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扬
[摘 要]语用训练的确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随文练笔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多练笔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在思维和核心语言品质,浅表性表达的情况还大量存在,导致随文练笔一直都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之中。那如何才能让随文练笔穿越表层,走向深入呢?提出要谨防几种现象。
[关键词]调整思维;激发情感;课堂结构;随文练笔
[中圖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91-01
很多教师虽然紧扣“语用”理念,为学生搭建了众多随文练笔的实践平台,但遗憾的是很多练笔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在思维和核心语言品质,浅表性表达的情况还大量存在,导致随文练笔一直都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之中。那如何才能让随文练笔穿越表层,走向深入呢?笔者认为要谨防几种现象。
一、过度关注技法,忽视了习作思维的调整
随着语用理念的提出,教师引领学生适当地了解写作技法是理所应当的,但如果在练笔实践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写作技法的关注,缺少了相应的理解支撑,学生练笔的内容也就难以开掘,随文练笔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时,一位教师试图引导学生进行语段对比:这两个段落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构思有什么表达效果?不少学生满脸茫然,课堂陷入一片沉寂。一位学生被教师强行喊起后说:“第一个段落写老天鹅率先破冰的经过;第二个段落是写这一群天鹅合作破冰的过程。”教师大加赞赏,其实这位学生只是概括出语段的主要内容,并没有真正触及写作方法不同点,对于所谓的“表达效果”更是毫不沾边。随后,教师则兴致勃勃向学生具体介绍了“点”“面”的知识,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认知情境:学校举行校运动会,每个同学都忙碌着,怎样将这种场面描写出来的,请模仿课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片段。很多学生都无法跟上节拍,只能机械生硬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套用,写出来的片段也相对枯燥僵硬,缺乏了应有的灵动。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将随文练笔的指导点聚焦在写作方法概念的感知上,学生也仅仅是从知识层面有所积累,并没有真正地吸收内化,从而导致学生的练笔缺乏思维意识的支撑,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过度关注形式,忽视了表达情感的激发
现在很多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教师根本无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渲染与激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练笔设置也是强权主义下的“霸王硬上弓”。
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内容时,教师在教学司马迁辗转反侧,“转念又想”时,就要求学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中思考:此时,司马迁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将司马迁的想法写下来。从练笔结果来看,学生的练笔也只能是“对不起自己少年的理想”“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青史留名”等笼统性、概括性的语言,其练笔的效果不大。
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没有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情感,学生随文表达的冲动并没有形成。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关注点放置在引领学生更加深入地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充分结合课文中所交代的背景,如父亲的临终嘱托、年少的生活环境、自身的理想志向等,感知人物的精神品质。只有真正洞察了人物所遭遇的经历,才能真正站在其立场上看待问题,从而为学生认知能力的表达奠定丰富的认知资源。
三、过度死搬硬套,忽视了课堂结构的和谐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板块与流程的设计都应该契合这一课堂教学整体的认知结构,否则就会造成支离破碎的尴尬。
如在教学《九色鹿》时,很多教师都喜欢让学生模仿皇榜的格式创作文本。诚然,这样的练笔训练对增加学生知识积累,锻炼学生简洁表达的意识的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课后引领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倒也未尝不可。但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梳理情节,感受人物”的板块中,课文情节刚刚出现“皇榜”,就直接转变教“锋”:你们在电视电影中见过皇榜吗?紧接着,教师快速出示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皇榜图片,引导学生阅读了皇榜中的内容,并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张皇榜。课后,笔者曾追问过这位青年教师,该教师的回答不禁让人大跌眼镜:“每节课都应该要语用训练啊!很多老师都有这个训练!”
显然,这位青年教师为语用而语用的设置,不仅未能起到应有的训练效果,更打破了原本“梳理情节,感受人物”的教学节奏,使得学生的认知思维受到了影响,严重破坏了课堂教学的模式与结构。
总之,随文练笔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真正关注学生习作思维的调整、表达情感的激发,并契合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结构,随文练笔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用。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