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园
摘要:在成都话中,“倒”常有介词的“倒1”、动态助词“倒2”、副词“倒3”三种身份。本文主要依据“倒”造字理据、词义引申、以及语法化规律等,发现成都话介词“倒1”的产生主要受动词“倒”本义中[+抵达][+附着][+趋下]三个语义特征的影响,并梳理的“倒”“着”同源说的不合理,认为成都话中介词的“倒1”应统一写作本字“倒”的合理性。
关键词:语法化;词义引申;认知规律;“倒”
一、“倒”的词义梳理
(一)实词“倒”的词义梳理
《汉语大字典》中对“倒”在普通话中的本义为:
①仆;倒也。《说文新附·人部》:“倒,仆也。”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这样的“倒”属实义动词,具有实在的动作行为意义。
(二)成都话“倒”的词义梳理
成都话中“倒”读音为[tau53],《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对其做出了以下解释并给出示例:
倒<动>拐(弯),转。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au53]~弯。
倒2<动>:位于动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相当于“到、住、上、下”。
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au53]:你领~到书了吗|我遭问~住了|赶紧睡~下|
倒1<介>:在、到。西南官话——广西桂林[t]:放~树高头。
倒2<助>:表时态着、了,表语气嘛、吧等。
倒3<副>:反向地、逆序地。~背如流,~春寒;表与情理相反,表意外、让步、反讽的关联副词。你~安逸。钱~是多。
笔者发现,成都话中的“倒”这三个词类之间存在密切的词义引申关系。(也即《大词典》中的“倒”)。
二、“倒”的造字理据与词语本义
从造字理据上,可以看出“倒”和“到(至)”二者的渊源匪浅。“至”是“到”的本字;“到”是“倒”的本字。至,甲骨文 表示回到家中,倒在床上休息。“至” 的“回到家中”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人”另造“到” 代替。“到” 的“回抵家中”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一次加“人”另造“倒”代替,造字本义:回到家中躺卧休息。
从先人对“至、到、倒”字形的创造、改造和形符的增删,可以看出,古人一直对该词造“至”字时的各项指示符号都给予重要意义:1.与人的身体相关,有人参与;2.与动作趋向相关;3.空间位置在动作发生前后互换(竖立——横卧);4.与动作附着点有关,床铺或地面。这四个造字之初就被涵盖且重视的意义内涵,在后来历代“倒”的词义引申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介词“倒1”的语法化——实词虚化过程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①在成都话中,“倒”有介词、动态助词、副词等虚词身份。我们认为这都与其在《大字典》中的第一条意义——本义:“①仆;倒也。”有极其重要的相关性。下面,分别对成都话中介词的“倒1”语法化动因及过程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梳理。
(一)介词“倒1”的语法化
成都话中,存在“倒1”与“到”同音的现象,也即二者都读作[tau53],且同属介词,都可出现在“V+倒1/到+处所名词”的结构中,且“倒1”还可单独和部分单音节动词搭配而不带处所名词,构成“V+倒1”。如(1)中a、b、c:
(1)
a.放到/倒1桌子上 仆到/倒1枕头上
b.搁倒1、放倒1、歇倒1(寄宿在)
c.写到本字上 打到脑壳上
(二)“倒”“着”同源说
关于成都话中介词的“倒”的来源,学界目前没有专门且统一的说法,但较有影响且鲜明的是罗自群(2006:219)——“‘倒”‘着同源说”。比较系统的的论证了西南官话中“倒”和“着”可能同源的猜想。②而邓婕(2017)在讨论湖南芦溪乡话“倒”的语法化时,进一步坐实了。
我们认为,将介词Px的来源归结于历史上Vx进入“V+Vx+处所词”结构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且是能够被史料证明的。但直接把方言中介词如“倒1”的看作是普通话中“着”的地域变体,而证据只是在它们有读音上和语法功能上的类似,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不牢靠。具体的证伪理由及过程可参考李蓝(1998:117-118)。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在完全把握“倒”本义的基础上,为介词的“倒1”找到更合情合理的演变途径。
(三)“到”和“倒”的同源异流
收集普通话中“到”的现存词义,再联系“到”在历史上的词义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将其词义引申和语法化的过程简单梳理如下:
①本义,动词:抵达家中横卧休息。>扩大引申>②动词:抵达,来到(目的地)。>反向引申>③动词:去往,前往(目的地)。
>词性引申>④介词:引出(较远、较高的)目的地,相当于“至”。
联系成都话语言实际,笔者认为成都话中介词的“到”和“倒1”在语言历史上可以说属于“同源异流”的关系。而根据方言特征,成都话中介词的“倒1”的语法化源头应该来自“倒”而不是“到”。
上文造字理据中已提到,在最初“至”、“到”“倒”三者都有同样的本义:人回到家里,由竖立转为躺下于床休息。介词的“倒1”由动词“倒”虚化而来,也符合语法化的“保持原则”。③在文字发展过程中,通过扩大引申,最初造就的前两者“至”和“到”的本义都在一定程度上脱落,只留下部分概念意义“抵达、到达”。
介词的“到”的本义包含一个极其重要的语义特征:身体的附着点——床板或地板。即使它的词义在扩大引申且部分本义脱落后,[+附着点]这个义位依旧保留,且在句法结构中对虚化后的介詞“到”施加着强势的限制作用。如在成都话里,“到”大多必须进入“V+Vx+处所词”的结构才能被使用。
然而,“倒”作为后起的字形,它既包含了前两者的[+抵达]语义特征,还包含一个极其重要的语义特征:身体朝下的附着点——床板或地板,以及[+由高到低][+由竖立到横呈]两个语义特征。所以在成都话中:
(1)跟在动词后表示一般的,与动作发出者位置水平的时候,放置在、放置到的介词大多能够“倒/到”混用的,相当于普通话的“在”;
(2)更强调距离上远,位置上更高的放置行为和放置目的点时,多用“到”,相当于“至”;
(3)笔者根据采访本地人,他们据语感表示在表达从高处向低处放置,或要表达由竖立变为横置时,多用“倒1”而少用“到”,且“倒1”有常用的词汇可以单独使用,而不必进入上述结构,如:搁[ko???]倒、放倒、歇倒、轱倒。
四、结语
不同虚词系统在语法功能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在一定范围内有交叉,形成了同一方言内部、不同方言间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这对于我们方言研究者来说,既需要概括和提炼各个实词虚化过程類似的一面,把握这一类型的语法化规律,发现其普遍价值;同时,也需要细致分析每个不同的实词虚化的具体过程,发现其各自语法化演变的特殊意义所在,不轻言变体、同源。在众多具体语法化实例中,去概括和发现汉语的语法化的普遍规律,又可用普遍的语法化规律引导我们认识和解决个别词汇的具体情况。
注释:
①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四期
②罗自群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著+处所词”格式中的“著”分成“到”义和“在”义的两个“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著+处所词”格式是现代许多方言“动词+X+处所词”的直接来源;X和持续标记读音相同的现象说明二者有同源关系、读音不同的现象说明二者的分化。
③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虚词的来源往往就是以这些残留的特点为线索考求出来的,残存的特点也对虚词的具体用法施加一定的限制。
参考文献:
[1]徐中舒,赵振铎.汉语大字典》第二版[M].崇文书局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2]沈家煊.实同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M].当代语言学,1998.
[3]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4]喻遂生.重庆方言的“倒”和“起”[M].方言,1990(3).
[5]田懋勤.四川话的“倒”和“起”[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04).
[6]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7]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轮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M].中国语文,1995(3).
[8]邓婕.湖南沪溪乡话的“倒”及其语法化[M].方言,2017(1).
[9]李蓝.贵州大方话中的““到”和“起”[M].中国语文,1998(2).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