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兆霞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基本保障,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以丰富朗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保障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兴趣; 主题阅读; 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6B-0073-02
主题阅读在新课程改革以来被作为广为采用的阅读方式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中,主题阅读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变得更为真切,也可以在同一主题的文本阅读过程中去感受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提升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悟力,就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以兴趣为出发点,构建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新模式。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在形式上的取胜,而是在实质上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情趣获得提升,能够在语言交际中不断展现个性的风采。课程改革不是花架子,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是最重要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目标便是让学生可以读懂浅显的文章,能够在欣赏语言形象的同时去感悟思想情感,受到感染,产生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一种热爱。
一、丰富朗读形式,感悟主题阅读课程内涵
阅读关键在于读和悟,只有學生愿意沉下心去读,才有可能将阅读进行到底,才能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就小学生的心理实际而言,他们对于阅读的内容往往没有长久的热情,尤其是没有什么阅读的兴趣,即便是在被动的朗读中可以将字音读准,也并不能将心灵深处的东西读出来。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主题阅读,每个主题涉及到的阅读材料比较多,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朗读难度,而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可以为学生的朗读带来一线生机,因为对于新奇的事物,小学生是没有抵抗力的。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所选择的课文为学生彰显的是一个面对困境不能屈服的主题,这个单元选择了《在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艾滋病小斗士》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中渗透的主题性特别强,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兴趣并不浓厚,这样的文章对于他们而言兴趣不是很大,气氛也比较沉闷,于是我在阅读中采取了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大海中永生》我配了比较低沉的音乐来烘托气氛,学生很快被音乐感染,投入到朗读中去,并且理解了文章的内涵。《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我就采取了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们去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感,多样化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而且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心,理解文章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主题阅读中,教师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朗读比赛、配乐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只有充分地去读才能更深刻地去感悟,教师不能吝啬朗读的时间,不能以完成教学进程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学生在朗读中的收获为主要目标,进而提升学生主题阅读的效率。
二、采取合作交流,增强主题阅读个性体验
小学生喜爱寻找玩伴,这是由其年龄特点决定的。教师可以依据这个心理特点,在主题阅读中渗透合作阅读的理念。这样既可以缓解学生的阅读压力,还可以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合作交流的种种乐趣。没有了之前阅读的压迫感,而是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阅读,边读边交流,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而且由于每个人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或许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学生在保留个性体验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思路,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阅历,增强生活的自信心。在学生的交流合作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可以将正能量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那些偏激的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追求美好的理想。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阅读中,我就引导学生去发现这几篇文章的相通之处,这几篇文章篇幅不小,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难免会心生厌倦。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取了合作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把遇到困难的地方标记出来,大家都读完的时候再放在小组中进行解决,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进行交流。使大家在共同的交流中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无论是海伦·凯勒,还是阿炳、郑和,抑或是司马迁,他们内心都有着一种笃定,一种对于信念的坚守。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性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面对困难,你要怎么做?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大家都说出了要面对,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所以在讨论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每次主题阅读学生都要求去合作完成,这样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也活跃了,阅读的兴趣也提升了。
课堂上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新课改倡导的是合作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合作探究学习。这样既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阅读情境,培养主题阅读持续热情
一个主题一个情境,这是节省教学空间的有效策略,在主题阅读中,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加之他们学习的压力较大,生活方面既存在着被迫性也存在着枯燥感,情境的创设便可以轻松地去弥补这些不足,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持续的热情。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就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来引导学生带着兴趣阅读。首先我为大家播放了春天放风筝的视频,学生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一种自由、生机,然后我还拍摄了周围环境中的春季景色,以此为学生带来一种熟悉的感受,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自然的美景。在这样的意境烘托下,我让学生去阅读关于春天的文章,去感受那文字的魅力。学生们读得非常动情,仿佛真的感受到了那和煦的春风和嫩绿的小草,阅读兴趣有了增强。
在情景创设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中高段小学生的阅读情境创设应具有审美性和形象性,力求使学生迅速地投入到阅读中,在深入阅读中感悟文本中的深层意蕴。endprint
四、拓展阅读内容,提升主题阅读深度广度
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语文是博大精深的,我们难以在狭小的空间内使其得到内化。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精神成长至为关键,故而拓展阅读内容便成为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主要途径。在拓展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地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实际,以小学生的喜好为主,从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而去提升主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主题。这个单元的主题显而易见,爱国,但是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这类文章却没有什么趣味性。鉴于此,我带领学生开展了问题引领式的阅读,学生们在这样的阅读中产生了阅读的欲望,这也恰是依据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在阅读后很多同学还是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不懂得爱国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于是我采取拓展阅读的形式,立足于生活实际去为学生阐述什么是爱国行为。我选择了几个小短文,让学生从中总结什么是爱国。通过多元化概念呈现,学生们才恍然大悟,爱国不是什么壮举,也不是惊天动地,而是一种热忱,是一种由衷的行动。
当前的拓展训练中,教师往往只选择一些与本主题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迅速地浏览,这个环节在课程的最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再高涨,所以内容上要具有吸引力,从而达到一种意犹未尽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主题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主题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阅读内容上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在方式上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使其可以更加充分地感受文本中深藏的情感内容,从而在主观上更愿意投入阅读的热情。以阅读来促欣赏,以合作来促感悟,让主题性的阅读真正可以将学生内心深处的阅读激情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杨俏.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天地,2015,(30).
[2]索靓.试析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4,(3).
[3]王素珍.小学阅读教学应该指向何处[J].语文教学通讯,2014,(18).
[4]钱卫民.因境生情,因情生文——初中写作教学情境化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2016,(5).
[5]侯国超.教学中加强对写作的渗透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29).
[6]梁玉敏.论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7).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