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有法 生成高效

2017-07-01 20:55陈晓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高三历史课堂互动

陈晓芳

摘要: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课程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探索高三课堂教学新范式。笔者以“双主模式”理论为支点,问卷调查课堂互动现实为前提,反思传统历史复习模式,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五步教学”新范式。新范式突出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互动;五步教学;高三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078

伴随新课程改革深化和新高考改革的进行,大多数学校基本在高二时已开始一轮复习,对高三二轮复习操作上、有效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这一变化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二轮复习课堂教学新范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堂的困惑

1. 尝试后的反思:二轮复习传统模式的低效性

高三二轮复习教学与一轮相比,我们更多地用“瓶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等词来形容它。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带教高三对二轮复习进行过不同的尝试。

【尝试1】:

目前高中历史教材采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专题式思路,笔者曾采用通史式复习,揭示历史发展脉络性和规律性。例如:中国古代史整合为: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文明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第三部分 中国古代文明辉煌与迟滞——明清。全面展示每一阶段历史全貌。

通史式复习一开始对学生来说有新鲜感,但对学生知识的整合性系统性要求较高,学生在新鲜感过去后普遍感觉跟不上节奏,渐渐地通史复习便流于形式。

【尝试2】:

采用教材的专题式复习,列出专题考点清单,逐一展开。如图1:

专题复习教学根据《考纲》有针对性的进行二轮复习,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流于一轮复习重复教学的怪圈;二是过多注重教师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反馈;三是不能正确处理课本与拓展资料的关系,对学生的知识拓展性和思维能力培养不到位。

基于两度尝试,笔者以为,不管是通史式复习还是专题式复习,如果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互动交流缺乏,学生自主性不足,那么二轮复习的有效性都将大大减低。

2. 互动中的差距:课堂双主互动的单一化

为全面真实地了解高三二轮复习课堂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所喜欢的课堂交流方式,笔者在高三选考班进行问卷调查的取样分析。统计如图2:

高三文科班互动交流调查取样统计表

(1)课堂内的互动方式

(2)课堂内的讨论方式

(3)课堂内的合作方式

(4)课堂内的展示方式

课堂互动是一种师生双向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彼此的交流,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各种互动学习来解决学习困难,但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互动方式比较单一,与学生的希望有很大差距。

因此,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需不断优化和创新,笔者利用市区教学调研契机进行了大胆探索尝试,提出“五步教学新范式”,打破历史复习教学中简单的知识梳理、题海战术、单一的课堂问答,充分體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高考针对性、过程可操作性。

二、“五步教学”新范式的课堂实践分析

笔者打通通史与专题脉络,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为例,逐一解读新范式。

1. 课前准备:合理分组

根据学生历史学习差异,把全班学生由高到低分为短期性的A、B、C三个层次,分插在每组,有利于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内生生互动和组外竞争。班级分为6个大组,平均每组9人,每组设立历史组长负责组织协调,由历史学科有兴趣、能力强、负责任者担任。分组见图3:

为随时监测每组学情,笔者设计跟踪表及时反馈。见图4:

2. 课堂实践

(1)“目标解读”:高考试题直观呈现,由学生分析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和考查的角度并加以细化,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体现“授之于渔”的教学理念。

【新范式】:用时5分钟左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什么主题呢?

生:……期待。

师:展示课件。如下:

5. (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生:哦,原来是古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在阅读完课件信息后)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以此题为例,高考会怎么考这块知识?小组派代表回答。

第一组楼淳英B:通过材料考查基础知识。

第五组喻星錡C:还有考查对材料的理解。

师:对,通过材料创设情境,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材料的解读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呢?

第四组杨吉A:罗马法各阶段法律演变及特点,例如……

师:再以此拓展,古代西方还有哪些内容我们可以联系起来的?

第五组诸飞英A:雅典民主演变及表现、对近现代政治文明的影响。

第六组韩李清A:以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古代西方人文精神。

师:很好,第五组获2分,其余组得1分。几组结合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题。(课件展示主题)那么你脑中是否有了它的知识思维导图呢?

【教学分析】:

该环节借鉴支架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造成积极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目标是在师生问答和组内合作中动态生成,既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又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

(2)“宏观迁移”: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动形式构建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知识迁移,体现传统二轮复习的长处。

【新范式】:用时10-15分钟,学生思维导图的构建和解说。

各组完成模块的知识点整合,并进行课堂展示解说。

师:每一小组整合好后派代表进行全班性展示,根据完成分,补充分进行给分。

第三组徐佳琪A:这是我们组整理的关于西方文明的思维导图,逐一解说……如图所示5:

师:有补充吗?

第二组陈芦芦A:我们组觉得在区别雅典民主各阶段时,可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

第四组杨吉A:第三组在希腊民主自然环境影响中提到对比中国,也可以对比古今政治文明。

生:好……鼓掌。

师:该知识结构已经给我们展示了古代西方文明的輪廓,也指出拓展的知识,补充也很有思维开阔性。所以,第三组得2分,第二组和第四组各得1分。

【教学分析】:

由图可见,该思维导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且不同的颜色体现该组在讨论过程中思维火花的碰撞,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学习观。整个环节在组长的组织下,通过组内互动合作和互补互评,先后进行了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历史宏观思维迁移等尝试。所有尝试学生都是认知的主体。

(3)“实战演练”:即课堂限时训练。教师在学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量和质,量应根据整堂课的时间分配,质应充分体现选考导向。一般设计5题选择题或一题主观题,侧重解题方向和能力点拨。

【新范式】:用时5-10分钟左右,可采用模拟题、高考真题甚至是教师的原创题。以笔者参加区命题比赛试题为例:

4. 【原创】某校高三(1)班组织进行了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性学习,探究主题“古代的东西方政治文明”见图,下列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A. 前者专制落后,后者民主进步

B. 前者兼并统一,后者小国寡民

C. 前者以农立国,后者以商立国

D. 前者皇权至上,后者法律至上

【教学分析】:

笔者研究高考试题后发现,其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近三年高考主要是选择题,尤其是雅典民主政治,并注重对中外历史横向比较。故本题从世界角度考查东西方古代政治文明表现及因素,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本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进行有选择和典型性指导。

(4)“自主合作”:即采用“学生说题”的形式,这一环节改变传统教师讲解,大胆让学生自我分析,体现练与评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增强课堂实效性。

【新范式】:用时5-10分钟,每组派错题代表进行说题分析,以6、7两题高考题为例:

6. (江苏卷)“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 (海南卷)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A. 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 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 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 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第一组陈雯婷B:第6题用排除法做,《十二铜表法》颁布时罗马处在共和国时期①错误。《十二铜表法》标准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④错误,故答案为B项。

师:从各个选项出发,分析很到位。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后世留下的精神财富等。

第五组李君B:第7题《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是第一部成文法;他是贵族与平民利益的体现,不代表奴隶的利益;他最大的意义在于成文,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特权,平民并没有取得立法主导权,故选D。

师:关于《十二铜表法》还可以容易考什么内容?

第四组王融A:其本质还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第一组泮婷A: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经常和万民法放到一起比较出题。

生:……会心点头

【教学分析】

该环节在学生自我说题,生生互动中避免了学生凭感觉解题,提升学习力。同学在谈了解题思路后,伴有同学会心地点头。说明学生之间已经有了共鸣,也能将他人的智慧“据为已有”,整个过程不仅传递知识,也交流了感情。

(5)升华课堂:即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笔者认为课堂小结应回归“以生为本”,挖掘知识的意义与现实价值,进而升华课堂。

【新范式】:用时5分钟左右。本环节由学生讨论、或延续到课后的探究,根据时间进行伸缩。

师:知识导图环节中有同学提出古代东西方文明比较和古代西方文明对近现代民主法律的影响,大家可以谈谈看法,或者有什么新的想法?

第二组:古代西方是奴隶社会的民主。古代中国是封建社会的专制。社会发展角度中国比西方先进,但从民主政治发展来看,有借鉴价值。

第四组:我有疑问,罗马的法律和我们必修一提到的中国“依法治国”“法治国家”的政治目标如何理解?

……

【教学分析】

一个完整的课堂都由“导入——过程——小结”三个环节组成,有效利用“小结”环节将整节课三维目标进行深层次升华。尤其是二轮复习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学会用不同史观看待事物,把握历史学习的前沿阵地。

最后总结本堂课各组的表现,在黑板上梳理量化表计入个人综合素质量化总分。如图6:

实践证明:“五步教学范式”的整个过程,引入学生所喜爱的课堂互动方式如“互问互答”“全班展示”等形式。学生不再是历史课堂消极的接受者,而是積极的探索者,在多种形式互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竞争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五步教学”新范式课堂实践反思

1. 优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对学生“学”的探索。“五步教学新范式”充分借助教师的主导因素,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让僵化的二轮复习课堂有了新的活力。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以生为本,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结合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上接第80页)“五步教学”新范式从学生的需要、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设计让不同层次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在全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新范式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合作竞争意识的需要,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相互学习借鉴中认识、感悟自己;让学生在完成各环节中频繁的交流与竞争,引发学生的思维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提升自己学习的能力。

(2)以学定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师的“教”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学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也是由学生的“学”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

在新范式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已有水平,课上应变有术、引导得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与学、师与生的双赢。

2. 存在问题

“五步教学”新范式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互相交流的现象增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拓展了。“五步教学”新范式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范式的改进,更是对教育教学新思想的一次重塑。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1)教师个人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情,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化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体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中,能应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

(2)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后跟踪反馈,进行课后互动,这需要教师更多时间、精力的付出。

3. 改进之处

为了及时进行课后的跟踪反馈,及时发现问题,笔者又在探索中增加了“课后反馈”环节,以便随时注重学情变化,调整课堂教学。如图7: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关键是教师与学生是否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如果教师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究,从协助者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指导,那么“还学于生”“生成有效”的课堂翻转一定可以实现。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 311251)

猜你喜欢
高三历史课堂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精选 精讲 精析
高三历史复习应考策略探究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应用唯物史观,构建知识体系
论高三历史科备考的学法指导及学法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