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的应用研究

2017-06-16 08:18丁笑君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多元智能口语教学

丁笑君

[摘要]本课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论指导下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结合课本主题,设计了个性化的小组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和口语测试,结果发现:该教学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能。

[关键词]多元智能;听说课程;口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一、前言

经历了十年时间,07年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应运而生(下称教学指南)。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教师发展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特别是教学目标中提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相较于10年前的标准,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和学生还是采取以课文和语法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很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际使用为导向,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英语教学,满足个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多层面的需求,这是一线英语教学者们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教改设想和理论基础

(一)以听说课为依托,强调任务型教学

文秋芳(2013)在输出驱动假设中强调,实际工作中英语交际终结手段是说、写、译,而不是听说。换而言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因为语言产出的过程也可以促进语言的输入。考虑到本校的听说课程一直是以听力活动为主,口语活动为辅,所以课题将大学英语的听说课程作为改革对象,尝试通过一系列的口语任务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并且依靠口语的输出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突出合作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即人类智能是多元的,由八种智力构成。该理论在国内外的教育界十分流行,因为它更加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差异对教学的影响,允许学生以符合自身智能倾向的方式学习,体现了一种“内在建构性”的学习观。基于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更好地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此外,将同一种或两种智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和互动式教学模式。

三、初步实践阶段

(一)多元智能分组

本次教改随机挑选了本校15级的4个班级,其中有2个文科班,2个理科,人数从47人到70人不等。为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在开学初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多元智能的理论背景,让其了解不能智能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任务形式。之后,根据学生完成《多元智能评量表》的结果确定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以某文科班为例,该班级共有47人,按照智能类型分成18组,2—3人一组,其中空间智能人数最多为12人,按要求被分为4组,学生可以根据意愿自由组合,从四个任务中挑选某个任务。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类型的学生较少,3个人自然成组,完成指定的任务。

(二)任务设计

第一学期的听说课为15个学时,包括五个主题的内容,针对每个主题提前设计了相应的口语任务。例如在电影主题,逻辑智能小组的学生将收集和整理奥斯卡电影奖的,以PPT的形式在课堂进行汇报;运动智能小组的学生现场表演电影片段;语言智能小组的学生现场配音电影片段。又如在广告主题,人际交往智能小组的学生对某一个商品设计一则宣传海报,而空间智能小组的学生负责设计该商品的宣传广告。

(三)考核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小组任务的得分占成绩构成的10%。在学期末,除了正常的笔试学生还需要参加口语考试,其得分占成绩构成的10%。口语考试采取小组考试的形式,3人一组,分为回答问题和话题讨论两个环节,考试内容涵盖了听说课所学的5个主题涉及的内容。

四、优化推进阶段

在第一学期末,为了了解学生对于教改的想法和意见,每个班随机挑选了4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小组任务的内容和形式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他们提出任务种类不多,缺少多样性,选择的余地较小;另一方面,学生表示不太适应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形式,认为团队分工不够明确,组员不够配合。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对第二学期听说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做了相应的改变。

(一)多元智能分组

在上学期分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意愿对个别学生的智能类型进行了调整。例如某学生音乐智能的分数为36分,逻辑智能的分数为34分,但该学生更倾向于逻辑智能小组,所以在第二学期其作为逻辑智能类型参与任务。

(二)任务设计

第二学期的听说课为28个学时,包括7个主题的内容。为了让任务更加丰富多样,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同时增加不同智能类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个任务设计时融合了更多的智能类型。例如辩论任务,语言智能、逻辑智能和内省智能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这是考虑到辩论的过程既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內省思考能力,也需要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三种智能的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小组完成任务。又如问卷调查任务,其需要学生投入到实际任务中与其他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所以改任务运动智能和人际智能的学生都可以参加。

(三)考核方式

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第二学期小组任务的得分提高至成绩构成的15%。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每个任务设置了不同的分值和具体的评分标准。例如环境主题中的制作环保海报的任务,总分为8分,其中整体设计为3分,文字设计为2分,课堂展示为3分。任务评分采取了教师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和两名学生根据评分准则共同打分,取平均分为小组任务的最终得分。此外,任务的数量原则上不设限制,完成任务多的学生可以免去口语考试。第二学期,口语考试的得分占成绩构成的15%。

五、成效与思考

(一)改进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本课题把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的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较强的视听说水平的同时,还旨在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教学目标不仅对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还提出了视听能力的要求:能够看懂语速中等的英文电影和新闻报道等,并就电影和新闻报道涉及的话题展开讨论。这些目标突出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无疑是符合教学指南要求的。

2.教学方法

本课题在教学中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个性化、多样性、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针对不同智能的学习特点,围绕课本上的不同主题,设置丰富的场景化的小组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创新型教学。同时为了避免小组中分工不均的现象,避免学优生主导而个别学困生被动学习,在分组时,根据任务难易程度,规定小组人数,一般为2-3人一组,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合作模式。

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提供线上指导。学生在课堂展示成果之前,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必要时提出修改意见。一方面,这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任务高质量地完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自觉性。

3.评价方式

本课题摒弃了单一试卷形式的终结性评价方法,提倡形成性评价体系,即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能力进行考核评价。为了确保对小组任务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教师根据任务的难度设置了不同的分值,这样避免了学生争抢简单任务的情况。同时,在对课堂成果评价时,采取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提高教学效能

1.激发学习兴趣

在一学年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教学满意度的调查,有效问卷为225份。问卷首先调查了学生对多元智能小组教学方法的看法,从整理的数据上看,16.4%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多元智能的小组学习方法,52.9%的学生比较喜欢该学习方法。其中语言智能学生中表示一般的比例最高为40%,因为语言智能的小组任务跟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比较接近。这从另一侧面也说明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课程的做法是受到欢迎的,也是合理有效的。

其次,对于学生对多元智能小组任务的看法,67.5%的学生表示,对所分配的小组任务感兴趣,其中13.3%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其中,音乐智能,运动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学生的满意度更高,而逻辑智能和内省智能的满意度稍低。这说明虽然是不同的智能,但是学生普遍更喜欢模拟真实环境的体验式教学活动。

此外,超过60.2%的学生对自己的完成任务的效果是比较满意的,这说明多数学生经过自己与他人的共同努力后,获得了自己满意的效果。但是也有40%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主要原因在于准备不足,也有学生表示对第一次任务的效果不够满意,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满意度不断提高了。

数据同时还显示有139人(61.7%)的学生认同多元智能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对提升他们的口语能力有帮助,其中13.3%的学生表示帮助很大。另外调查还显示,学生认为小组任务不仅提升听说能力,对综合素质也有很大提升,特别是资料收集能力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同时还激发了英语学习的兴趣。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檢验了输出驱动理论,通过布置口语任务,加强学生口语的输出,可以促进语言的输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等能力。

2.提升口语能力

在开学初,教改组从4个班级随机挑选了24个同学进行了口语的前测考试,在第二学期末,有组织这些学生进行了同样类型的后测。具体的口语考试分为三个部分,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复述故事,每个部分的得分为10分,总分为30分。学生每3人一组进行考试,由两名老师共同打分。具体得分情况为:前测均分19.13,后测均分22.83,p值为.000,第一部分前测7.22分,后测7.93分,p值为.002,第二部分前测6.28分,后测7.59分,p值为.000,第三部分前测5.50分,后测7.34分,p值为.000。

从成绩上可以看出经过了一年的听说课训练,学生的综合听力和口语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成,所有的P值均在.002或以下,说明差异显著。其中,在第二部分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均分也提高了20%,P值为.000。这体现出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对话的技巧,已经能够就熟悉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了。此外,第三部分复述故事的分数差异最为明显,平均分从5.50提高到7.34,P值为.000。这表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听力能力普遍也得到了提升。特别几名学困生,在前测中该项目的得分很低,羞于表达,但在后测中进步巨大,敢于开口,并能用语言表达简单内容了。

六、结语

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视听说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智能特长设计小组任务型活动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多元智能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必定会给外语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多元智能口语教学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