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洁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完成日常的音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基本音乐技能。因此老师不仅需要明确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还应该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优化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扩展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将音乐学习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爱好与学习兴趣进行学习、发散、运用,让音乐学习成为学生构建基本文化素质、完善自我修养与拓展,真正成为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兴趣培养
小学是成长过程的关键阶段,许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都是在小学时期建立的。合适的音乐能够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促进审美的建立与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状况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直延用传统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从而来达到刺激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状况,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1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
1.1教师的教学能力弱,对音乐教学情境的设计与管理能力
由于小学音乐教学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教学时间所占比例小,就显得音乐教学不重要,加之音乐教师的教学专业性不强,导致了教师在音乐教学情境设计与音乐教学管理能力方面无法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同时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音乐教学要求,同样也导致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形式大于教学效果。
1.2音乐教学基础上设施差,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学器材
由于多数学校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学课堂,相关的音乐教学基础设施以及专业化的音乐教学器材匮乏,使得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是采用灌输式的音乐教学模式,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实践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1.3改革步伐的缓慢性
目前对于音乐教学课堂的改革应该是刻不容缓的,但是现在仍然处于喊口号阶段,许多外在因素不能让改革顺利进行。改革是刺激音乐课堂活跃的必由之路,然而现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课堂改革的因素屡见不鲜,导致音乐课堂的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学生也渐渐地失去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变得越来越不想学音乐。有许多学校的音乐课甚至成了学生睡觉或者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的场所。
2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选择
2.1构建趣味性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当学生对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时,即使没有老师也不能阻挡他们渴望知识的脚步。教师可以在班级里营造娱乐的氛围,当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那么无形当中学生的潜意识里就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音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何时何地,音乐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身边,如自然中的鸟鸣、风吹树叶的声音,等等,即使走在马路上也能听到音乐声声。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事物结合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运用学校配备的多媒体,将图片、声音、视频结合在一起,营造活泼、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教《童年》这首歌时,可以根据歌词所唱的情景用图片展示不同的环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歌词的场面进行自己的想象,并在同学面前将场面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使课堂的氛围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不断表达中得到锻炼和拓展,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学唱歌的层面。让他们知道了音乐也是可以非常有趣的,也是可以非常形象的。在一些有明确角色的歌曲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从而更好地体验歌曲的背景。对于一些红歌,在教授歌曲的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下歌曲的创作背景,比如当时的历史背景、创作的原因、目的。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在精神得到熏陶的同时还拓展了眼界,一举两得。许多人说音乐能表达内心想法,能传达心声,也许作为小学生还不能正确体会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在平时可以给学生听一些纯音乐,让他们自己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的起伏想象可能想要表达的内容,自己在脑中勾勒画面。
2.2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软件,弥补音乐教学基础设施的不足
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弥补音乐教学基础设施上的不足,尤其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所有乐器的样式、演奏、音色等进行形象化的展示,让学生对音乐乐器以及音乐基础知识有一个更加形象化的认知,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对音乐基础文化有一个更加直观地认知与掌握。
2.3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唱、演奏、基础知识比拼比赛,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力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唱、演奏、基础知识竞赛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不仅可以展示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音乐基础知识,丰富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力。
2.4利用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学生自己独自学习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热情也有所高涨,反应能力也更加迅速。合作性学习是以小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不但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意识,让他们在考虑到自己的同时也能够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考虑。当然这种新型教学方法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育活动中。因此,小学音乐教师更加应该重视这种方法,并且在课堂中积极运用。比如在上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几组,并且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扮演一定的角色而且能够融入小组中,与其他组员可以顺利合作,同时要有机会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当遇到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时,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组内的同学选出一名同学将各个同学的观点进行整理,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再请其他组的同学对他们的发言进行补充,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式不但锻炼了同学的胆量也有助于发现各组之间存在的问题,还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音乐本来就不是简单的学习唱歌,听音乐。音乐本身就需要活跃的课堂氛围,压抑的环境不能将音乐的魅力展现出来,不能真正发挥音乐那直达人心的作用。
2.5优化音乐教学内容选择,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教学内容
老师还需要主动优化音乐教学内容选择,既不能全面按照音乐课本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同时也不能脱离音乐课本来组织音乐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来拓展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将学生感兴趣、想了解、愿意掌握的音乐教学内容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够得到音乐学习的满足,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3结语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老师不仅需要了解现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应该结合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情境中,想学音乐、学好音乐、用好音乐,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伟.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人间,2016.
[2]徐婷婷.简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
[3]劉芳菲.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