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设计课堂导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2017-05-16 21:39雷虎生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基本方法基本原则课堂导入

雷虎生

[摘 要] 初中数学的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导入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 初中数学教师要明确课堂导入对数学教学的作用、意义和其基本原则,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组织导入环节,从而让其发挥实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数学是初中生认为最难的几门功课之一,同时它在中考中的权重也比较大. 也正由于数学学习的巨大难度和压力,学生不免产生畏惧和厌倦的情绪. 如何排解学生的负面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从整个课堂的构建来讲,教师要积极关注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以期在课堂初期就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整节课的学习效率.

课堂导入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新课导入环节是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充分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从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引入新课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探究. 数学知识本就有着抽象性和严谨性等特点,如果将数学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激情将被彻底弱化. 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需对新授内容进行巧妙地处理,通过灵活的形式进行导入,这样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确保学生以最佳姿态融入课堂学习的情境,而这也必将影响整节数学课的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

作为学习的开始环节,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情境创设的开始.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以有效的课堂导入应该有效地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探索状态,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导入环节应该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即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学生探究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服务. 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务必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相应的探究目的和方向.

2. 问题性原则

问题是数学研究的核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并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和求知心理之间营造一种失衡的状态,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之中. 这样,学生将充分经历失衡→疑惑→研究→释疑的科学认知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问题不仅成为相关环节的衔接,更是学生内驱力的助推器.

3. 灵活性原则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导入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换言之,如果以一种固有的模式来进行课堂导入,那就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失败. 毕竟丰富多变和灵活多样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固有规律.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来组织课堂导入,这就是灵活性原则.

4. 艺术性原则

新课导入是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所以,有效的新课导入绝不能是照本宣科,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艺术来精心打造. 例如引导学生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公元前六百年,泰勒斯巧用短绳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这就是导入艺术的体现.

5. 现实性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的导入设计要注意现实性原则,学生构建认知都会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上,因此教师导入环节的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范围,否则将无助于学生的情感激发和兴趣强化. 例如在设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导入环节时,城市里的教师就可以用到电影院看电影为例,为啥每张电影票都会通过两个数字来表示观众的座位号呢?这样的导入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形成坐标系的概念,但是这个例子对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可能就不适宜了.

6. 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非常强调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在课堂导入环节要将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 这样处理有助于更加充分地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课堂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正如前文所述的灵活性原则,初中数学的课堂导入设计并没有一个统一而固定的模式,所有的课堂导入都要教师结合实际来精心打造. 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方法方式的总结,从而更加灵活地进行导入设计.

1. 复习导入法

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都要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新旧认知的衔接点,而这一工作可以在导入环节来完成,即教师通过复习的方式来引出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紧密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进行探索. 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温故知新”. 在这样的导入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旧的知识”直接过渡到“新的认知”,从“已有经验”拓展到“新的探究”,这一过程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也为新知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处理方法时,笔者先为学生呈现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求解,然后笔者再将该问题中的乘号变成除号,并提问:“现在这属于什么算式?”学生答道:“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教师继续引导:“你能借用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方法来处理现在的这个问题么?”问题就像投入河中的石块,有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他们纷纷展开讨论,并结合导入环节所处理的乘法问题来对除法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成功解决有关问题.

2. 类比联想法

类比联想是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启发学生通过类比和联想将已学知识和将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实现“由此及彼”的知识探索过程.

例如引导学生研究“圆的对称性”时,笔者先让学生回顾轴对称的基本知识,即如果某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之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叠,我们就将其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根直线就叫作对称轴. 然后笔者启发学生:“今天我们就用对称的有关思想来研究圆的基本特点. ”当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呈现在学生脑海中时,典型的对称图形和基本的分析方法都浮现在学生的眼前. 教师适当地启发,学生就能将问题与已有认知对接起来,开始对圆的对称性特点展开研究和讨论.

3. 情境导入法

学生的数学认识需要借助大量的感性素材,这样才能减小数学知识抽象性给学生带来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鲜活而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这样将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相关概念的形成.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将各种图形呈现给学生,从而实现导入. 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时,笔者就通过课件来创设情境:“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优美的建筑,大家来欣赏一下这些充满艺术魅力的各类建筑. ”学生纷纷投入到各类建筑美景的观赏之中,笔者提问:“你们在建筑景物中能够发现自己熟悉的幾何图案吗?”学生答道:“三角形、菱形、线条、点……”学生从情境中提取的信息往往是离散的,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很好,大家发现了很多典型的几何图形,其实我们还可以对这些几何图形进行适当的分类. 你对此有何见解呢?”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最终对“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形成相应的认识.

4. 实验操作法

实验不是物理、化学等科目的专利,数学也是自然科学,很多知识的探究也离不开实验. 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新课导入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常用手段. 而且在课堂的导入阶段,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还能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而深切的体验.

比如引导学生探索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笔者就让学生拿出两支笔,让他们将其构建为相交直线,然后由学生将笔围绕交点进行旋转,让他们自主寻找相交情形较为特殊的位置关系. 最终学生都将实验结果集中为垂直,相关概念的总结也就由此开始.

课堂导入的设计方法还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内容往往存在不同的导入方法. 即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对象不一样,教师的导入方法也会有所调整. 因此要让导入环节发挥相应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思维.

猜你喜欢
基本方法基本原则课堂导入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小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析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