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仕燕
(贵州省绥阳县绥阳中学)
摘 要: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其中的难点部分,而圆锥曲线由于其多变的特点,因此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难点和重点。圆锥曲线作为解析几何的基础,主要借助坐标系的知识体系,通过方程式和线条的关系,分析双曲线、抛物线以及椭圆的代数关系。主要结合现阶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参照高考中考查的难度和分值,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力求通过有效的方法,推动教学方式的优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优化方案
圆锥曲线作为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多门学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圆锥曲线的教学工作,要求保证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同时,避免出现学新忘旧的情况。从客观层面分析,圆锥曲线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多种公式、定理完成作答。这对于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要求,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一、目前圆锥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根据相关调研分析,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导致教师讲解很累,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甚至出现个别学生理解困难的情况。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处理方式熟练,一般采用多做题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但是由于教学压力较大,教师占据大量课堂时间,缺乏对相关练习、课后辅导、课时互动等环节的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知识一知半解,很容易出现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情况。同时,由于思维局限性,很容易因为割裂几何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导致无法突破几何代数化的鸿沟。因此,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认识几何的结构体系,强化图形和代数的关系,构建出代数运算的思维模式。事实上,这也是构建圆锥曲线的思维核心所在。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构建出相互协作的学习方法
在目前的教学中,圆锥教学依然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语言,都存在困难。由于圆锥曲线的教学强调严谨性和系统性,所以一旦讲解出现纰漏,很容易使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况。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联合学习的方式,构建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之后通过相互之间的鼓励,克服其中的挑战。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在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组建多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搭建立体图形,其他学生根据讲解画出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从而减少学生对空间转化的阻力。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一种必需的能力。通过相互合作,能够培养自我监控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应该保证学习的综合效率。为此,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逐步提升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在教学环节中,如果学生完成本节习题或者知识点的应用工作,那么可以适当进行下节课的预习,或者进行深层次练习。另外,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知识的巩固,根据课程的难度以及前后的关系,合理完成自我调整。
(三)强化类比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尝试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使用类比法,帮助学生清晰梳理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习惯梳理知识脉络。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抛物线是最后学习的内容,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其与前面两种圆锥曲线的特点:(1)对称性:轴对称不是中心对称;(2)顶点:只有一个;(3)离心率e=1。结合对称性、离心率、顶点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对这三种圆锥曲线的性质进行类比分析,夯实基础,做好后期的准备工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理解方式,针对难度较大的圆锥曲线,应该结合三种教学方法,从客观和主观层面完成有效教学,避免在教学中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影响,耽误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
本文对于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教学工作,首先结合现状和教学成果,对传统的生搬硬套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教学成绩、学生反馈进行认知。这也为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一方面能够了解当前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模式,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相信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会取得更为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少伟.圆锥曲线的教学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157-161.
[2]潘佩.圆锥曲线的常见题型分析:高考中圆锥曲线压轴题初探[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9):82-85.
[3]李春瑞.SOLO理論下的圆锥曲线教学实践探究[D].河南大学,2013.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