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

2017-07-26 07:37张丙圣
学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策略

张丙圣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育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也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德育教育决定着初中生的道德发展和认知,决定着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否正确。因此,德育教育者应该有着正确的道德观和高度的责任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中,而非被动地接受。教育者也要结合生活实例,采用开放性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015

思想品德教育课在初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发展。新课标的实施,使得思想品德课与生活更加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从实践中得到知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不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知识,不会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提升。

一、教学实践中要遵循的原则

(一)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到知识。学生需要的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中得到的真知。因此,教师应该将课本与实践结合起来,将书本知识贯彻到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和兴致,而且能够让他们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透彻。

(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方案时应该贴合学生的自身情况,贴合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贴近生活,有针对性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三)情理法三者并用

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是基础。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感情,教学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情感有了交流,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增加。思想品德教育中“理”是根本。以理服人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初中生社会阅历尚浅,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会有很多偏激的想法。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讲理,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思想品德教育中“法”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法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一定要遵循学校、社会的规章制度,不能没有原则地跟老师讲感情。一定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将情、理、法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者的自身素养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首先,教育者要有过硬的道德素养。所谓言传身教,除了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默默地影响著学生,道理讲千遍万遍如果自己都做不到,那也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教师教育学生要有礼貌讲文明,那么教师本身必然是要有礼貌的人、讲文明的人;教师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形象,学生也会模仿教师做一个品德端正的人。其次,教师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有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精神。教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而教师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也会给学生的学习态度以积极的影响。第三,教师应该有非常高的敬业精神。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对学生的耐心和投入才会是百分百的。

(二)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坚持榜样在身边的原则,以勤劳、刻苦、礼貌、文明等不同标准在学生中间选出优秀的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表扬,让学生产生动力,激励他们不断进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中间选出的榜样更能带给他们无尽的动力,有了动力有了竞争,学生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同时榜样的引导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注重实践

实践出真知。一味灌输课本知识只会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就需要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想道德的学习更离不开实践,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正确的道德观。比如,让学生去养老院做义工,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关心、照顾他人,更能引发思考,对自己的家人多一份关心和牵挂;让他们走入大街小巷,体验清洁工的生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会再乱扔垃圾……因此,实践教学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法制社会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准绳,不能随心所欲。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遇到问题一定要用合法的方式解决。法律的学习可能会比较枯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案例视频,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多关注时事政治,关注近期发生的事件,将法治观念深深嵌入学生的脑海之中,做一个合法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上,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导,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不仅要学会课堂上教师讲的书本知识,还要能在实践中自己总结与反思生活中的道德知识,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有正确的处事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欣莉.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6(6):129.

[2] 李巧珍.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 2016(10):138.

[3] 蔡秋莲.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2012(10):50-51.

[4] 何志蓉.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关德育教育的要求[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2):93-95.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