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学”教学模式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7-08-21 03:47黄少芬吴秀春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三学互学导学

黄少芬 吴秀春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依赖于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三学”(导学、互学、悟学)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三学”模式;导学;互学;悟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9/22-0035-03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知识的传授改变为能力培养。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农村小学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制约,以及家庭教育跟不上,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品格形成主要依托于学校教育,这对学校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科学高效、质朴实用的课堂教学流程,是农村小学教育自身积极应对形势、谋求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数学“三学”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全校教师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以二年级数学《4的乘法口诀》为例谈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一、导学——学案领航,培养自学能力

“导学”是指课前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把课堂上需要学生学会的新知识、新任务,以“导学案”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通过“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方法指点,完成知识类、理解类、应用类、拓展类等相应级别的练习。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教材、工具书等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将疑难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在导学案中相应的地方标出,以便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下一环节。导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前对知识进行感知,激发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疑问,使他们能以学习主人的身份进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如本节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學情,精心编写了如下的“导学案”,并于教学前一天布置给学生。(一)学一学:自学课本第38页,完成课本相应练习,并思考以下问题。①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②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③你觉得哪句口诀不太好记?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二)做一做:①直接写出得数。8×4=( ) 4×3=( ) 4×9=( ) 5×4=( )②根据乘法口诀写出有关的乘法算式。四七二十八( ) 四四十六( )③求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乘法算式:( )×( )=( )(根) 乘法口诀:

④计算下列各题。4×8+4=( ) 4×5-4=( )”。“做一做”中的四小题依次为知识类、理解类、应用类、拓展类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尝试完成。

俗话说“授之以鱼,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受益”,会学永远比学会重要。钱三强教授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对学生学好数学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让学生自己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上的“导学案”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活动的方向,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设置了四种级别的题目,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样的课前先学,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互学——互动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互学”是指小组同伴交流疑问,相互切磋,积极主动地帮助和支援,使他人和自我得到“互补互惠”习得成果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独立学习之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已经解决了不少学习问题,但也会有一些问题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这时就很有必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互学。基本过程是:①组员汇报自学情况。②组长汇总组员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开展“兵教兵”式帮扶合作,解决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尝试达到对探究答案的统一或生成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③组长理出解题的思路,同时安排展示交流的人员。④分组依次展示到黑板上,并由小组成员代表上台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活动中,认真倾听并观察小组的活动,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

如本节课的探索新知环节,让学生先小组交流:①轮流汇报“导学案”中第一题“学一学”的完成情况,互对课本中的第一和第二个问题。②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完成表格的,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怎样编制口诀的?在编制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同学或老师帮助的?③小组讨论解决方法。④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位成员上台,向其他小组分享、交流、展示成果,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填表的经过、口诀的编制方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解释说明本组观点。其余小组同学聆听,如有不同见解或更好的解题思路可随时追问、反驳。

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各抒己见,互帮互助,交流展示,互相质疑,让学生感悟4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既可以做到知识的共享,取长补短,不断补充,得出完整的、较合理的结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和收获,又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且加快了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必将得到充分地发展。

三、悟学——引导感悟,助推素养提升

“悟学”是指教师点拨讲解,引导学生领悟重难点,实践应用,分层优化,拓展提高。在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的信息资源,提出问题,点拨、引导、总结,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跳跃,理清知识间的本质联系。展示提升完成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层次性、巩固性、拓展性、探索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迁移新知识,训练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并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形成应用技能技巧。课堂的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梳理,理清知识结构或知识体系,总结学习方法,并能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使学生真正能把知识消化吸收并加以提高创新,获得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

如本节课在学生充分交流、展示后,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学生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其对知识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再次进行重点讲解,适时给予点拨、启发。在“能说说每个口诀表示的意义吗?读了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不太好记,有什么好方法?如果忘了四六( ),该怎么办?”等问题的追问下,激发、引导学生渐渐明晰乘法口诀的意义,发现规律,感悟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从而熟练掌握本课的重难点。紧接着,让学生完成几道反馈性的练习,进一步整理完善“导学案”中的相关题目(“做一做”中的四小题),再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答几道开发智力的拓展性练习,如:“一个魔方 4元,买10个需多少钱呢?”等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使学生多角度理解乘法的意义,巩固4的乘法口诀,并将获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完成上述任务后,启示学生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到了4的乘法口诀呢?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的学习感触最深?哪些地方还需努力?哪些同学今天的表现最值得你学习?你还想知道几的乘法口诀?”等,让学生通过谈收获,梳理知识,加深对口诀全面深入的理解,使知识系统化。

正所谓“教贵引导,学贵领悟”“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并能“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的真谛。本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主动构建知识,感悟知识,运用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的课堂成为学生乐学、会学的乐园,成为学生奇思妙想、勤思善悟的平台,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反思评价能力及应用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述“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让教师站在对学生未来负责的高度,凸显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了,检测的效果也有显著提高。实践证明“三学”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问题的精神,实现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共同提高,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学互学导学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与《汉语修辞学》的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培育学生“三学”素养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人物描写“三学”写作法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我是小导游
四“学”立“品”: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