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建设途径研究

2017-08-03 03:34曾洁吴荆炜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学生社团困境

曾洁+吴荆炜

摘 要:通过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从其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困境入手,提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要围绕打造社团品牌、重视内部建设和内部培训、进行规范管理和联合创新发展的目标,扩大学生社团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努力打造优质社团,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引领者作用。

关键词:学生社团;发展趋势;困境;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7B-0015-02

高校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作为主要活动主体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出于大学生共同的意愿和兴趣爱好而按照一定规章制度所自愿组织的。高校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引领者,打破了传统的以老师或者其他授业解惑者为主体,学生为活动客体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高校学生社团所特有的通过自我实践来育人的功能,这与建构主义的学生主体论不谋而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强调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和发现,把所学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大学生通过社团这一载体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锻炼提升自我,与第一课堂在育人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潮流,共建立了四十余个社团,这些社团又按其社团特征归属于四大类别,分别是科技学术类、体育健身类、文化艺术类、理论实践类。这四大类社团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将学科特征和学生的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寓学于乐,使大学生在学习中既能享受身心的愉悦,又能得到知识及素养的提升。

一、学生社团发展整体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时代内涵,在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同时,学生社团自身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变化对学生社团的发展建设也带来了新的要求。

(一)信息化

21世纪处于信息网络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将新媒体技术充分地运用到社团建设中来,许多社团利用新媒体搭建社团内外交流的平台,并且通过这些平台来推送宣传自己协会的特色,从而提升本社团的知名度,为吸纳人才做好宣传铺垫。以建筑与结构设计协会为例,其新媒体平台主要有微博、微信和QQ,微博微信受众面颇广,且各有两千多名粉丝关注。他们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活动和社团特色定期进行推送,在吸引粉丝的同时,也为本社团吸纳了许多社团会员,使社团活动阵地在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平台中双向运转。

(二)社会化

近几年来,学生社团开始打破局限于在本校开展社团活动的僵局,许多社团将发展的方向指向了校外,通过主动与社会组织沟通交流,将自己协会的特色活动推出校外,走向社会。例如,大学生电子科技协会几乎每学期都会去峨眉山市市区进行义务家电维修活动,此举在打响本社团的知名度的同时,也获得了外界的一众好评。

(三)实用化

大学生社团中有许多社团本身就是依据专业特色而建立起来的,实用性较强,例如,测量协会、外语协会等等。而除了依据专业特色建立起来的这些专门的社团外,校区还建立了一批以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社团。例如,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计算机科技与应用协会等等,其中计算机科技与应用协会就参与了校区许多职能部门的网络平台建设,另外还参与了峨眉校区微信号的功能开发兼技术维护,让本协会会员在学到技能的同时,还能自主创业建设网站,在实践中提升会员的综合能力。

(四)组织化

校区社团管理发展过程中,最初由最早建立的8个协会会长负责,他们一起组建了社团监督机制,后来发展成为学生社团联合会峨眉分会(以下简称社团联),社团联进行专门人才培养,管理监督校区所有社团的日常事物和组织活动,并要求社团定期进行注册,对社团活动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社团进行警告或注销,使各社团严格按照章程规范进行管理运营,创新发展。

(五)公益化

大学生社团顺应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潮流,建立了许多公益性质的社团,校区中便有许多此种性质的社团,例如,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协会,他们会定期义务清理学校教学楼垃圾,组织学校大学生进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学习活动。这些社团在做公益活动的同时,既彰显了社团的公益性,又在无形间为自己的社团做了品牌宣传,让本社团声名得以远播,一举两得。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困境

学生社团紧随时代潮流发展,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社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社团特色缺失,文化传承不稳定

部分学生社团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过于看重规模和形式,许多社团发展流于表面,注重夸大社团影响力,忽视社团内涵发展,倾向于舉办华而不实的大型比赛,认为活动越大越多便代表社团越办越好,以至于许多社团绞尽脑汁地举办一些与协会宗旨并不相符的活动。校区某科技学术类社团花大力气举办面试大赛,其社团特色本应该是以科技学术为支点来开展活动,却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将社团特色遗失,这样做不利于社团传承发展,导致社团稳定性变差。

(二)学生主体意识淡薄,社团凝聚力不够

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为活动主体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大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过于依赖社团管理层的干部,许多事情缺乏主见,没有社团建设的主人翁精神,很难将自身发展融合到社团创新中去,不利于社团凝聚力的建设。同时,在社团这样一个完全依靠兴趣爱好以及责任心而维系起来的组织中,会员往往会因为社团的种种原因而放弃责任,从而离开社团,导致社团成员不稳定,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也导致社团核心干部的培养难度增大,干部难以承接发展,社团凝聚力大打折扣。

(三)师资力量薄弱,指导老师力量有待加强endprint

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往往因工作调整而无法长期稳定担任社团指导老师,这会给社团的长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指导教师凭职业道德、责任感或者兴趣爱好指导学生组织,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指导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

(四)基础设备不齐全,活动场所有限

学生社团中有许多依托兴趣而建的社团,因为社团性质需要,常常需要置购一些昂贵的设备。如45℃天文社所需要的天文望远镜、影像力摄影协会所用到的相机主要还是由社团成员自己提供。另外,一些需要固定场所进行培训的社团,由于学校活动场所有限,无法拥有社团自己固定的办公室,因此,社团活动主要依靠借用教室来开展,对社团活动的长期有序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

学生社团的建设应结合社团发展现状,积极解决社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促使社团良性运转。

(一)重视内部建设,加强社团培训

内部建设的重点在于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让社团成员感受到自己在社团中的价值,积极投身于社团建设中。因此,社团创新建设必须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在举办活动时集思广益,吸纳全体成员的意见和看法,放手让社团成员去亲身实践。同时,要加强对社团成员的技能培训,社团成立的初衷便是以兴趣爱好为支点吸引会员,从而团结在一起学习一技之长。因此,无论是内部培训还是对外活动,都要基于社团本身的性质特点,做好社团培训,让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中既能体现自身存在价值,又能学到新的技能,从而大大增强社团的凝聚力,为社团精英的培养做好铺垫。

(二)完善社团规章制度,鼓励社团联合发展

社团的规章制度是保障社团正常有序进行活动的前提,除了社团自身需要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外,还需要对校区社团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结合社团建设的特点,校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包括注册制度、奖惩制度、考核制度等。同时,还鼓励社团间加强联系与交流,对性质相近的社团推进其联合发展,进行优势互补,增强社团吸引力,并严格执行对社团的考核制度,加大社团间的竞争力度,促使社团高效运营发展。

(三)重视社团干部考核,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

校区每学年都会定期对所有社团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除了邀请专业老师、优秀社团干部进行经验分享和传授外,还会让学生干部进行现场学习实践。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学生社团管理条例》中附有对社团干部考核的细则,其中十分重视社团干部的学业情况、工作实践能力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社团建设离不开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在发展创新的同时还应该完善指导老师激励机制,对指导老师定期进行考核及培训,让各社团切实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提升社团专业水平。

(四)扩充社团活动场所,扩大社团经费来源

许多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活动场所,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针对活动场所不足和存在冲突的问题,各社团应充分利用教务网教室借用信息平台,在考虑教室时可与已经借用的社团错开时间或地点,避免社团借用教室時发生冲突。另外校区应该充分整合学校的场地资源,例如,校区新建设的风雨操场就为体育健身类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便。针对社团活动经费不足,基础设备不齐全的问题,除了需要学校加大对社团活动的经费投入外,还需要社团多渠道筹备经费。

(五)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社团高质发展

学生社团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团应该积极弘扬先进文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团发展方向,在社团内部形成文化向心力,为学生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如在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校区学生社团举办团支部特色活动,各个社团编排了题材丰富的重温革命历史的舞台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升了社团的文化品位,弘扬了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朱坤倩.论大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建设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石国亮,万磊.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

[3]王朝杰,李艳,金曼晨,王丹.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管理模式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4).

[4]邱倩雯.高校学生专业社团实践育人功能研究[J].商,2016,(7).

[5]马也,何洋洋.浅析社团干部素质培养与高校学生社团发展[J].全国商情,2012,(1).

[6]田建伟.高校学生社团维稳功能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学生社团困境
跟踪导练(一)
浅谈数字档案资源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国防动员软实力建设途径探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