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用操作之“策”,丰富语用教学之“效”

2017-09-01 02:01邹一军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8期

邹一军

摘 要: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就应该转向对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的转变。因此,阅读教学就应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引发相应的转变。本文结合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以及语用能力生长的规律,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提出要促进问题转变,指向写作本位;强化互文关照,遴选语用价值;深入对比品析,辨析表达效益;积极匹配对应,选择合理方式;践行整合取舍,探寻表达密码,从而丰富语用教学之“效”。

关键词:问题转化;互文关照;辨析效益;匹配对应;探寻密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8B-0036-02

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就应该转向对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的转变。因此,阅读教学应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引发相应的转变。本文结合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以及语用能力生长的规律,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一、促进问题转变,指向写作本位

所谓转化问题,就是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以感悟理解为核心的问题,逐步向文本语言运用和结构设置等写作本位等问题转变,由文本“写了什么”向“怎么写的”推进。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运用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思考感知,而语用的问题与内容理解分析性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更需要从作者构建、创作文本的逆向视角来关注文本、解构文本。

以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以感悟理解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就会以“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主问题。而在语用训练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问题进行专项设置,重在引领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展现扫路老人的特点的?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之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层设置:作者主要是通过描写老人哪些方面的内容来展现人物品质的?为什么作者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要分两次来描写,每次描写都有怎样的用意?课文除了描写人物之外,还着力描写了天游峰的高险,这对展现人物的品质又具有怎样的作用?由此审视就不难发现,作者在创作时对文本资源的选择,其实都是作者整体构思下的产物。而阅读教学对这一层面的关注,正是学生语用训练的重要载体,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而其他类型的文本,问题转向也有鲜明的指向性,如说理性文本从原本阐释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发等转变为“课文是怎么阐述这个道理的?为什么这样来写?”,借助问题的转向,促进教学向语用聚焦。

二、强化互文关照,遴选语用价值

阅读教学对单一文本的孤立理解是相对复杂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多个文本的共同关照下,用联系对比的思维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内蕴。这种互文阅读的方式超越了文本原本的局限和窠臼,让阅读教学摆脱了文本的单一和肤浅,让更多的人走向了丰富与深刻,语用训练也自然形成了扎实的历练平台。

如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时,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感知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事例,并引领学生在联系中感知这三个事例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学生在整体感知之下发现,这三个事例都展现了人物坚持不懈的精神,与课文的中心论点不谋而合,而且在具体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对人物的细节展开描写,而是引领提炼出事件的核心内容进行针对性概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紧扣课文中“李时珍”的事例与之前学习过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的事例进行对比,感知说理文中的事例描写与一般记叙文中的事例描写所形成的巨大差异。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尝试对《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的事例进行必要的提炼与整合,模仿说理文中的事例进行练笔。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将《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作为解读《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说理文事例描写的辨析对象,引领学生在互文阅读中通过深入辨析的方式,感知说理文事例描写的一般方法,并为后续的实践练笔提供了广阔的基础。

三、深入对比品析,辨析表达效益

语用教学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感知。正所谓“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作者在文本创作过程中的每句话都是经过精心感知与推敲的,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咬文嚼字、品析对比等方面,深入历练学生的语用能力。

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中,教师就紧扣描写安塞腰鼓蓬勃奔放的气势时的语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教学中,教师先是抓住课文中的原句进行感知,学生深入到语言形式中发现,在这一段落中作者以排比式的比喻,将安塞腰鼓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则引领学生尝试将这一段文字改写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学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发现,修改之后的语句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言语顺序上的调整失去了应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诵读起来冗长,无法与语言形成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观看关于安塞腰鼓的视频,并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与模仿练笔:安塞腰鼓还像什么?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和句式继续展开描写。

在这一案例中,最终的语用训练落实在练笔实践上,但对言语形式改变之后的赏析对比,是促进学生进行练笔实践的有效基础。学生在深入对比的过程中,为练笔实践提供了明晰的方向,起到了较好的语用训练效果。

四、积极匹配对应,选择合理方式

匹配对应是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展开的学习方式都要从文本内在的特点出发,契合文体的创作特色、匹配文本的内容情感,更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相适应。否则,文本的语用训练就将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时,笔者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学习塑造株柳树特点的写作方法上:即用环境烘托、用想象再现、用灞河柳树对比。但试教了两次之后,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研制的教学内容虽然是合理的,但由于教学方式与文本内容的差异较大,结果并没有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用环境侧面烘托”时,筆者要求学生以阅读批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想象再现”时,教师则要求学生以品析词句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感知“对比描写”的过程中,教师则采用了师生之间问答的形式展开。

而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则紧扣写景类散文的特点,选择了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如教学“环境烘托”时,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知,并在图文并茂的过程中赏析文字,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而在教学“想象生长经历”时,教师为学生配置了相关的音乐,引领学生在音乐的浸润下激情诵读,感受作者想象性文字背后的意蕴;而在教学“对比手法”时,教师则组织学生以分男女生、分小组等方式展开诵读,感受对比反衬写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这一调整之后的教学,效果鲜明,主要就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必须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真正有效地把语用的感知与训练落到实处。

五、践行整合取舍,探寻表达密码

语用训练的落实无需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在一课一得的框架下促进,将语用训练从原本的蜻蜓点水不断向训练的核心迈进。因此,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内或者文本之间具有共性特征的地方,提炼出具有价值的语用内容,让阅读教学更好地促进认知需要的教学。

如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作者两次介绍书稿数据时,所描写的内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教师则运用整合的视角,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对比两段文字的异同:第一段文字,作者以概述的方式进行描写,主要在于书稿已经被小偷偷走,无从考证,没有必要也无法运用准确而详实的数据展开描写;而第二本书稿的介绍,作者的内容具体、数据详实,主要在于这本书稿流传于世,有据可查,引领学生深入感知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准确。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则紧扣介绍第一次书稿的“一百多里”“20多岁”“400多万字”与描写第二次书稿的“4年”“59岁”“428万4千字”来感受两种数字在表达方式中的不同风格,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只有在深入整合之中,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知思维伸向文本语言的内核深处,促进认知能力的高效发展。

语用训练是当下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的操作为学生运用搭建支架,为学生语用指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丽月.关注语言文字,破解表达密码[J]. 华夏教师,2014,(7).

[2]张保勇.关注文本特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J]. 基础教育研究,2015,(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