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雪玮
[摘要]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会话对汉语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口语教材中的会话编写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这对教材的编写和发展可以提出些许的改进建议,更有利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迈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合作原则;态度准则
一、引言
近些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慢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但是由于教材编排的不成熟和教师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没有形成系统的会话教学方法。因此,学生的交流障碍还普遍存在,机械死板的会话还有待改善。因此,本文拟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探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会话,为教材的编写和汉语会话教学提供实用的思路。语料搜集主要从以下四本教材中获取,分别为:《发展汉语一初级汉语口语》(陈晨、Vicky Chu)、《话题口语》(郑国雄、陈光磊)、《汉语会话301句》(康玉华、来思平)、《新汉语情景会话》(陈如)。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会话编排分析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Grice,H.p.)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演讲《逻辑与会话》时提出交际的合作原则,他借用康德在“范畴表”中列出的“质”“量”“关系”“方式”四个范畴的名称,在合作原则下面建构了四条相应的准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探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会话编写情况,主要是按照“合作原则”的四个范畴准则,再加上态度準则,对教材中会话进行对比分析。
(一)量准则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应答语提供的信息量过多,那就太过繁琐和累赘,而如果应答语提供的信息量过少的话,没能满足引发语发出者的预期效果,交流就会出现问题。因此,会话中要求交际者提供恰当数量的信息。
1.李明:你是什么时候到北京的?留学生:是去年十一月二十号来的。
李明:大卫也是去年来的吗?留学生:他是上月十七号来的。(《新汉语情景会话》)
2.刘京:这儿的天气你习惯了吗?和子:还不太习惯呢。这儿比东京冷多了。
刘京:你们那儿冬天不太冷吗?和子:是的。(《汉语会话301句》)
第一段对话中李明每询问一个问题,留学生就如实地回答他的问题,在回答的量上满足问题的要求,不多不少,符合量准则。第二段会话中刘京问和子是否习惯了这里的天气,和子在表达了不太习惯后,又加了一句“这儿比东京冷多了”,把当地的天气和自己家乡的天气对比,说明不习惯的原因,更加有礼貌和态度温和,也为二人的谈话增加了话题点。因此违反了量准则却遵循了礼貌准则,显得更为得体。
(二)质准则
遵守质准则也就是说要求所说的话真实可信,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条件,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会话中大多数都是体现遵守质准则的。
1.保罗:我很喜欢吃中国菜,以后有机会,我也要学做中国菜。王刚:好啊,我可以教你。不过,我可要收学费。保罗:没关系,等我学会了做中国菜,天天请你吃饭,就算交学费了。(《发展汉语》)
这段对话中王刚和保罗所说的话均违反了质准则,但是他们的“学费”在这样的语境下显然是好朋友之间的玩笑话。因此,他们为了追求态度准则的幽默次准则而违反质准则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达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三)关系准则
话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围绕话题展开,只有切合题意互相遵守相关准则才能顺利交流下去。还有一种情况是故意违反相关准则为了传递特殊的含义或者为了维护其他准则而违反相关准则。
1.甲:你记得那个泰国朋友李星吗?乙:记得,是上个月你给我介绍的。甲:他要来北京旅游。乙:是吗?什么时候?甲:下星期六乙:太好了,我们一起去看他。(《新汉语情景会话》)
2.王刚:下面可以打鸡蛋了,把两个鸡蛋打开,放进大碗里,然后用筷子调匀。保罗:怎么调?王刚:我来吧。你在旁边看一看。(《新汉语情景会话》)
第一段段对话中的甲和乙都紧紧围绕泰国朋友李星这一话题,使得交际环环相扣、紧紧相连。第二段中,在保罗询问怎么做时,保罗可能怕他做不好,又怕打击他自信心,所以没有围绕怎么调这个话题,而是说明自己要亲自调,这是维护了礼貌准则而违反了相关准则。可见,故意的违反有其背后隐藏的特殊含义,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更为重要的准则。
(四)方式准则
在日常话语交际中,我们要注意自身说话表达的方式。模棱两可、过于冗长、过于简练等等不当的回答方式都会对良好的会话交际造成不便。
1.丈夫:(转身问)明天天气怎么样?妻子:晴天,有风。丈夫:热不热?妻子:很热,35度。(《话题口语》)
2.玛丽:这张照片上的小宝贝是谁啊?一头黑发,一双大眼睛,真是要多可爱又多可爱。苏珊:是小王的儿子苗苗,大家叫他“小皇帝”。玛丽:“小皇帝”?这话怎么说?
第一段会话中的妻子的应答语干脆简洁,准确真实地回答了丈夫期待和需要的信息。第二段,苏珊回答玛丽的问题时加了一句“小皇帝”,故意造成的歧义是为了幽默有趣,因此引发了后面的话题,达到了较好的交际效果。
(五)态度准则
西方对于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发展和补充最多的集中在礼貌态度等方面。因此,本文选择周礼全的理论成果,即在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后再加一条态度准则,包括:礼貌次准则、幽默次准则、委婉次准则。
1.幽默次准则
科尔:山本别不好意思,我来当“红娘”,你们谁要我帮忙?玛丽:就算我找不到对象,也不要你帮忙。苏珊:科尔,你多帮帮自己的忙吧。科尔:好,你们现在不来找我,过几年都变成了“老太婆”,不来求我才怪呢。(《话题口语》)
这段对话中,虽然科尔说“老太婆”是违反了礼貌次准则,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开玩笑的时候,在这里违反礼貌次准则反而达到幽默有趣的效果,也使得交际双方的交流更加有趣真实。
2.礼貌次准则
(1)王同学:你要去哪儿?玛丽:我要回国了。王同学:日子过得真快,你来北京已经一年了。玛丽:常来打扰你,很过意不去。王同学:哪儿的话,因为忙,对你的照顾很不够。玛丽:你太客气了。王同学:哪天走?我去送你。玛丽:你那么忙,不用送了。(《汉语会话301句》)
(2)科尔:我看除了生孩子,男人干什么都比女人强。苏珊:你真是大男子主义。大概美国多的是你这样的男人,所以妇女要搞女权运动。科尔: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吧,我不在乎,我要走了,再见。(《话题口语》)
第一段会话,玛丽回国前和王同学的道别中,二人对话充满感谢和客气的话语。在汉语语境中重礼节和人情,遵守礼貌次准则更加真实自然。第二段话可以说是真正地违反了礼貌次原则,科尔强势和不礼貌的态度是出于自己真实地想法,苏珊听到后说他“大男子主义”,二人不太愉快的谈话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此对话对汉语学习者面对不如意对话的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3.遵守委婉次准则
(1)王兰:明天有个画展,你能去嗎?大卫:我很想去,可是明天有个约会。王兰:怎么?是和女朋友吗?大卫:不是,有个同学来看我,我要等他。
(2)爸爸:我看有点儿瘦。妈妈:袖子有点儿长。爸爸:领子也高了一点。孩子:我喜欢这件衣服!(《新汉语情景会话》)
第一段中,王兰邀请大卫去看画展,大卫没有直接回答“去”或者“不去”,而是先表达了想去的意愿和不能去的原因,委婉地拒绝了王兰的邀请,符合中国含蓄内敛性格文化。第二段,爸爸和妈妈委婉表达这件衣服不适合孩子,想劝说孩子不买这个,但是孩子直接表明自己对衣服的喜爱,故意违反委婉次原则来抗议父母的劝说,就是要告诉父母想买这件衣服。
三、对教材编写的反思及建议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出学生对人际会话中合作和诚实,礼貌与幽默等认可程度很高。本文所选的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会话违反合作原则及态度准则的数量和各类比例参差不齐。格赖斯认为人们在实际交际中,通常是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基础上部分地故意违反准则及次准则,旨在传递特定语境下的隐含意义。而四本教材中此类故意违反的会话在总量中比例很小,这是普遍存在的。此外,在违反某一准则或者两准则相悖的情况中,各个准则在总会话量中所占比例也不尽相同。这也就是说,如果教材中过多的相互配合对话,不利于汉语学习者的实际交际能力提升。尤其是在现实交流中,当他们面对“不合作”的交流时,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此外,从教材编写角度来说,这样的会话也没有真正地达到“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