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茂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陇东中学)
摘 要: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记住几个年代和历史事件,更重要的在于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生活在历史当中,忘记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所以历史老师不应再用机械的记忆和背诵的方式看待历史,要建立具有实践意义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基于实践;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需的品格和能力,具体表现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核心素养是老师和学生的指路明灯,它一方面可以指明教育的方向,改变现有的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它又为学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向着目标不断努力。
有“学者”借鉴已经提出的“语文素养”“政治素养”,提出了“历史素养”的概念。历史素养是指通过日常教学和历史知识的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机构成。它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史学素养的具体构成
1.历史核心知识
历史的三元素包括人、时间和空間,相对应的核心知识也就是人物知识、时间知识和空间知识,三大知识共同构成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所不可或缺的关键点。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来指引我们个人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所以历史核心知识还应包括史观知识。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是由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推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人物有詹姆斯·瓦特、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机械师凯伊等有着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开创了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它的历史意义不仅是技术上的变革,还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让世界各国密切联系,同时也促使了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事件中,人物知识就是各个科学家的贡献,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等等。时间知识就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空间就是18至19世纪的英国,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就是学生要掌握的史观知识,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核心知识。
2.核心能力
高中阶段的历史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其中时序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时间的背景下准确把握历史的变迁和发展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和计算时间,解释历史时间表所呈现的历史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历史分期,如让学生分析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开始时间等。历史理解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则,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针对历史理解能力,老师可以设定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问题教学、史料教学、情景教学等等。
任何事物都具有前因和后果,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就是让学生把前因和后果联系在一起,用以明智。如改革开放的创始人邓小平针对香港回归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他的灵感来自历史,比如辽用过的“南北面官制”“用汉制治汉人,用国制治国人”,使两种人在一起和睦相处。
3.核心态度
核心态度很大意义上也是情感态度,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所激发的民族自豪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对自身的态度。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生活的今天是从历史发展中来的,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因为不断继承和发扬先人留下的文化和科技。读史可以明鉴,历史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从中吸取和学习,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历史也可以为当代人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国家关系、社会风俗、民族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理解。历史不能够重来,有些历史让我们的前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整个民族陷入侵略战争,所以我们今天坚持走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读史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如万里长城、四大发明、唐三彩、兵马俑等让世人叹为观止,也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读史还可以让我们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如儒家思想让我们明白做人做事,要有道德做基础,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等等。
参考文献:
[1]朱煜,束鹏芳.历史教学的流变与型塑[J].江苏教育研究,2012(21).
[2]仇世林.名师历史教学设计分析[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编辑 孙玲娟
新课程·教师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