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引入方法

2017-09-27 23:34王国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引入数学课堂初中

王国红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变成了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帮助的学习团体,教师们把课堂从原来的讲授、示范、展示个人才艺的一言堂,变为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群言堂。这样的课堂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每一个课堂环节的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首要环节-----引入环节,尤其不能马虎。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初中数學教学的经验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总结了几种初中数学课堂引入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引入;兴趣

【分类号】G633.6

一节课的开头,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头,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到精神饱满,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参与整堂课;反之,一节课的开始没有抓住学生,将学生拉回到课堂中来的话,课堂的效率就会打折扣。那么,一节数学课怎样开始好呢?笔者现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对几种有效的引入方法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教师简捷、明快地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有注意、诱发探求新知的兴趣。这种引入,清晰简明,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这一年来,我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大力推行,这种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三段五环式”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法引入,效果很好。

二、联系实际,巧设悬念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这种引入,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我先组织猜年龄的游戏:“同学们,老师能猜中你们中每一个人的年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不信!”“那就试试看,只要你们把自己的年龄除以2再减去4,把计算后的结果告诉我,老师就能猜出你们的年龄是多少。”一位同学很快说出一个数字3,我马上猜出这位同学的年龄是14岁,这位同学马上说:“老师猜得对!”另一位学生报上一个数字2.5,我脱口而出:“是13岁!”这时同学们议论开了,“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呢?”接着让同学们相互试着猜,很快他们找到了“诀窍”。“原来如此,只要把这个数字加上4后,再乘以2便是所猜的年龄!”当学生的兴趣正浓时,我适时地进行点拨:“你们每个人的年龄,可以用一个字母a来表示,那么我猜第一个同学的年龄问题,可写成这样一个等式:a÷2-4=3,解这个简易方程得 a=14。”进而指出:“用字母表示数有时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三、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幻灯等媒体手段来引入,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情景,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或者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引入课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景。例如在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一课,我设计了幻灯片并配上美妙的音乐,幻灯片的内容以学生们见过的或从未见过的各种对称图形为内容,既有自然风景,又有古今中外有关建筑,这样的引入,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尽然有这样美的数学,学生头脑中数学的枯燥味淡了,数学的趣味性浓了,又如九年级“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老师以“同学们看过海上日出吗?”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日出的全过程并把太阳抽象成一个圆,海平面抽象成一条直线,进而让学生讨论圆与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再用几何画版放映出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最后归纳出圆与直线的相切、相交、相离的三种相对位置关系,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想探究的欲望一下就调动起来了,而且又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数学的美。再如七年级数学“等可能事件”一课,我以当地中心气象台今日天气预报:“明天降雨的概率为80%…”。明天会下雨吗?这一问题创设情境,然后从多个生活实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事件,从而引出新课内容。这样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知,符合探求知识的规律,这样安排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问题的产生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这种引入方法是最为提倡的。

四、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以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教学情境。

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用中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被这种有趣的问题吸引,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不但能诱发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还能增长知识,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新旧知识类比,引入新课

类比引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 如果在教学分式时, 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 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在九年级学习二次函数时,就可以同八年级学过的一次函数进行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采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必须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题,抓好这个环节,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一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降低学习效果。但是,无论是哪种开头,只要你能进扣课堂主题,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就是一个精彩的开头。

参考文献:

[1]张守波.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J]. 数学通报, 1996, (1).

[2]魏红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 (9).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入数学课堂初中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
浅谈如何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教学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