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兰
摘 要: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可能是错误性的,也可能是正确性的;可能是结论性的,也可能是过程性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开发与利用“争议性资源”、“错误性资源”、“过程性资源”、“结论性资源”,提升这些生成资源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利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9/22-0030-03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反映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程度或在某一问题情境的思维动向、观点态度等。所以,生成性资源可能是错误性的,也可能是正确性的;可能是结论性的,也可能是过程性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提高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价值,是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利用“争议性资源”深化理解数学
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别,课堂常常出现正反双方争议现象。教师要捕捉和利用“争议性资源”,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疑”是争议的根本。“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想要利用“争议性资源”,首先要寻找“疑点”,解开“疑结”。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角持有“角有周长”与“角没有周长”两种观点。教学中,笔者分别让两种观点的学生代表说一说各自的想法。原来持“角有周长”的学生是从角模型的一端点指起,沿着外边线指到另一端点时又沿着内边线回到了起点,因为从一点出发沿着边线能回到起点,所以该学生认为角有周长。学生争议的疑点就在于“指到另一端点时能否沿着内边线回到起点”。课堂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抒己见,争持不下,解开疑结迫在眉睫。笔者立即改变课前预设好的教学程序,不急于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利用媒体动态地再现“角”图形,引导思考:想一想,角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它的两条边是两条怎样的线?真的能沿着内边线回到起点吗?通过媒体动态演示角的两边延长、再延长、无限延长,学生恍然大悟,深刻地认识到角的两边是两条可以无限延长的射线,因而角是一个不封闭图形,不封闭图形是没有周长的。
其次,对“争议性资源”要二度开发。如利用“角”这个资源,启发学生思考:角是一个不封闭图形,它没有周长。想一想:怎样改,使它变得有周长?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思考“改”的策略。有的学生說增加一条线段把它变成三角形,有的学生说增加两条线段把它变成四边形。在他们的启发下,大家的策略越来越多,有变五边形、六边形……笔者又稍作变例:用一条曲线把它们围起来,变成扇子形可以吗?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发现:不管增加几条边,也不管增加直边还是曲边,只要把它们围起来变成封闭图形,它就变得有周长了。
有争议就有思考,有思考就有突破。争议性资源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找疑、解疑、释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二、利用“错误性资源”构筑认知结构
学生出错是客观存在的,但学生出错是有原因的。认知心理学表明,当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任务的学习起负迁移作用时,学生学习就出错了。错误性资源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正如黑格尔所说:“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利用“错误性资源”,首先,要寻找“错点”,分析“错因”。学生错了,我们要观察学生“错”在哪里,受哪部分认知经验的负迁移影响。例如,学生计算①12÷(2+4)=12÷2+12÷4=6+3=9,从学生展开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是受到乘法分配律的负迁移而发生错误的。只有找准“错点”,正确地分析“错因”,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状态,进行有效地纠错。
其次,要沟通正误性资源的联系,厘清错误,纠正错误。纠正错误时,如果仅就题论题,如“12÷(2+4)”,直接告诉学生要先算括号里的“2+4=6”,再算“12÷6=2”,那么学生仍处“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状态。教学实践证明“沟通联系、纵横比较”是厘清错误,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教学中针对以上错例,我补充三道算式让学生计算并引导与错例①纵横比较。
②12×(2+4) ③(12+15)×3 ④(12+15)÷3
=12×2+12×4 =12×3+15×3 =12÷3+15÷3
=24+48 =36+45 =4+5
=72 =81 =9
毋庸置疑,学生理解算式②、③的计算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学生纳闷的是除法运算中没有“除法分配律”这条运算定律,那为什么算式④运用除法分配律来计算是可行的,而算式①却是错误的?教学中我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考、质疑的合理性。确实,除法运算中没有“除法分配律”,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将除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再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如下)
从中可以看出,算式④实际上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而算式①是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等于一个数乘这两个数和的倒数(而不是一个数乘这两个数的倒数的和),因而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就会发生错误。这样将乘除法沟通整合,将乘法运算定律灵活地运用到除法运算中,及时修正、整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师要做错误资源的开发者,善于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去找错、析错、纠错,帮助学生构筑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利用“过程性资源”积累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经历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列入“四基”目标,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数学结果的习得,也要关注数学结果习得的过程。而关注过程教学,教师就要善于捕捉反映个体独特感受的过程性资源并充分利用,帮助学生积淀数学活动经验。利用“过程性资源”时,首先,要借助几何直观,丰富学生的操作感知。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一课教学,学生用3个珠摆数,大致生成以下三种作品:endprint
(遗漏) (无序) (有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学生亲身实践摆法,笔者将三份作品粘贴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思考、操作:(1)观察作品中所摆的数,想一想他们是怎样摆的?(2)按他们的摆法用珠子一一地摆出来,并把珠子图画在左边对应的表格中。这样,借助几何直观动手操作,将静态的过程性资源动态化,将内隐的操作思维外显化,将个体的独特资源全班共享化,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初步感知各种摆法的优劣。
其次,要加强体验,提炼优化。“过程性资源”点滴零散、优劣并存。体验能使优者扬之,劣者汰之。如上述三种摆法,笔者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一下,三种摆法中珠子的摆放情况及珠子的移動顺序,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哪种摆法?为什么?通过体验、比较,学生发现:作品一只摆出两种情况,作品二珠子的移动是乱序的,只有作品三珠子的移动是有序的、有规律的。接着,笔者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作品三的摆法:“有序”是指怎样的顺序?引导学生一边用手势比划一边用语言概括。这样,通过提炼、优化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以“过程性资源”助推教学发展,其价值在于通过开展实践操作、交流体验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利用“结论性资源”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是数学知识与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是数学学习的精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往往很容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生成已知答案的“结论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结论性资源”,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做题目,而应挖掘其背后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逐步感悟。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例9: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在学生“尝试列式”、“讨论交流”环节中,可发现学生已正确列式并理解了算式的意义,即6×6=36(元)表示妈妈的钱,36÷9=4(个)表示用妈妈的钱买9元一个的碗能买4个。但在教学中,笔者没有就此搁笔,而是设置追问:两次买碗什么没变?什么在变?用线段图把两次买碗中变与不变的量表示出来。通过线段图,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两条线段的总长度相等,也就是两次买碗的总钱数不变,而“每份数”和“份数”在变:“每份数”大的,“份数”就小;“每份数”小的,“份数”就大。这样,充分利用此“结论性资源”向学生渗透了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
总之,“生成性资源”内涵丰富,价值惊人。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应从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构筑认知结构、积累活动经验、渗透数学思想等方面去挖掘其有利因素,使“生成性资源”为促进学生全面、深度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