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7-09-06 23:18马天斌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积极性能力课堂教学

马天斌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先天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得到培养和提高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要优化课堂教学,更要在课堂中关注学生,创立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几点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关注。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有可能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以此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情感的背景层面。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小学生对教师对自己评价的关心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作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所以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引导;当解决问题时,要加强表扬;当自主解题出现错误时,要赞赏他勇于自主学习的好表现。我们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反之,学生就会以马虎心态敷衍了事。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

2、促进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興趣是学习的良好开端,兴趣是良师益友,兴趣是成功之母。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学校应进一步赋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好奇心,及要求理解,认识和发展的欲望,依然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强调;学习的兴趣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永远的兴趣,造就了永远向前的人。有此看来兴趣-爱好-理想-发展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乐于去学习,乐于去做进一步的思考、探究。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一种终身教育的良好模式。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富有激情的言语去。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去发现,去探索。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提出了发现探索法。他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的学习同样是一种发现,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个人特色的知识。

3、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质量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去选择教学方法。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去确立课堂的目标。往往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因而学生是多样化的,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也是多元的。如果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立旨在激励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期望,并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就会给学生提供激励性的信息和力量,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然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动起来,手、口、眼、脑并用,认、知、情、意、行并行,让学生的思维充分的活动起来。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教师都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为学生创造足够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去自己去安排。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习惯把每个环节都安排的毫秒不差。上课等于是在走流程,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严重抑制。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注重及时表扬。享受成功乐趣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他就会更加乐于去做学习。鉴于此,我在教学中改变策略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更多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如:给学生一个难度不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答。期间老师只是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当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时,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学生往往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自己的荣誉。这些表扬就往往成了他们下一步学习或课后延伸学习的动力。

总之,只有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相反只有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教师的积极性也不能成功,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组织与引到作用,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教材、教学要求、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关系,努力研究学生的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发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让我们的数学课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更美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快乐。

猜你喜欢
积极性能力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