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数学课堂 成就精彩人生

2017-05-09 02:07张尖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享受乐趣真实

张尖

摘 要: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把学生视为生命的主体,关注学生,关爱生命,充分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去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让其在获得知识、增长能力的同时享受数学课堂给他带来的乐趣,让其享受真实的数学课堂,让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智慧,让其洞察到数学的本质,最终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向往之地,成就学生精彩的人生。

关键词:享受;真实;乐趣;空间;本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4B-0088-02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化的特点巧妙设计,展开有效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享受课堂教学的过程。

一、演绎真实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享受

“真实”是做人的本质,教师要对学生开展“真实”教育,首先自己必须为人师表,以身示范。有些教师的课堂看起来氛围很好,但缺少数学的本质,已经严重脱离了教学的本质,学生也迫不得已被“演戏”,这样的课堂,不仅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还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背离了“真实”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好的课堂应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其过程构成了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历程,是不可重复再现的。教师必须倍加小心,投入全部精力,精心设计教学,形成有效课堂,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全部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的课堂中享受过程、享受数学。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教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请大家认真观察,思考圆锥和圆柱有哪些相同点。学生通过细心观察,毫不费力地说出圆柱和圆锥的两个底面面积一样大,两个高也相等。这时教师顺势继续发问,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他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经验,纷纷进行猜想,发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圆锥的体积比圆柱要小;有人认为,圆锥的体积大约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人认为,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2倍。此刻教师追问:这些想法是否正确,需要我们去验证猜想。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人说可以用秤将圆柱和圆锥的重量称出来,算一算就知道了;有人说可以将圆柱和圆锥分别浸没在相同的长方体水槽里,看上升部分水的体积,这样便一目了然了;有人说可以将圆锥容器里盛满水,再倒进圆柱容器中,看看水面的高度是否是圆柱高度的三分之一。

教师首先肯定了大家的想法,然后引导大家讨论,什么方法最具有可操作性。学生通过讨论认为第二、三种便于操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去验证猜想,而是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去调控课堂,把发现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唤醒了他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其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体验了创造的乐趣,享受了课堂的真实。

二、创造乐趣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享受

课堂教学要回归真实的课堂,让每个人成为课堂的主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无所顾忌地异想天开,大胆表达观点。

如教学《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一课,在课堂小结环节,我没有按照常规让学生说出今天的收获,而是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同学们,老师从头上剪下一根头发,请问这根头发,我们可以看成是什么线?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认为是线段,但立刻有人起来反驳,说这不是线段而是射线,理由是頭发如果长在我们头上它会源源不断的生长,没有尽头,它的一端是无限长的。这边话音刚落,又有人起来反驳这位同学的观点,他认为头发拔下来后,不会再生长了,也就不会再延长了,应该是线段。有一个学生直接站起来说,我认为头发既不是射线,也不是线段,理由是头发有时是弯弯的,而一条线要想是线段或射线的前提是直线。还有的人认为,这根头发就是线段,虽然长在头上的头发是射线,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人的生命结束了,头发就不能继续生长了、延长了,所以头发拉直是线段。这样的课堂小结,不再是呆板的、生硬的,而是有趣的、乐学的,它把学生推到了课堂的最前沿,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教学中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尽量减少“教师本位”成分,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则退后做幕后导演,真正实现了学生人格的自由释放,思维的锻炼和碰撞,学习潜能的挖掘和激发,使课堂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三、重视生成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享受

生成的课堂,就是指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自然成长,随时调节教学节奏和内容,让每节课融入个人智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应依据学生的发展和现实来开展课堂教学,而不是按照教师既定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参与课堂,教师要创造空间,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感悟数学思想,享受生成的课堂。

如教学《体积与表面积的比较》一课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这样的题目仅仅是两个例题的翻版,怎会难倒学生呢?他们不由分说地计算起来,一会儿工夫,结果出来了,正当我们准备结束这节课时,却有一位学生冒出一句,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正好相等。我并没有立刻对他的观点做出评价,而是顺势把问题推给学生。你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吗?有的人认为是正确的,理由是它们列式是相同的,结果是相同的。有人则认为虽然两题的列式相同,但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属于不同的知识范畴。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机智灵活地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求知,使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思维进行碰撞,思想得到交流,充分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相信学生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理解会更加深刻,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内心得到了满足,充分享受到了数学课堂带来的快感。

四、洞察数学的本质,让课堂成为享受

数学知识是有历史的,只有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才能准确把握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透过现象探究到本质,在理性的思考中发展数学思维。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出示一道思考题:一张长方形的纸,长12.56厘米,宽6.28厘米,如何卷成一个体积较大的圆柱?问题刚刚抛出,马上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言,他们说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求得结论,首先以12.56厘米的这条边作为底,6.28厘米这条边作为高,计算得出圆柱的体积是78.88立方厘米,然后再以6.28厘米的边为底,12.56厘米的边为高,得出圆柱的体积是39.44立方厘米。可以直接比较出,卷得矮矮胖胖的圆柱体的体积比卷得高高瘦瘦的要大。甚至还有几个学生不服气,连续举例反复验证,最终还是信服了得出的结论。问题研究到这儿似乎可以收场了,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而要向思维更深处迈进。我引导学生:你们记得两种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吗?学生很快反应过来,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还可以用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学生们沉思片刻,跃跃欲试。因为得到我的启发,得出结论应该是水到渠成了。这里有一个量始终没有变,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既然圆柱的侧面积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比较的重点在于底面的半径,如果底面半径越大,则圆柱的体积就会越大;如果底面半径越小,则圆柱的体积就会越小。学生通过理性思考,紧紧抓住知识的本质,这样的探究过程不仅仅是生动的,而且是深刻的、有意义的。

关注学生不能仅仅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我们教师要从我做起,在教学中时刻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特的个体,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们的向往之地,使学生们享受课堂教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喻拥军.做智慧型教师演绎生成课堂[J].吉林教育,2012,(28).

[2]张自珍.精心“预设” 有效“生成”[J].甘肃教育,2014,(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享受乐趣真实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点滴谈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情法共奏让写字插上隐形的翅膀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享受”孤独
“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