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强
摘 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学好英语非常关键,英语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导入,精心组织活动,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使教学富有情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兴趣;课堂效率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具有交际目的的语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在语境中进行英语教学,要开创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改变以往“填鸭式”封闭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地开放式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一)课前5分钟的free talk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课堂最初的5分钟是否利用得当,可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在课题引入阶段,动听的英语歌曲,朗朗上口的chant,可以把学生的心从课间的嬉笑声中引过来;教师还可以设计好各种学生易于接受、便于上口的操练内容和话题,每个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要求,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自由交谈,可运用周围环境、实物及学过的词汇句型随意表达。
(二)趣味教学,寓教于乐
除了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在教学时间内和课外时间里,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教师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带竞赛性质的游戏练习,以娱乐的方式轻松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及在竞争中取胜的心理,还训练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可穿插各种游戏,如猜谜语、单词接龙游戏、编顺口溜、唱英语歌等。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运用语言,巩固了知识,开发了智力,也得到了快乐,可謂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特别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其做法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三、创设轻松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满堂灌”。课堂上只有教师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言。然而,语言是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为了避免一式的“灌”,语言必须和情景连在一起。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坚持每节一笑或一哭。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或结束前,请一名同学用英语讲一个让大家笑的笑话,或一个让大家哭的心酸故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评价中,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听、说、读、写英语形成习惯,这对他们的英语进步是大有裨益的。为此,在日常授课中,我一直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加强听说训练,即使一些较难的单词我也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解释。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觉学生的领悟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反映在课堂回答上比较积极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较高。但缺点也因之产生:学生易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久而久之便想放弃,于是就懒得去仔细听讲了,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便很难提高了。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在教授单词时,我把单词用微机幻灯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单词跟着相关解释,然后打开录音机放音跟读几遍。记住之后,再辅以单句翻译,加强巩固,这样新单词便在语音、语调、拼写、释义、运用等几个方面得到加强,想记不住都困难。在巩固了新课、熟悉了单词之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了,这时现代技术更显出了它的无穷魅力,可以用简明的图片将课文的大体概况作一图标式的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
总之,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它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和发展,更要有一个完好的结尾。但这样的结尾不是一个休止符,它应体现延续和继续发展。所以,根据不同情况,一堂课在结束前,应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或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下课堂主要内容等办法,使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状态,使这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