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网瘾贫困大学生的干预研究

2017-06-11 09:40李玲黄艳苹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网络成瘾团体辅导

李玲 黄艳苹

[摘要]

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某高校的30名网瘾贫困大学生进行干预研究,并在团体辅导前后一周进行前后测以及结束后两个月进行追踪测量,与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的30名网瘾贫困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贫困大学生在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之后,网络成瘾症状得以改善,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抑郁与焦虑情绪也显著降低,且两月后追踪发现干预效果持续存在。

[关键词]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贫困生;网络成瘾;干预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4-0117-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4022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的发明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但是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和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消极的东西。在我国,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2011) 报告,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1],大学生中网瘾比例者也不在少数。

随着网络成瘾人数的日益增加,对网络成瘾症的治疗和干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Young等研究证实,在对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中,团体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2]。Kim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治疗表明,团体辅导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水平并能提高大学生的自尊[3]。国内学者雷雳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团体辅导对治疗网络成瘾效果明显[4][5]。

贫困大学生是伴随着高校扩招、收费制度改革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收入差异加大而日趋扩大的一个群体。据研究者统计,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约为20%,非常困难的占10%。当前贫困生存在着诸多心理问题,例如自卑、人际敏感、目标感缺失等等。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贫困生网瘾现象也日趋严重,张静和孔德生对102名高校贫困生网络使用状况的测试显示,与非网瘾的贫困生相比,网络成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而且他们的人格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情绪不稳定,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适应能力弱,有时可能有固执、钻牛角尖倾向[6]。闫宏微从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了贫困生网络成瘾的原因[7];谭苑苑和林自新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网络人格障碍的表现及其危害,并对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健康网络人格提出了若干建议[8]。但是目前学术界对贫困生群体网瘾的实验干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拟采用现在常用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网瘾者进行实验干预,以期发现切实有效地帮助贫困生走出网瘾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的选择

实验被试均选自广州某高校的贫困生,先对他们进行测验筛选,并配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等日常观察了解,筛选符合以下特征的同学作为实验对象,(1)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同学观察认为该学生存在网络成瘾倾向的;(2)网络成瘾问卷(YDQ)测量总分高于5分的;(3)当了解本实验目的程序以及意义后,仍然愿意参与实验的;(4)排除其他精神疾病以及严重躯体障碍的。在安排不适合进行团体辅导成瘾者进行个案咨询后,最后确定符合团体辅导标准的60名被试,将其中30名作为干预组,30名作为控制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统计指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5)。

(二)研究工具

1Yong的网络成瘾问卷(YDQ)

该问卷共8个条目,按照是否回答,“是”记1分,“否”記0分,5分以上初步认为具有成瘾倾向,科隆巴赫α系数为071。

2自尊调查量表(SES)

该量表由 Ryden 于1978 年修订,共 58 个条目,均以第一人称叙述,要求被试以“像我”或者“不像我”作答。被试回答“像我”记分 1 分,意味其具有高自尊;回答“不像我”记分 0 分,意味其具有低自尊。分数越高,意味着被试自尊水平越高。经检验,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 089,间隔4周所得的重测信度为 089。

3抑郁自评量表(SDS)

该量表由Zung于1965年编制,共由20个题目组成,对每一题目被试依最近1周的主观感觉按1~4评分。累积各题目得分为总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得标准分。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4焦虑自评量表(SAS)

该量表由Zung于1971年编制,包括20个自评项目。其中有15项是正向评分,5项反向评分。采用1~4级评分法,量表中20个项目分数相加,得到粗分,将各题及总分的原始分数乘以125即得到各题及总分的标准分,得分越高焦虑情绪越重。

5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包含90个项目,共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在我国心理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极高的信效度。

(三)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团体辅导总共包括8次活动,每次活动3小时,协调组员时间后安排在每周五晚上进行。测验安排在在团体辅导开始前1周进行前测,和结束后1周进行后测,结束后2个月进行追踪回访。对照组未实施任何干预,并在同样的时间进行前测和后测以及追踪和追加辅导。

根据研究,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际交往障碍、自我控制力薄弱、自信心不足、目标感缺失、社会支持缺乏、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孤独感、人格问题等[9]。而贫困生恰恰具有上述多个因素,他们往往比较自卑、内向、封闭,感觉自己不如他人,于是便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他们来往,因此人际交往缺乏、具有严重的孤独感和缺乏社会支持,由于自卑而导致自信心不足以及情绪控制能力下降等等,从而坠入网瘾之中。本研究根据贫困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采取團体辅导方法,构建辅导和成长相结合的团体,包括人际交往、自信心培育、小组支持、人生规划以及自我控制和时间管理几个模块,旨在通过团体互动,纠正不良认知偏差,学习问题解决方法,严格控制上网冲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 for windows 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

三、结果

(一)网络成瘾问卷(YDQ)干预前后测及追踪比较

在实验干预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488,P>05),经过8次团体辅导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在YDQ问卷上的得分与实验前相比出现显著降低(t=7768**,P<01);而控制组后测与前测得分差异并不显著(t=1487,P>05)。采用协方差分析,以基线得分作为协变量进行均数检验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分数进行T检验发现同样存在显著差异(t=-4324,P<01),干预结束两月后,实验组的干预效果仍然得以很好的保持,与控制组差异显著(t=-3926**,P<01)。这表明,经过认知行为团体辅导之后,实验组的网络成瘾症状有显著且稳定的改善。

(二)心理健康各量表得分比较

实验组和干预组在实验前的测试中各量表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上显著差异,以此做为基线水平。在干预结束之后,实验组在SES上的得分升高(t=2675,P<01),SDS、SAS以及SCL90得分均显著降低(t=-4826;t=-3290;t=-2795,P<01);在实验干预结束后两月进行追踪调查,采用同类问卷进行重测,结果发现实验干预效应在两月后仍然存在,实验组的得分与实验前相比大部分量表差异仍显著(t=1993;t=-2199;t=-2149;P<05),但是在SCL-90上的持续效应却有所回落(t=-1866,P>05),其效果未能得以很好的保持,在干预结束两月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反弹,并且与控制组有显著差异。而控制组的差异在三次测试中均无统计学差异。

四、讨论与分析

近年来,用团体辅导的形式来解决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很多高校针对网络成瘾大學生的主要咨询方式。在团体辅导中,通过团体动力的作用,创建良好的团体气氛,使团体成员获得情感支持,纠正认知偏差,促进大学生社会心理发展。在网络成瘾团体辅导方法上,国内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太理想,究其原因,现有的团体辅导方法主要在心理层面上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分析,但是却缺乏必要的行为指导,也很难拓展到现实生活中。针对此现象,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不仅从心理层面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分析,纠正对网络的认知偏差,更从行为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在研究中设计了很多兴趣小组实践活动,对团体成员进行相关引导和训练,在训练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改善人际关系,体验成功的感受,提高自信心,恢复正常的社会心理功能。

本研究针对的群体是贫困大学生上网成瘾者,他们除了具有网瘾者具有的心理特征外,更具有贫困生的特征。例如,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同辈群体的认可与支持,渴望结交到朋友,然而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导致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被身边的同学所排斥,形成内向的性格和自我评价的降低[10],特别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他们往往容易失去奋斗的勇气和斗志。当他们开始在网络中试图逃避烦恼,寻找暂时安宁的时候,又被教育者和社会大众贴上 “没有责任感”、“愧对父母家庭”等标签,这类标签往往使他们自暴自弃,进一步逃入网络这个避风港,回避问题,最终促成了恶性循环,走向了网络成瘾的深渊。

针对贫困生群体的特征,本研究在进行为期八周八次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时,增加了针对贫困生的自信心训练以及社会支持等辅导内容,并且在糾正不良认知以及小组支持中增加了行为训练的内容,采用多种主题活动形式,在融洽的团体氛围中对团体成员目前的成瘾状况以及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提供合理的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例如,团体支持及监督小组、兴趣活动小组、时间管理训练等方法,并要求团体成员进行练习。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贫困大学生的YDQ评分显著下降,网络成瘾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与干预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显著差异;SES评分增高,表明实验组大学生自尊增强;SDS以及SAS也相应的下降,对贫困网瘾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SCL-90评分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也随之增强。而控制组在YDQ、SES、SCL-90三个量表上前后侧分数差异不显著。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学会客观应用网络,学习控制上网冲动,改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自信,增强适应性。考虑到被试对团体辅导行为付诸实践的时间差[11],我们选择在干预结束两个月之后进行进一步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两个月后认知行为团体辅导的干预效应持续存在,实验组学生的YDQ、SES、SDA以及SAS得分差异依旧保持良好的水平,与实验前测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实验干预组学生SCL-90得分有所回升,心理健康水平处于前测与后测中间状态,虽比干预前有所改善等未得以很好的保持,这可能是因为心理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了网络成瘾以外还存在各种其他不可知因素,当实验组学生离开团体回到原来环境中时,这些因素会影响干预效果的保持。

以上可以看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网络成瘾大学生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是帮助贫困网瘾大学生摆脱网络危害的有力辅导工具。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怎样将更多有效的心理咨询方法运用到干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干预效果的巩固等,从而寻求一种最为有效的网络成瘾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

[1]2011年网络青少年网瘾报告发布(2011).http://d.youth.cn/shrgch/201208/t20120807_2337374.htm[EB/OL].中国青年网, 2012-8-7.

[2] 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 Sara-sota, Fl: Pergaman Press.1999(17): 19-31.

[3] Kim J U. The Effect of a R/T Group Counseling Program on the Internet Addiction Level and Self-Esteem of Internet Addic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ality Therapy[J]. 2008, 27(2):4-12.

[4] 雷雳.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实证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 2012(6):791-797.

[5] 蒋常香.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職教论坛[J].2013(32): 17-19.

[6] 邹高祥.浅谈网络时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才智, 2013:19:214.

[7] 闫宏微.高校贫困生网络成瘾问题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8-150.

[8] 譚苑苑,林自新. 贫困大学生的网络人格研究[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4):48-55.

[9] 孙绪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9(2):103-107.

[10] 周晓琴,奚晓岚,程灶火. 大学生网络成瘾患病率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4):664-666.

[11] 梁丽.大学生网络成瘾团体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72-78

Abstract: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counseling i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intervene 30 internet addition college students, both pre-tests and post-tests a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and the results of them ar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we find that symptom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re improved by intervention, self-esteem and mental health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lasts up to two months which is proved by follow-up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cognitive behavior; group counseling; poor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vention

(责任编辑:向欣)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网络成瘾团体辅导
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研究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认知行为干预在口腔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尊异质性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与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