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方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 武汉 430100
·护理体验·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刘 方
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 武汉 430100
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10-2016-01收治的5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统计2组遵医依从性,并对比干预前后家属负性情绪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2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家属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依从性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依从性,且可改善家属负性情绪。
保护动机理论;延续性护理;脑卒中后遗症;遵医行为;负性情绪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是一种具有极高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的危险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精神及经济负担[1]。据相关调查[2]显示,初次发病脑卒中患者接受急性期治疗后仍有75%左右出现不同程度吞咽苦难、失语及偏瘫等后遗症,需进行长期康复治疗、训练。脑卒中发生后5个月左右为功能康复治疗、锻炼最佳时期,同时也是患者及其家属负性情绪高发阶段[3]。研究[4]显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发生率均可达到40%以上。家属负性情绪影响患者语言、神经、肢体等功能恢复及遵医行为,延长患者康复时间,严重者甚至增加患者病死风险。因此,对出院患者及其家属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脑卒中后遗症患者58例,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10-2016-01收治的5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男14例,女15例,年龄45~75(64.45±10.09)岁;家属男11例,女18例,年龄30~62(40.47±8.26)岁;研究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44~75(64.55±9.87)岁;家属男10例,女19例,年龄30~61(40.45±8.23)岁。2组患者及其家属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于出院前予以常规指导,并发放脑卒中后遗症教育问卷及相关教育手册,定期电话随访,并叮嘱、组织患者定期回院复诊并参与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1)干预内容:脑卒中后遗症基本知识(发病率、预后、防治、发生等)、教育管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范用药等)、高危因素相关介绍、并发症(压疮、行动障碍、失语等)护理注意事项、康复内容(神经生理学疗法、运动再学习、日常生活指导、认知技能及语言能力训练等)演示、实践及指导、心理疏导;(2)干预方式:通过集体教育讲座方式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脑卒中后遗症及其易感性及严重性;定期组织病友会及病友家属会,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与他人相互沟通,吸取经验,并邀请同类疾病治疗成功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康复信心,增加患者反应效能及自我效能;每周进行电话随访,每月至少1次家庭随访,当面解答患者疑惑,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及时改善干预措施,使患者认识到自身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易感性;通过一对一面谈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特点,并根据心理特点针对性予以引导、加强教育、耐心解释、温情护理及积极沟通等方式纠正患者及其家属负性情绪;(3)干预人员:由3名医师、9名护理人员进行,下设护理小分队,每小队由1名医师与2名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工作根据患者居住区域分工展开。干预前,2名医师需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干预措施、脑卒中后遗症概况、保护动机理论、心理辅导流程学习及问卷调查流程等,确定护理人员充分掌握后,展开护理。(4)干预时间半年,期间展开健康讲座、病友会及家属病友会6次,1月/次,家庭随访6次左右,电话随访2次/周。
1.3 观察指标 统计2组遵医依从性,并对比干预前后家属负性情绪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1.4 判定标准 (1)通过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家属干预前后焦虑度和抑郁度,得分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5];(2)患者治疗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评价:共100分,85分以上为完全依从、55~85分为依从、55分以下为无法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依从)/总例数×100%;(3)应用ESCA(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从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责任感四个维度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共172分,分值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良好[6]。
2.1 2组家属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对比 2组干预前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家属干预后HAMA、HAMD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遵医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家属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对比,分)
表2 2组遵医依从性对比 [n(%)]
2.3 2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2组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加剧的老龄化趋势,脑卒中发病率逐渐提高,脑卒中后遗症随之增加。据流行病学调查[7]表明,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约750万,年发病率高达22%以上,其中75%左右患者留有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活活动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回归家庭后,无专业群体(医务人员、康复师等)指导,存在较多健康问题,易产生社交自卑感、社会无用感等多种自我否定感,不能持续康复训练,造成相关功能退化,患者及其家属丧失治疗信心,加剧负性情绪,形成精神问题及心理障碍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康复。
以往康复治疗中多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予以单纯延续性护理,且取得一定效果。延续性护理为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是指医务人员在患者由医院转移至家庭过程中,为其提供的连续性、协作性、协调性及全面性专业医疗、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综合性护理服务,包括出院指导、转诊信息、定期随访、居家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技能训练等针对性措施。近年来,随着不断发展及快速提高的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逐渐升高,单纯延续性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护理需求。本研究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颇佳。保护动机理论是于健康信念模式上建立,是对健康信念理论的延伸、扩展,其原理为个体威胁及应对评估共同形成保护动机,从而促进行为保持、发生[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高(P<0.05)。有力佐证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研究组遵医依从性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P<0.05)。充分说明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其遵医依从性。原因在于医护人员定期随访,评估、分析患者康复情况,使患者充分认识自身对脑卒中后遗症易感性,并与患者进行有效心理疏导,掌握患者不遵循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理由,即为内部收益,并分析其理由,剖析内部收益实质,进而将其弱化,积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在干预过程中存在难题,予以指导、解决,从而将外部收益弱化,了解患者改变不良习惯困难,协助其解决,并予以鼓励,弱化反应代价,剖析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并肯定其取得效果,增强信心。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家属干预后HAMA、HAMD评分较低(P<0.05)。提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家属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予以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依从性,且可改善家属负性情绪。
[1] 黄敏,蔡丽琼,孙荣.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54-155.
[2] 李晓萍,吴丽红,任彤,等.“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6):1 964-1 968.
[3] 李彦丽,武如冰,张慧慧,等.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5, 35(s2):1 860-1 863.
[4] 孙爱国,刘婷婷,刘晓丹,等.脑卒中患者连续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9):71-73.
[5] 王雪,洪利,陈建明.延续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9): 1 437-1 440.
[6] 李葆华,王艳,董玉静,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 14(3):309-312.
[7] 丁蓉霞,戴琳峰.“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 33(7):65-67.
[8] 黄晓霞,尉敏琦,吴燕,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成人控烟问卷的信效度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6):2 984-2 987.
(收稿2016-11-13)
R473.74
B
1673-5110(2017)10-0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