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靖霞
摘 要:教育戏剧是将戏剧的方法和元素应用于教学中,将课本内容通过戏剧化或者表演形式来表达教学的一种方式。在新课改下,大家都倡导把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之中,这样不仅使传统的课堂不再枯燥,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拓展课本中的内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戏剧;戏剧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8B-0116-02
教育戏剧无疑是将戏剧的方法应用于教育或教学活动中,运用填写表格、角色扮演、编写台词,多元表演等形式从而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教育戏剧强调将课本上的内容戏剧化,让学生在戏剧教学活动中掌握学习的真谛。它不需要知识渊博或长相甜美,只需要用心去体会、去领悟,并从相互交流中挖掘方法、创造新意义。教育戏剧是一种教学语文的新方法。
一、填写表格,选择角色
教育戏剧,作为语文教学的新方式,它的主要形式是戏剧游戏,而教师在实施时面临一些困难。比如,比较难以全面把握以及顺畅应用于活动中;而且教育戏剧中的角色分配也是一大难题。对此,下面笔者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建议,以帮助实践者更好的开展教育戏剧的活动。
(一)订定表格,分析要素
教师,作为组织者,应该设计出一个极具伸缩性的框架,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程序,然后来保证学生能在这个基本框架内进行戏剧化的探究,这时教师就应事先制定一个表格。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我先前设计了这样的方案。当确定要学生演绎这个剧本时,我首先对文中出现的人物进行了分析。比如说,“沉香”这个角色就必须是那种能吃苦耐劳的,有灵气、单纯、质朴的,这样才能为以后救出母亲做铺垫。而沉香的父亲就是那种善良,老实,纯情的。当然沉香母亲也应有美丽,坚持不懈等情怀。二郎神充满智慧虽有凶恶的一面但是有善良之心的。知道了剧中大多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以后,教师可以先拿张纸,制定一个表格,在表格中对应写出每个人物的要素,他们的台词,以及每个人的出场顺序。这样下一步的实施就会让表演者一目了然地看出角色的要素,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入角色。
(二)分配角色,体验内在
组织游戏中的角色分配时,教师不应该随便指定每个人的扮演角色,而应该分析其角色的内涵,按每个学生适合的角色进行分配,如此会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从而演绎出最好的角色。
在苏教版的《嫦娥奔月》课文中,就有后羿,嫦娥,西王母,以及逢蒙这些人物。分配角色的时候,不仅要分析每个角色的外表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扮演,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角色的内在。嫦娥角色的扮演,不仅要求长相美丽,更重要的是她要有一颗善良,大方,关心百姓的心。后羿的扮演也需要如此,不仅英勇,有才华,更要体现无私奉献以及为他人考虑的心情。再如,逢蒙这个角色,他这个人非常狠毒,而且又小心眼又缺德还永远妒忌别人。所以扮演者不仅要演出狠毒的味儿也要演出小心眼妒忌别人的感覺。尤其是在演他去后羿家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时,要演出那种凶狠的感觉。但每一个角色都有每一个角色的特点,有值得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地方,扮演者不应该仅从自己片面的理解去演绎这个角色,而应该体验角色的内在,争取把每一个角色演绎到最好。
二、编写台词,深化素养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立足于好的台词。好的台词会让表演者全身心的投入,会让观看者兴致勃勃的观看。编写好的文本,提升了作者的文笔,深化了作者的语文素养。
(一)立足文本,自主编写
对于文学作品的编写,应该立足于文本,整体设计。文本的编写不应该规规矩矩,而要加入些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自主地编写赏心悦目的剧本。
比如,在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老牛对牛郎说的它死了以后把它的皮剥下来,碰到紧急事情可以披上它的皮。我给学生们留了这样一个问题,披上它的皮能做什么?以及牛郎会怎么做?这时同学们可以以文本前边说的老牛的性格以及老牛跟牛郎的关系进行一系列创作。发挥想象,自由编写。学生们都兴致盎然地创作着。有一个学生这样分析到:从前文看牛郎照顾老牛很周到,老牛也跟牛郎的关系很亲密。帮牛郎遇见织女,见证了织女与牛郎的爱情,所以它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于是他编写了这样的剧本:牛郎悲伤的安葬了老牛,留着老牛的皮放在家里最宝贵的地方。有一次外面下着滂沱大雨,不巧家里孩子发高烧了,牛郎家离大夫家非常远。在大雨中走那么长的路赶过去孩子肯定承受不住。就在一家人焦灼万分之时,牛郎想到了老牛的皮,取出老牛皮以后,牛郎抱着孩子,披着老牛皮说了一声带他们去郎中家。刚说完他们就出现在郎中家里,于是孩子的高烧得到控制,孩子慢慢康复,一家人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着学生这样的剧本,真的感觉他们理解了世间真情。
(二)融入个性,强调创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语文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要求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剧本也是如此,融入个性,使剧本具有创造力,从而变得更加生动。
在苏教版《三借芭蕉扇》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剧本编写情节。学生就可以改编一下里边的一些情节,从而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其中,有个性且不失创新。我记得其中一个学生这样设计到,“当铁扇公主把假芭蕉扇借给孙猴子以后,想看看孙悟空扇火后发现被骗了是什么样子。于是她偷偷跟着孙悟空看着他在火焰山“灭火”。当她看到唐僧的第一眼起就被唐僧的气质及貌容吸引了,她向那千千万万爱慕唐僧的女子一样,千方百计的抓唐僧回芭蕉洞中。她抓回去后对唐僧也是百般的好。唐僧见她心地并不坏,所以就给她讲一些大道理从而劝她放下以前的是非以及表明自己取经的决心。最终,铁扇公主放下了仇恨与爱情,主动放出唐僧,借出芭蕉扇送他们走上取经之道。”是啊,这样的设计,可以明确的看出学生奇特的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习语文的精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endprint
三、试演剧本,多元修正
每一部出色的戏剧,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试演,然后在无数次试演中不断修正,从而将戏剧最美好最成功的一面演绎出来。
(一)多次试演,把握细节
每一次惊艳的提升都来自于细节,每一次细节的发现都必然源于台下的多次试演。从多次试演中发现细节,從细节中体味戏剧的真正魅力。
在学《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时,由于不久之后学生就要毕业了,想必有很多感情在其中。于是我让学生就此篇进行试演,由于第一次试演时好多学生因为第一次跟老师说这么“煽情”的话会有些不好意思,从而忽略了许多细节。所以这时就需要多次试演,从而把握其中的细节。台词“您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这句话突出了多少学生对老师无限的尊敬和不舍,“青丝变成了白发”包含了多少老师的无私奉献。这些都需要学生从细节中把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怀,从而更直接的诠释出即将毕业的浓浓的师生情。
(二)多元评审,提出建议
由于每个人的审美以及对艺术的欣赏不同,所以在进行戏剧的评审时应该注意多元评审,多个人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部戏剧。如此一来,戏剧必将呈现最全面的一面,学生演绎剧本也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
比如,在小学生学习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时,有些学生说他们想就这篇课文进行戏剧演绎。在表演的时候,教师应该组织些陪审人,在学生表演完进行多元的评价。有些学生刻意的模仿梅兰芳先生的神情,这时评审应该提出意见让学生注意领悟梅兰芳先生那种刻苦专研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而不应该刻意的模仿梅兰芳先生的动作,若是生搬硬套不领悟他的精神,就会贻笑大方。除了演绎梅兰芳先生的刻苦学习外还有他的专注,以及学习态度的端正等。如此一来,学生便会更好的演绎着梅兰芳先生,也会向梅兰芳先生学习,学习他的那些永不过时的精神。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将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顺应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更加赋予了语文教学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科学的运用教育戏剧,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素英.小学语文“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J].新课程,2016,(12).
[2]杨梅,张寅,于炜.教育戏剧: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2013,(2).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