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混合空间、多方协同”的影视媒体工作室发展探索

2017-05-30 10:48高越飞邱明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项目驱动

高越飞 邱明

[摘 要]文章依据广西教育学院影视媒体工作室教学实践,提出“项目驱动、混合空间、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对工作室健康良性发展培养高端影视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项目驱动;混合空间;多方协同;影视媒体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7)04-0013-04

一、广西教育学院影视媒体工作室发展之初存在的不足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广西教育学院为满足学生影视创作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完成校内影视项目,依托学院丰富的影视创作资源于2009年10月成立学生影视媒体工作室,主要用于培养学生摄影、摄像、影视包装、栏目创作等影视媒体开发能力。成立之初,学生主要完成校内课堂教学、文艺汇演等拍摄、剪辑任务,多是被动地协助教师完成大量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很难得到发展。经研究,问题的缘由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模式延续传统课堂

工作室的成立并没有改变影视媒体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依然延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辅导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不能够被激发出来,教师的创作水平决定了教学效果。此外,由于没有从零开始的创作型影视媒体类项目或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能被加强,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二)学习空间太过局限

由于受到资源、人才等方面的制约,高职院校在创业学习空间方面投入比较缺乏[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影视媒体工作室已不仅仅局限于实体空间,网络研修、移动学习已成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因此线上线下学习空间的打通及合理使用才会保证工作室充分而有效地运行,最大化地服务于学生。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影視媒体工作室的管理问题主要涉及:学生、教师、项目和经费的管理等方面,某一方面的不完善均会造成工作上的漏洞和不便利。因此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工作室的正常运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项目驱动、混合空间、多方协同的发展对策

(一)构建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过程,改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同年级、学科、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个体以项目为核心共同创作、协同发展。实际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包含了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诸多关键能力。在影视创作中,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因此,影视项目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教学内容、学生遴选、任务分工、教学策略、教学时长甚至教学地点等方面。项目驱动的教学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影视项目驱动的学生工作室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经不断地运行,检验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良好。

(二)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空间

1.线下实体空间

2010年影视工作室开始探索创新型发展之路,经过7年多不间断地探索、实践和研究,工作室现已成为以影视媒体创作为主的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近4年来基地又建设了静态背景演播室、蓝背景演播室、虚拟场景视频开发室等工作环境,形成了全方位一体化影视媒体实训基地。2016年11月,教信中心将“学生影视媒体工作室”进驻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更名为“聚新创意工作室”,进一步推动了校内学生工作室与校外影视产业的无缝衔接。此外,和实训基地长期密切合作的几家校外影视公司也是学生锻炼的场所和平台。

2.线上虚拟空间

在互联网全面普及时代,个人学习与协作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混合式的智慧型学习创作空间必不可少的。为方便在线交流研讨分享,基地建设有电脑端和移动端的在线实践社区,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影视创作思路和经验。除此之外,还建有实训基地,往届和应届学生QQ群和微信群,以促进研讨、沟通和交流。

3.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

在真实项目的驱动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结合顾客需求制定开展计划,组建项目团队,以学生为主,教师和企业人员为辅,这些工作线上线下同时完成;按照计划拍摄、编辑作品,完成初稿,这些工作线下完成;多次分享、研讨初稿,这些工作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修改、生成终稿,这一工作线下开展;依照客户需求评判作品并反思分享,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如图2所示。

(三)完善多方协同校企融合的管理机制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生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影视媒体工作室通过校企融合,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协同的机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走出了一条影视媒体开发创新创业的途径。将多家影视媒体公司引入校内,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讲解和引导,企业经理人与学生组建团队,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引入企业文化、企业课程并实施企业化管理。这一校企融合培养机制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的目标,为学生收获了知识、技能和自信。

1.多方协同的构成

工作室的教学团队由影视媒体公司或文化传播公司的影视开发人员和学院配备的多名影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组成,不采取传统的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而是以教学成果、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标准,对教学团队进行考核;这支教学团队有着清晰的理念和较强的执行力,发挥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所难以企及的作用。另外,由于影视创作不是纯粹单一的学科活动,需整合各个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资源,以产生最优化效应。创作主体学生来自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如影视编剧(文学院)、影视后期(艺术学院和数信学院)、影视音效(艺术学院)、影视美工(艺术学院、数信学院)、对外营销(法商学院)等。组建影视项目创作团队时考虑到各个学科的专长和优势,相互补充,有机结合。

2.多方协同的管理机制

(1)设立工作室组织机构

工作室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原有的学生干群关系和结构,设立总经理、项目部经理、培训部经理、人事部经理、后勤部经理等,大部分学生由项目部和培训部直接管理,其他部门起到考核、奖励、协作、协调等作用,每个部门可聘请若干职员。

(2)制定完善的工作室企业管理运行制度

几年来,工作室不断完善企业管理运行制度,在以下几方面制定了规范的管理条例并严格执行。一是工作室绩效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和工作室的目标制定切合工作室实际的绩效管理制度,测定学生的有效工作程度,实行末位淘汰制。引入竞争机制,完成项目后累计积分作为奖励和考核凭证。二是文件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文件传播、存档等管理制度,规范文件管理,帮助学生了解现实企业中无纸化办公和文件管理的重要性。三是实训基地使用管理条例。影视媒体创作离不开平台,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工作室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放,在教师监管的条件下,施行学生自管自营自维护灵活的管理方式。四是线上学习管理制度。创新型思维引领下的影视媒体教学包含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线下开设公选课、培训课等。线上学习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学习时间落实到每周每天。五是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主要是根据每个项目的需求组建团队分配人员而建立的相关规章制度。六是经费管理办法。主要涉及收入和分配制度等。

三、结语

学院影视媒体工作室坚持制度创新,以项目为驱动、搭建混合式学习空间、打开校企合作多方协同的大门,经过8年的运行,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就业创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人才培训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案例。

[参考文献]

[1]俞位增.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困境及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2009(7).

[作者简介]高越飞,广西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与信息管理中心讲师,硕士,实验中心主任,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师教育;邱明,广西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与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责任编辑 吾 言]

猜你喜欢
项目驱动
基于项目驱动的旅游规划课程教学模式重构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电子工艺实习》课内创新实践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项目驱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