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虹
(甘肃省镇原县城关中学)
摘 要:有效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合理有效的预习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现将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较为有效的预习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预习;方法特点
一、有效预习的前提是预习理念的开放性,要给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方向
洪宗礼说:“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守住‘一堂课‘一本书,而要着眼未来,从人的无限发展的高度努力为学生奠定基础、形成端点,使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课本的学习,都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端点、一个扩展点。”按照这个要求,预习方式的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探究未知并重构认知结构。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有效的预习方法被多次运用。如:师生共定预习目标,布置预习结果,学生自找预习方法,达到预期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特别接地气的文章,我只提预习要求,至于该怎么做,是学生自己的事。明天的课堂上,你不但要告诉我问题的答案,也要告诉我得出答案的过程。这些预习方法,极好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有些课文,根本就不需要预习。以莫怀戚的《散步》为例,设想过多种预习方法,都觉得浪费时间,意义不大,于是,决定用换题目的方法学习课文。导入新课时就开宗明义,我们要给文章重新拟一个标题,拟标题的方法都有哪些,选择你喜欢的方法给文章重新取名,并告诉大家你这样换的理由。
二、有效预习应该是预习方案多样化,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选择
把课文真正地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掌握认知课文的主动权。自由自主地确立学习目标,实行开放式预习,给他们尽可能多的阅读和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歌《我爱这土地》为例,我准备了三套预习方案:(1)以自己的标准朗读背诵,直观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2)朗读背诵《我爱这土地》的英文版,感受不同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3)阅读《艾青诗选》,和作者心灵沟通,拓展语文的宽度,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当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潜能,将预习方案进行重选或重组,挖掘和拓展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三、有效预习应该是预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体验
对于文言文、古诗文的预习,我要求自己背、自己理解、自己揣摩文章的含义。接下来的课堂上,你讲,我听;你提疑惑,大家一块想办法解决。当然,适当的文言文、古诗文的拓展阅读在预习中也必不可少,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掌握知识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因此,分层预习也是有效预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有效预习应该是预习时效的多层次、多梯度
预习是语文知识学习的一部分,这个过程,不容急躁,不容肤浅,更不容急于求成。所以有效预习的重要一环是,要有初中阶段整体的预习方案、预习策略、预习计划。如九年级才接触的四大名著,需提前两年阅读,才能确保预习的有效性。
五、有效预习应该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最终目的
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高质量的阅读输入直接影响着说与写的能力。因而学习语文的关键是让阅读成为一种能力,一种习惯。这种能力和习惯,不仅使课堂更高效,而且有益于语文传承文化功能的实现。鉴于这样的目的,培养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形式多样的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有两种做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并被坚持下来。
一种是“好书相伴,快乐成长”主题阅读课。以八年级的一次主题阅读课为例:课前两周布置阅读任务,自由组建五人小组,任意选取鲁迅的《朝花夕拾》、法布尔的《昆虫记》、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一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两周后,阅读同一本书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交流阅读方法,畅谈阅读感受。然后在阅读课上,同学们根据自身阅读收获向其他同学推荐这五本书。共同享受阅读乐趣,点燃阅读激情。另一种是定期举办“小小百家讲台”。让学生畅谈阅读体验,分享阅读人生。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钱江同学的《我读三国人物》、刘相同学的《我的读经之路》等主题讲座都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综观上述有效预习的方法、策略,都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有效预习应该本着教育人的目的,而非单纯的教学需要。教育本就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这是教育久远而宏大的旨趣。在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里,育人应该是所有教育者把握的底线、践行的准则。
其次,有效预习应该是老师为学生提供一切必需条件,让学生的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等都应该以自主学习为目标。所以,有效预习的教育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最后,有效预习必须包含三大系统,即预设系统、实践系统、评价系统。所谓的预设系统就是根据文本内容制定预习目标、架构预习思路。而实践系统就是将预设的内容运用于教学实践,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最后的评价系统应该是对预习是否有效的一个定性评价,如果说一个预习方案让全班70%以上的学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知识,那么这个预习方案就是有效的。如果80%的学生受益了,这个方案就可确定为优秀。但若受益学生仅为60%左右,那么预习方案已经有了方向性的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当然,实施评价的主体必须包含老师和学生,这样的评价才会客观、公正。
以上就是我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有效预习的实践研究中采用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是否适用于每位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关键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勤于总结。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有所得,有所悟。伟大的诗人、哲学家泰戈尔说:“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大概就是有效预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吧!
参考文献:
[1]孙勇静.初中语文预习学案有效设计和使用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4(5).
[2]黄传洲.预则立:初中语文有效预习开展与生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7).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有效预习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486)成果。
编辑 范昕欣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