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岩
摘 要: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来说,“片段仿写”无疑是一种降低习作难度、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精选文段、提炼方法、分类仿写等方面说明“片段仿写”教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学生仿写能力的方法是立足文本,总结方法,长期训练。
关键词:“片段仿写 ”; 中年段 ; 分类模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7B-0046-02
小学中年级是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也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低年级写话练习注重培养学生写通顺的句子的能力,而高年级的习作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中年段的习作教学处在一个重要的衔接阶段,在中年段的习作教学中进行片段的仿写指导与训练,能够降低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爱上写作。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优秀的文章,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里面不少精彩的片段可以作为学生仿照的范本。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有效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品读赏析,读中取法,读中学写,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仿写好片段呢?
一、深研教材,精选“文段”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根据中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写作水平,认真研读教材,精心选择优秀的课文片段,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方法,进行仿写,从而降低习作难度。
(一)选择结构规范、层次分明的片段
语文课文中的一些段落,思路清晰,结构鲜明,容易使学生触类旁通,迁移运用。比如,《秋天的雨》一文中的片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这个片段以总分的结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展开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丰富之美。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表达特点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仿写,便能使学生很快地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二)选擇富有内涵、提纲挈领式的片段
中年段语文课本中的有些片段语言精炼,文字张力极强,富有内涵。如《搭石》一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颐和园》一文中的第一自然段“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样的片段在文章中起到了画龙点睛或提纲挈领式的作用。教师应选择它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揣摩和模仿,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写开头和结尾。
(三)选择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的篇章
中年级的学生,习作中谋篇布局的能力较弱,如果能选择一些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的文章,引导学生整篇模仿,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些文章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每段以总起句的方式展开描写,都是不错的仿写篇章。
二、品析文段,提炼方法
在精心选择并确定了可以仿写的段落之后,教师就要分步骤引导学生从读懂文本内容到抓住表达特点、再到学会有序表达。
首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在进行段落或篇章教学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段内容,更要注重提炼和总结文段的表达方法,渗透对写作方法的指导,带领学生去阅读、赏析、感悟、仿写,环环相扣,顺理成章。
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典型的片段,专门设计一些“片段仿写”训练的习作指导课。精心设计“片段仿写”的教学流程,找到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搭建由“读”到“写”之间的“脚手架”,使学生逐步领悟、吸收和内化语言。
三、从点到面,分类模仿
对于中年段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他们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词语运用、句子训练、段落组合、谋篇布局等几个方面有梯度地进行仿写练习,使他们逐渐掌握方法,由“仿写”到“创新”,运用自如。
(一)句式的仿写
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关键。所以仿写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中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特色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去领略其表达之妙,然后进行仿写。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在充分了解作者写漓江水的特点及表达方法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用排比句写一处景物的几个特点。
(二)片段的仿写
1.开头和结尾的仿写。
好的开头和结尾,对于写好文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中年段学生来说,指导仿写好开头和结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开头,睹物思人式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自然式开头,含蓄结尾,篇末点题,前后照应……这些开头结尾的模式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我们可以随时随机加以指导,让学生将这种写法迁移、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语言。
《麦哨》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哨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学了这段,一个学生在描写学校的运动会时,就摹其形,仿其神,这样写道:“阳光下,运动员们的脸儿红彤彤的,似盛开的桃花。在蔚蓝的天空下,操场上的欢呼声,同学们的喝彩声和着秋风,传得很远很远……”
又如《七月的天山》的第一自然段:“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这句话,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一下子让人知道文章要写什么。教学这一段,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家乡,在几月最理想的是干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四月的兰州,最理想的是乘车去植物园。”有的学生说:“夏夜的兰州,最惬意的是在滨河路上散步。”
2.细节描写的仿写。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通过细致、生动的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描绘典型环境的。例如,《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第七自然段,作者就是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青年画鱼时的专注与认真。模仿这一段,我让学生试着写“妈妈织毛衣”“爸爸看球赛” “小书虫”……学生抓住了人物神态、动作等细节来描写,就使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鲜活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3.景物描写的仿写。
《秋天的雨》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采用总分结构,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的五彩缤纷。在指导学生仿写这一段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文段的表达特点,之后创设情境,让学生以“春天的风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为总起句,进行片段仿写。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春天的风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白色给了梨花,一簇簇梨花犹如一片片雪花。它把黄色给了迎春花,黄色的花儿像一个个小喇叭。绿色是给柳树的,看,柳树姑娘摇起了绿色的长辫子……”
(三)篇章的仿写
中年段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结构非常严谨,层次条理非常清晰的文章,学生对这种结构、这种写法容易理解、接受,在自己习作时乐于模仿。比如,《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描写香港,而且中间每一段都围绕一个总起句介绍香港的美食、旅游胜地、夜景。学了课文,我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介绍了家乡兰州,孩子们仿写的文章也令人惊喜。
当然,仿写是多元的。除了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读物中仿,在同学的好作品中仿。
四、不断模仿,逐步创新
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中年级学生而言,只要不断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片段仿写练习,写出一个比较具体的段落就不成问题了。然而,我们不难看到,部分学生只是在机械地模仿,写出的文章只是“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浅出,既有仿写的痕迹,又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与创新,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模仿不是目的,创新才是目的。
总之,在片段仿写的指导过程中,精选文段、提炼方法、分类仿写、仿中求新,这几步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片段仿写训练的指导,让学生在仿写中逐步领悟各种表达技能,通过模仿,走上独立习作之路,让学生的习作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张利.浅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有效策略[J].赤子,2014,(18).
[2]吴丽丽.让学生的笔端开出灿烂之花——小学习作教学策略例谈[J].读与写,2014,(10).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