中国人这种强调大的时空观有直接的联系。在欣赏这些大气之作的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细致的、用系统证据作支持的研究实在是应该在中国社会科学界大力提倡的。
中国的社会科学界似乎对于用数据资料(包括定性和定量资料)来探求和检验因果关系没有太大兴趣。有人在分析过去30年发表的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后声称,这些论文中的78.1%是思辨型的。而在这些思辨型的论文中,观点意见型的文章又占了相当大的分量(1388篇,41%)。尽管这项研究对方法分类的准确性有相当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文章所反映的倾向,即对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轻视(或不爱/不会用数据资料说话),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你不做调查我也知道你所调查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的社会科学杂志上看到的文章介绍西方教育和社会科学情况的多,议论、评述政策的多,给大学排名的多,构建模式的多,谈国家、组织的多。大抵因为发表意见、思辨通常不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总之,中西社会科学研究表象上的差别深深植根于他们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差别。
时空观是可以由多学科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只是粗略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别及其后果。许多实质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善于从大处着眼,具有综合思维的优势,但切不可忽略细微之处和分析的方法,因为这是创新研究不可或缺的。本文毫无抬高西方注重细节和分析思维方式价值的意向。相反,我们认为,如果中国人能够将注重宏观和微观、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有机地整合起来,把中国人善于宏观思维的特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的崛起才会有超越西方的强大思想武器作支撑。以我们生活在北美以及指导论文的经历,我们能够感受到西方分析思维常常表现出的支离破碎。可是,我们万万不可忘记,西方曾经用他们注重细节以及分析性的思维孕育了强大的实力,打败了东方。当深刻反省那段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史时,我们必须承认,中华民族的屈辱或多或少是和那种传统的、粗犷的思维方式和治国哲学相联系的。
作者简介:林曾,男,1953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蒋亚丽,女,1984年生,河南新密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责任编辑 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