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舒
摘 要:“以学定教”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定教”在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而教师在教学中则主要起主导作用。本文就基于“以学定教”的初中科学课堂生成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高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以学定教;初中科学课堂;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8B-0102-02
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下,科学课程的教师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现有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要重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取得相应的进步。比如,在《各种各样的土壤》这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疑问,“土壤不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长在不同土壤中的植物会不一样呢?”通过土壤实验,学生会发现有的土壤可以搓成条状,有的土壤则不能,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教师一般不会立即进行评论,而是先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然后使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不同问题的原因。实际上,不同的陆地表面,土壤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土壤比较肥沃,比较适合植物生长,有的土壤比较贫瘠,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所以植物的生长状况并不好。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结构,其主要是由矿物质颗粒构成的,砂粒的直径为2.0mm~0.02mm;粉砂粒的直径为0.02mm~0.002mm;黏粒的直径一般小于0.002mm。
要让学生理解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土壤的分类,即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土壤的成分、特点进行学习,通过对砂土和黏土土壤的黏性进行比较,再让学生思考哪种土壤更适合于植物生长,通过实验“植物生长与土壤类型的关系”,学生能够建立起不同土壤类型的模型,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而壤土类土壤的透气性很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功能,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初中科学课比较注重观察和实验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实验是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通过实验学习以后,学生才能够对科学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发现新的问题和现象,在思考中进步。比如,将CuSO4与NaOH的溶液进行混合后,学生观察到沉淀的颜色偏浅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在经过加热后也没有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于是,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这两种溶液混合不是应该出现蓝色的沉淀吗?两种液体混合得到浅绿色的沉淀,一定是其中的某一种溶液出现问题,或者实验操作有不当之处。于是,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并建立相应的假设条件。当学生完全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后,学生就会发现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添加溶液的顺序不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基本是在2ml的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会有Cu(OH)2沉淀生成,其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CuO和H2O。由于Cu(OH)2沉淀是蓝色的,所以在实验中会观察到有蓝色的沉淀生成,在对反应后的浊液加热时,就会观察到有黑色的CuO生成。如果是在2ml的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则会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浅绿色Cu4(OH)6SO4沉淀,在加热的时候不会有CuO出现,所以观察不到有黑色的物质生成。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三、通过诊断学情检验教学效果
在“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掌握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存在的疑惑。要了解这些情况,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也可让学生在不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梳理出知识结构图,从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整體把握情况。比如,托盘天平是初中科学课中常用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在不指导学生的情况下,让学生先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再用手机将容易出错的地方拍照或者录视频,如游码要放在刻度尺零处、称量物和砝码分别放在左盘和右盘等。然后,利用投影仪将所拍的图片和视频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对自己实验过程的操作进行讨论,对之前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从而反馈出真实的学习效果。由于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来自于课堂,所以学生的参与度一般都比较高,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对托盘天平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地梳理后,再让学生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并注意不能直接将固体药品放在托盘上,而应该在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上大小相同的同种纸,再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而在称量容易潮解或者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则应该放在器皿中称量。通过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课堂气氛会更加融洽,可让学生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要点,并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把握好这些要点,从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并能通过实验,让学生有所收获。由此可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有效诊断,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四、通过设置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在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将动静结合起来。首先,要将理论总结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完相关章节的知识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对其进行总结,总结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总结进行实验,并再对实验进行总结。其次,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则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答案,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则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得出答案。在“以学定教”的初中科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并注意教学内容选取的合理性。教师在讲解到相关内容时,要合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将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比如,在《生活中的水》这一章的学习中,教师要以水的组成、密度和压强等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与水的浮力之间存在的关系,再引导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对水的浮力进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所在的深度不会影响浮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溶解和结晶等进行研究,从而引出一系列的知识。学生在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时,其实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过程,还能将理论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加严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促使学生进步,提高初中学生的科学课程的成绩。
综上所述,“以学定教”是建立在因材施教基础上的,是围绕着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开展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在初中科学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学习要点,通过诊断学情检验教学效果,并通过设置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余乃龙.以学定教,从科学实验突破[J].中国校外教育,2016,(5).
[2]孟品超,姜志侠,尹伟石.科学利用学生数学错误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6,(1).
[3]沈建明.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卫国.科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策略[J].科技视界,2014,(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庄海蓉.每个学生在场——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转变[J].教育观察,2016,(11).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