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星
[摘 要]提示语在人物对话中有着启示性说明作用,不仅能展现人物性格,还能够推动情节发展。可是,由于提示语的缺失让人物对话如35℃的白开水,读着只觉索然无味。通过观察训练,给提示语调位置,加强片段练习等方法能提高学生学用提示语的兴趣,解决35℃对话的作文现象。
[关键词]提示语;作文教学;35℃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93-02
一、解读:35℃对话的作文现象
小学阶段的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记叙一件事往往离不开人物的对话。而对话正能体现人物的性格,成为文章的灵魂。可是,在小学生的作文里,多出现一个“说”字说遍全文的现象。
老虎说:“你上次骗了我,我这次绝对不会饶了你。”狐狸说:“老虎大王,我怎么会骗您呢?”(选自三年级学生作文《狐假虎威续》)
如此淡淡然的对话怎么会吸引人呢?它就像35℃的白开水,没有任何带给读者兴趣的可能。而能够丰富人物语言性格的便是提示语。
提示语指的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具有启示性说明作用。按照内容分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等。
二、探索:提示语在句中的巧妙融合
(一)观察训练
对同样的一件事,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肢体语言,不同的神色表情。小学生往往是一个只看大动作的群体。两个人讲话,他们看见的是哈哈大笑,但是,怎么笑的呢?是笑弯了腰,还是自然地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不同的动作体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地位、亲疏关系等。但是,因为缺乏引导,学生往往会忽略细节,他们不知道把这些细节写进作文更有意思。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从神态、动作、停顿、声音的腔调等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情绪状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课堂上,教师可以放一段有趣又很有特点的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想想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的动作与神态,描述人物的对话,比一比,看谁的描述更精准,更生动形象。
(二)认识提示语
在和多个年级学生的聊天中发现,没有几个学生知道什么是“提示语”,甚至并未听说这个词语。所以,教师应在作文写作前给学生简单讲解一下提示语,让学生明确知道,在写人物对话时,我需要回忆哪些细节,我可以写些什么。不至于写完了,再去讲,去后补。
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位置的调动,能够增加文章结构的层次感,突出表达重心。针对学生多以提示语在前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课和学生进行讲解练习。
(1)提示语在前:提示语+语言
提示语在前是最普遍的,也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一种形式。通常要在表示“说”的动词后面加冒号。
李晓芬一听,高兴得又蹦又跳,大声喊道:“太好了!终于赢他一次!”
(2)提示语在后:语言+提示语
提示语在后的形式就是把人物语言放在前面,提示语放后面。这时,表示“说”的动词后要加句号,有时也可以不加任何表示“说”的动词。
“太好了!终于赢他一次!”李晓芬一听,又蹦又跳地大声喊道。
“太好了!终于赢他一次!”李曉芬一听,高兴得又蹦又跳。
(3)提示语在中间:语言+提示语+语言
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往往表示人物说话的停顿,或者强调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当提示语放在中间时,表示“说”的动词后加逗号。当然,有时也可以不加表示“说”的动词。这种格式,学生很少用到。但确实能让作文形式新颖,富有变化。
“太好了!”李晓芬一听,高兴得又蹦又跳,大声喊道,“终于赢他一次!”
“太好了!”李晓芬一听,高兴得又蹦又跳, “终于赢他一次!”
(三)“说”字变戏法
针对35℃对话作文通篇“说”字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给“说”字大变身。不同的情境下,可以选用不同的“说”,恰如其分地表达说话人的语气与情绪。
师:老师今天想和大家认识一个字。(板书“说”)
生:说!
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说”字可以变身,你信吗?表示人说话的方式有很多,有“道”,有“喊”,还有?
生:叫,嚷嚷……
师:说得好,这就是“说”的其中几个面目。它还可以变,可以变一个字,还可以变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你能想一想,变一变吗?
生:大喊
……
师:“说”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变成不同的样子来表达说话人的情绪,你能填一填,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1) 她一进门,看见一只灰不溜秋的老鼠在啃木头, :“啊,老鼠!”
(2) 小东拿起一本蓝色的笔记本, :“阿姨,这本多少钱?”
(3) 王辉大声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来到山顶,望着远处的群山,他不禁用尽全力
:“喂……”山谷也跟着回应。
课堂上,首先理清“说”可以换成哪些词语,在黑板上清楚地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认识到自己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情境学会选用“说”的变身,而不是一味“说”到底。
(四)加强片段练习
我们通常考完一次试,会对试卷进行分析,哪里是自己的薄弱点,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加强,写作也需如此。当人物对话整体呈现很弱的情况下,教师可对这方面加强片段练习。不写长篇大论的文章,而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性格特点,从语言、神态、动作进行片段的详细描述。放慢脚步,进行片段练习,是在为以后高质量完成整篇文章打好基础。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在减轻负担。
(五)给35℃内心升温
哲学家费尔巴哈说:“智慧让人写作,但创造历史的是热情。”对一件事充满激情,事情总是结局精彩。反过来,缺乏热情,事情总是会变得平淡。写作亦是如此。当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如莫泊桑一般渴望学会写作的心,那还怕什么呢。可是,听“写作”就犯难,在小学是普遍的现象。他们对待写作,就像是应付一件不得不做的差事。这件差事总会来,也总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不那么艰难,又不那么有意思。怀揣着35℃的心,写出来的必然是温吞吞的35℃作文了。
给35℃的内心升温必然就是要让作文课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爱听作文课,爱动手写作文。教师要尝试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身体各种感官。例如,有的教师把牛排带进教室,当着孩子面煎一回牛排。让孩子观察老师的动作,注意老师说话的停顿,语调的变化。从色泽和香气上观察牛排的成熟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给一到十年级推荐了233个作文题目。其中观察作文一百一十多篇,占到总数近一半。他认为,观察更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带有自己深刻的个性和独创性。可见,观察是学生写作的起点需求。在观察之上,通过趣味的课堂配以片段练习,让35℃的写作之心快速升温。提示语中独特的动作与细微的神态描写必能构建人物个性形象,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成为对话作文闪光之笔。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