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告上帝的孤儿

2017-09-06 02:53周晓娣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4期
关键词:埃利黑死病孤儿

周晓娣

夜读《夜》,寒气砭骨。

死亡是奥斯维辛最不言而喻的常态,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死亡。

那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有一张受难天使的脸,瘦小,苍白,沉默在绞刑架的巨大阴影之下。他的灵魂朦胧得宛如清水堤畔的紫罗兰,他的纯净便是党卫军的焦虑与担忧。单薄的囚犯登上了椅子,打著活结的绳圈缚住了他的脖子。

他恩底弥翁般的苍白脸庞上泛着黯淡的红晕,那瞳仁里泛着海绿色玛瑙的微光,在死亡暗夜降临中,他的双眸澄澈得似乎足以反射出初春四月暖阳的明媚,可又蓄满了忧伤,那是一个十二岁少年承受不起也不应承受的沉重。

“上帝在哪里呢,他究竟在哪里?”

那时埃利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这是一个孩子看着另一个孩子死去。

“上帝在哪里?他就在这里——他被吊在这里,在这个绞刑架上……”

那夜的汤散发着尸体的味道。

活下来的孩子开始了最彻底的反抗,对上帝的反抗。

斋戒的那一天他倔强的几口喝完了自己的汤,他愤怒地想:“宇宙的主宰,面对这样的脆弱、变质和腐烂,您的伟大究竟意味着什么?”他所有的神经都在反抗:“我们为什么要赞美上帝?我怎么能说:‘感谢您,永恒的主,感谢您在这么多民族里选中了我们,让我们日日夜夜受折磨?我们赞美您的圣名,因为您选择我们做祭坛上的羔羊?”

对于那个十五岁的孩子,尼采的叫喊声扯破了一个几乎是形而下的事实:上帝死了,带来光明、爱与希望的上帝死了,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他消失了,在一个孩子眼前,在种族主义以人为燔祭的焚尸炉上空的烟尘中,他死了。

随之相伴的,是人的觉醒,直接对抗着上帝的永恒。一个年轻而倔强的灵魂撕扯着纸面挣扎着向死寂的灰色大荒怒吼:“我是原告,被告是:上帝。”当少年再次睁开眼睛,他成了一个孤儿,茫然无措却恸然有力。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我很孤独,在这尘世中孤独的可怕。没有上帝,没有同伴,没有爱情也没有怜悯。我只是一撮灰,却比无所不能的上帝更强大。”

可就在几个月前,那么久了吗?埃利还是被上帝选择的人:廊院深深,哈西德派教堂中光影明灭,圣像图中众天使慈眉弯弯,无忧的少年潜心于《塔木德经》的研读,一切似乎都笼罩在上帝之灵的宁静与祥和中。从谦卑地祈求宽恕到愤怒地指天质问,从被上帝选中的爱子到遗弃上帝的孤儿,埃利经历了回响余生的思想剧变,这么久了啊!

这般质问,已不是第一次划破历史的长空。

死神自东罗马帝国的小城加法展翅,14世纪黑死病肆虐欧洲,大批感染者在无比痛苦中死去。信仰基督的人们对教会的答复充满期待,然而,在传播速度极快并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几乎无法医治的黑死病面前,上帝是沉默的。失望的人们以上帝之鞭鞭笞上帝。文艺复兴,是一场孤儿的思想大动荡。我听见过莎士比亚的赞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我听过皮特拉克的抉择:“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我们不难发现黑死病与集中营二者间的相似。死亡与苦难,恐惧,发觉上帝的无力,信仰的空白,最终引向人的觉醒。但二者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黑死病的漫延“天灾”的成分更多,那么集中营中的死亡则是完全的“人祸”。前者是自然的不可战胜引发对上帝的怀疑,后者则直接指向了对人性的不信任。加之时代不同,社会的演替已然从文化、科技落后的中世纪末期发展到了启蒙思想照耀,工业革命完成,进化论、量子理论、细胞学说等科学理论高速发展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量子理论、进化论、细胞学说的提出更新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观念,然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思想趋于科学理性并没有让人背离上帝,反而让人与上帝的关系更为密切。此时,上帝已经不只是那个创世的神,那个人类所敬畏的自然,更是灵的人,作为人的精神寄托与人融为一体,他是博爱,是公正,是光明,是人们期待的这个世界应该是的样子,是理想主义者的期待与现实的重叠。这样看来,在集中营中,与其说上帝死了,不如说是灵的人死了;对上帝的信仰崩塌了,不如说是对人性的信仰坍倒了。于1978年自杀的奥地利犹太哲学家、奥斯维辛的幸存者简·埃默里绝望的说:“任何曾受折磨的人永远受着折磨。任何曾受折磨的人永远无法再轻松地活在世间,永远无法摆脱屠杀的憎恶感。对于人性的信仰,早在第一个耳光中崩裂了,然后在折磨中轰然倒塌。”这无疑比作为自然的上帝的死去更为可怖。

信仰在苦难中是福音还是丧曲?在极端的苦难中呢?对上帝决绝的反抗是自混沌中觉醒,还是在迷雾中失去最后的方向?这样的问题又有谁能解答呢?没有人能描述蛇发女妖圆睁的眼,也没有人能为焚尸炉里的温度作证。其实,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评判在非人条件下的种种抉择。endprint

猜你喜欢
埃利黑死病孤儿
关于中世纪黑死病对欧洲医学发展的探析
“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清单
最有效的药方
最有效的药方
最有效的药方
赵氏孤儿
梦鸟
浅析西欧黑死病期间的“投毒说”
儿童村·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