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2017-06-27 03:31陈志伟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陈志伟

摘 要: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这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一致。高校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需要大学文化建设秉承文化育人宗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6B-0006-02

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的精神和传统实际上都是大学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一所大学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其功能简而言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知识;另一方面是传承文化。

传播知识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传承文化,则是指通过大学文化中有关精神、价值等非智力因素的注入,来创造和完善大学生品格,从而实现文化育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核心价值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由于大学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价值属性和育人功能,因此,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当前,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大学文化建设,使之通过文化的引导和规范,不断地提升和优化文化建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真正实现文化育人。

一、大学文化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大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育人,天然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上有着联系,特别是在大学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目标、任务、方法等有机统一和高度融合,在塑造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价值引领功能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其内涵彰显着价值观。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文化具体决定着人们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价值认同。同理,高校大学文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世界观、價值观和人生观,这是大学文化的思想性特点。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大学文化具有价值引领功能,一旦大学生的文化根基扎实地存在于头脑,大学文化就会以其思想性影响和同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面临着多样化的文化选择,更面临着多种价值取向的选择,大学文化可以通过自身的思想性为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文化选择和价值判断提供方向,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价值追求。

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就要求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驰而不息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来引导和教育大学生,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

(二)教化成人功能

人是文化的生存,任何人脱离了文化则缺乏人的属性。文化其实一直在社会发展中伴随着人类演进的过程,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回顾历史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随着文化的进步,不断地从野蛮走向文明。

总结这一历程,一方面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不断改造外面的客观世界,从而造成外面的客观世界人化;另一方面,当外面的客观世界人化之后,又会以人文环境中的环境文化来改造人自身即化人。所以,文化其实是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致的,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由此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健全心灵功能

心灵对于大学生成长十分重要,因为心灵不但蕴含着我们的气质和本能,也包含着我们的选择和决定。实际上,人的心灵在唯物主义看来,属于思维的范畴,也即你的心灵中的喜、怒、哀、乐等表现,都源于你固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文化与心灵的关系而言,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文化塑造了人的心灵,他在所著的《教育文化》一书中明确指出:文化不但塑造了心智, 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包,凭借这些工具, 我们不但建构了我们的世界,还建构了我们的自我与我们的能力。

按照这样的理解,文化引导思维,思维吸收文化,最终文化作用于人的心灵,促进人心灵的成长。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大学文化的重大作用,是通过大学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进一步来健全和优化自己的心灵,不但对所在的大学和集体产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在文化的修养提升中,实现心灵攀登,提升心灵境界,使得自己的大学生活成为诗意地生活而不是尴尬地生存,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大学文化的健全与优化大学生心灵的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大学生的心灵更加健康健全,更加阳光向上。

(四)塑造品格功能

品格常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素质,大学生的品格体现的是其基本素质,一般情况下包括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文化在培育和养成个人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别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积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内涵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蕴含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注重伦理的道德主义情怀等基本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内心的基本准则。这种强大的文化熏陶,在高校具有擎旗铸魂的强大力量,可以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悟其理、 修其身、 导其行,不断培养大学生诸如科学品格、创新品格、人文品格等,全面提升人格修养,最终达到求真、向善的目标。

二、以大学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改革创新”的要求。要实现创新,必须坚持从大学文化建设的视角,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大学文化建设为驱动力,全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endprint

(一)打造全员“文化育人”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创新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才会增强其实效性。要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加以推进,特别是要在全员中切实树立“文化育人”理念,并使之成为全员的共同认识和思想基础,进而将其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积极打造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

在这个过程中,要格外强调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学文化建设也必然要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不动摇。这就要求大学文化建设要始终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富有历史内涵、人文意蕴和审美品位的大学文化建设体系,致力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荣辱观的培养,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这是发挥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有力的根基与保障。

(二)培育大学精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在高校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大学精神是在高校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校内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认同的文化特质,主要包含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理性精神和时代精神四个方面。

大学精神由于其特定的内涵和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帮助大学生涵养心灵,更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因此,我们可以在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具体说,就是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實发挥大学精神的载体作用,将体现大学精神主要内涵的校风、校训等内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用精神文化来感染和熏陶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均衡发展,真正实现全面成才。

(三)充实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

大学文化活动具有灵活多样、渗透性强的特点,并且影响力持久深远,加之形象生动的特色,可以很好地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文,这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良好的载体功能,运用大学文化活动的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效,更具吸引力和针对性。

因此,要进一步厘清大学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形式,结合高校实际,进一步在高层次的文化思想交流活动、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高品位的文化体育竞技活动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整合,着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图融入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打造新媒体文化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创新

当前,以微博、微信等为形式的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2015年零点调查对中国民众的阅读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率高达97.9%,其中,96.4%的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是互联网,其中又有69.5%的大学生是在移动终端上获取信息的。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和使用,不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大学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全新课题。因此,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推进大学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有机结合,针对网络文化虚拟性、快捷性、互动性等特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大学精神的内涵,在网络文化中积极融入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等内涵,加大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的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的建设,使这些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吸取科学人文知识、提升思想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全面推动具有社会主义高校特色的网络文化,不断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连生,姜林,陆凯.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育人功能[J].北京教育,2015,(Z1).

[2]姚素文.大学文化视野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文化学刊,2012,(3).

[3]陈宇秦.大学精神: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选择[J].教育探索,2014,(8).

[4]商秀春,李慧.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分析[J].才智,2015,(29).

[5]陈丽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6]何森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9).

[7]董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论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战略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