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胜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作为社会学科范畴的重要分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有利。在新教育方针背景下,要完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任务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将新教育方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新教育方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5101
初中生泛指12—15周岁的青少年,其不但处于人格形成的敏感期,同时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制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容易形成“恶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學生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一、 新教育方针的具体内涵
教育方针,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新时期,“新教育”泛指以校园教育为主的包含校园、家庭、社会在内的当代国民教育体系。党和国家是教育方针的制定主体,而教育方针则代表某一国家发展到某一阶段时制定的教育发展总方针。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衡量教学成效的方法:其一,看学生对知识吸收掌握的程度以及各方面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转化程度;其二,看教学成效的获取途径,是否以最小投入带来最大产出;其三,看师生沟通氛围是否轻松愉悦。
二、新教育方针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任务
1.将新教育方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推进,教育体制的革新已势在必行。新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将新教育方针作为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转变教学观念,将新教育方针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不乏易于理解又贴近生活的德育知识,而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又起到明显的指导作用。为此,教师应在授课前进行充分的课堂准备,挖掘课本中有关德育的内容,结合社会实例,通过声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学。
2.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学以致用,进而提升教学成效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该课程开展的第一要务。新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时政资讯与书本知识点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切实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团体、党员活动为依托,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责任感和爱国情怀,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能将该能力和情怀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反馈在课堂的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多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无法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能通过反复抄写、背诵等形式加深对课本内容的印象。而新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讨论的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例如在“诚信做人到永远”的教学中,将商鞅变法的故事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演绎,切身体验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帮助学生更为牢固地记忆了课文知识点,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其良好品行的养成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网络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和迁移,初中生的价值观念以及心理素质也在随之改变,这给思想品德教学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新教育方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应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推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颖.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2]范雅萍.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