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7-09-06 04:41潘光
魅力中国 2017年26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体制教学方式

潘光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不再适应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我国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全面等等,都为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增添了困难,这些都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迫切地解决的问题。初中数学课程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初中数学课程改革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经过实际调查后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采取的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主要由教师讲解数学知识,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并做好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

(二)教学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要想对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首先需要的就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没有办法很好地满足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如果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够丰富,就无法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目光集中到课堂上来。

(三)教师对课本的理解不充分。为了使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需要教师对课本的教学内容有着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在经过实际调查后发现,一部分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并不是特别了解,即使了解,也只是对数学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教师没有很好的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这两个基本特征,无法认识和理解到数学涉及到的具体理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无法有效的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四)教学体制的发展不够完善。正所谓好的制度是实行人发展的基本内容,要想达到新课改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实现,确立一种有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数学学科体制无疑成为了助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1]。但是我国目前的初中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差较大,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而且在教学体制和教师资源的分配上,出现向较为发达地区倾斜的不利局面。就算是在同一区域,重点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要比其他学校优秀很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了教学体制存在缺陷。

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为了使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得到有效的推行和实施,教师需要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多与学生展开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对学习充满热情。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后,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时,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先合理地设置教学方案,科学地安排教师的教学时间以及学生消耗和吸收的时间。先开始向学生讲述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的方法,然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做习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改革效果,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探究式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始终保持新鲜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将实际教学情况与课本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函数图象这部分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函数图象直观地展示在电子屏幕上,让学生进行观看。教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目前,迫切地需要对现有的教学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结合当前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学要求,针对教师队伍引入全面的考核制度,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并着重提高教学能力及水平[2]。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讲,教学体制更加完善能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打下殷实的基础,是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对教材有着全面的理解。教师可以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案,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增加教学互动,让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更好的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掌握[3]。教师对课本内容有着充分地理解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不仅能够活跃课堂就气氛,还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例如:在讲解中位数和众数这部分的理论知识时,教师要事先做好复习,可以通过翻阅资料、听取网上讲座等方式对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有着全面的掌握。然后,在课堂教学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综上,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十分鲜明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积极地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105.

[2]金文勇.初中数學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37-138.

[3]周礼彬.浅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体制教学方式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经典来信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