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华��
[摘要]近年来,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不断认识到,要积极运用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和最近发展区等先进理论,努力尝试转变教学方式,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学生;学情;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0803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发挥各自的作用,教学的效果才会理想。综观我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传统教学中的“拿来主义”“一刀切”“一言堂”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大大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出发,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以学情定教,不拿来主义
曾经有教师这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沒有激情的行程。”
传统的历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却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参考书等途径中“拿来”教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种“拿来主义”不管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不顾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一意孤行”,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听得累,还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自身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与经别人协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一定难度的内容,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发展区。教师对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认识需从课前学情分析出发,在课前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做好课前的预设,课堂上师生交流和互动才能有的放矢。如在《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中,初一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不完备,他们并不能从前几课的学习中概括出“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民族融合为宋元社会风貌的多彩多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结论,对历史的整体感知和因果关系的把握方面还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策略。在新课中,教师可以先设计讨论题“社会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再设计问题“宋元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彩的社会风貌”。先分析方法再结合实际情况,由一般到特殊,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注重学生对历史学习基础的分析,在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师“要注意历史知识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1]”。历史学科的学习不能脱离学习这一大环境,也不能只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例如我们可以布置学生从语文学科中了解关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知识,又如政治学科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民主的概念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对于这些问题都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积累的各科知识,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预设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生成开放的课堂。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思想不断碰撞,学生的潜力不断被激发,历史分析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二、以课标定教,不盲目提高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历史教学若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明确目标,定准方向。而在方向的把握上,第一位的就是要定准课标要求。不看课标,凭教材、教参或自身经验,那必将是“缘木求鱼”,无果而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课标中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目标,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三者互为依赖,缺一不可。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对每节课课标的解读。如一位教师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目标定为:
这份教学设计乍一看很完整,从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渗透,一样都没有少,但是对照课标要求“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细看,却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教师注重单个的知识点,却忽视了“巩固国家统一”这一核心。对于学生来说知道册封班禅的意义和设置伊犁将军的意义,却不知道两者共同的作用,如同拿着一把珍珠却无法串成一根项链。而当学生学习的知识越多时,对知识间的联系就越觉得混乱。
在教学中,也有些教师过分注重突破,一味求新求变。如有教师在教《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课时,让学生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太行山上》等历史歌曲,并不断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整节课歌声不断,学生和教师都很激动,唱得铿锵有力,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授课教师似乎也很满意。但是评课教师在课后问学生:“中国全民族抗战从何时开始?”却少有学生能回答出来。“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2]”这一课标要求成为一种摆设,只是教案上的几行空话,没有履行它指引教学方向的职责,就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对课标的准确解读才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脱离课标盲目提高的教学,就如同走入迷雾之中,无法辨识正确的方向,无法到达正确的地方。
三、以学法定教,不搞一刀切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每个人智能组合形式不同,表现出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时肯定了个人潜力的存在。我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也曾提出“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育人方法。无论从当代教育理论还是古代教育智慧来看,“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是公认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现在我国中学的实际来看,大多采用班级授课方式,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从30人到60人甚至70人不等,如果历史教师按照统一课程、统一标准、统一进度来实施教学,不免会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因为听不懂、理解不了而放弃听课,在课堂上发呆、讲话、睡觉;学习优秀、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耐不住性子听教师一遍遍重复基本概念,无法提升自身的能力,在课堂上偷偷做其他学科作业。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地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提高历史成绩,历史教师应该摒弃“一刀切”的传统做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特别要从备课和作业两方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从备课方面来说,确定教学目标就是确定一节课完成的任务,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以往课程“难、繁、偏、旧”的状况,对具体每课的内容要求相对简洁,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加以补充和说明。
我们可以借鉴《英国历史学习单元》中七年级历史课程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描述:预期效果(单元结束时)。
大多数学生将能够:回顾和应用第二基本阶段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正确使用编年史术语,并以相应的顺序组织不同年代的历史知识;总结和分享历史知识;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而获得信息;从资料中选取信息并由此得出结论;认识到个别资料的价值和局限,例如,一个历史遗迹或一張照片。
进步不大的学生将能够:回顾和应用第二阶段所学习的一些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学家将过去分为不同的阶段;识别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人物,并就其重要性的原因做出解释;了解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料来源去发现历史;从资料中得出结论,例如,一个历史遗迹或一张照片。
进步较大的学生将能够:回顾和反思第二阶段所学的具体知识;将以前学过的有关历史社会特征的知识和此单元内容联系起来;了解不同类型历史证据的局限性;掌握以前学习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具体知识,并认识到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如何和其他知识产生联系的;将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历史情境中,例如,历史遗迹或照片。[3]
历史教师制定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对于落实教学目标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也便于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达标情况。
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检验。教师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各个击破。
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SOLO分层评价方法,是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提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类型,思维结构越复杂,思维能力的层次也就越高。利用这一评价理论,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做出具体分层次的评价。例如在复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单元内容时,低层次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主,要求能概括改革开放的内容,知道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而高层次的学生除完成以上要求外,还需完成如下附加题。
(1)材料一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分别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的影响是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
(2)材料二……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请回答:
1.思考材料中苏联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由谁制定的什么政策也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你有什么建议?
高层次的学生通过对这样的要求较高的附加题的思考、作答,即对中国共产党史上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做出分析、评价,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既可以加深对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提高历史认识水平,也能培养分析、比较、判断、概括、评价等历史学科能力。
四、以学生定教,不搞一言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自己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教师来代替的,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宣讲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随着教学设施的改进,特别是多媒体走进教室后,教师可运用的教学设施不仅有原来的教科书、挂图、黑板还有电脑网络,课堂教学视角得到延伸。在多媒体教学中,文字、图片、视频和音乐多种素材的集合,让课堂上的历史“活”起来。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放映了片段剪辑《建党伟业》,让他们感受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时代风云的诡秘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同时展示笔者在嘉兴南湖拍摄的中共一大游船会址的仿制红船,再现了当时革命事业的艰辛和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从视频到图片,把历史知识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建构主义者也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学习的。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者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
深圳市宝安中学的唐云波老师善于运用历史故事创设情境,如在《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一课中,创设了二毛这个虚拟人物,并以《二毛回忆录》贯通全课。二毛,广东香山人士,生于1836年2月14日。在《二毛回忆录》中第一个情景是1842年,他听省城读书的哥哥说:“清政府和洋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权益。”学生的任务是组成经济权益调查委员会,调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丧失的经济权益。第二个情景是1860年,二毛哥哥“最终还是开了一家卖土布的小店,其中有好多布料还是母亲亲手织的。这些布匹一开始卖得不错,可是进入60年代后,情况有些不同了。越来越多的洋布涌入中国市场,而且便宜得很,人们开始选购洋布,土布卖不出去,哥哥破产了。”学生的任务是探究二毛哥哥破产的原因。[4]
随着二毛回忆自己儿时听哥哥所说的大事以及自家经历,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权益受损、自然经济的残存、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步步侵入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风雨中飘摇。学生与主人公二毛同呼吸共命运,为其着急,为其寻思,在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中打开想象的窗口,培养了历史想象力。
新课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本该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却成为“知识容器”,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让学生能够登上历史课堂这一舞台,积极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才会使教学活动获得理想的效果。
[注释]
[1][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吴萌.例说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6).
[4]何成刚主编.历史课堂教学技能培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