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意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四年级语文如何有效教学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有效课堂教学
一、巧妙导入,让小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我采用了导入法:“同学们见过铁疙瘩沉到水底,这时一位和尚却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竟然还真被打捞上来的事情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时期,了解一位叫怀丙和尚的工程家是怎样捞铁牛的。看看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捞的?怎样捞?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燃起,迫不及待的求知欲望,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展开想像,开启学习之门。
二、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
《捞铁牛》一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四年级的学生对水的浮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打捞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但在开课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了解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捞),围绕“捞”字交流,课文应当说明哪些问题?让学生更归纳出下列问题:①捞什么;②谁捞;③什么时候捞;④什么地点捞;⑤为什么捞;⑥怎样捞;⑦捞的怎样?
再找出捞的步骤后,并对每一步进行分析,找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从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比教师的一味说教学生更能接受。
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是“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但是,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也必须是我们确定的一个重点。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就必须在两者之间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在内容学习方法上,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从课文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等,这些教学方法无不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特点。
三、品读精华,感悟本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的文字载体。只有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才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很能催人泪下的文章。但是学生在理解文章中蕴藏的父爱却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将心比心的,从内心去感悟。再加上文章的背景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之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脱离生活的经历,对文本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朗读不能有感而发。对此,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景并联系汶川地震,以及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接着,可引导学生重点品读人物描写的句子:“父親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想象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在词句品读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
接着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使学生深刻地感悟父亲因为悲痛,答非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
最后可对比阅读,比较感受“父亲的了不起”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针对这个疑点,可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语言,体会到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他的爱,使儿子等十四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写出阿曼达在废墟下的内心与言行,再声情并茂地读出来。通过读写融情来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精神力量!儿子对他人的爱,是父爱的传承!
四、感受情感的熏陶和濡染,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要让孩子沉潜到语言文字之中,自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濡染。如教学《看不见的爱》,只要学生能读出母亲的爱,领会到母爱的涓细伴我成长,就足矣了。学语文最重要的是感悟,怎样理解题目当中的“看不见”是课文的难点。引导学生先从课文内容出发,理解小男孩看不见东西,然后通过精品细读,理解题目更深层次的含义,即父母的爱就在我们身边,是那么平实、那么普通,有些时候我们真的看不见。但是这种爱就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问候、期盼的眼神以及校园外等待的身影等,无处不在。男孩是不幸的,他看不见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可他又是万幸的,他有着这样一位深深爱着他的母亲。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感触,有位学生赋诗一首:“母亲的爱是一首诗,温馨感人;母亲的爱是春天的雨,滋润心田;母亲的爱是一首歌,贯穿一生;母亲的爱是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无声无息,却甜入肺腑。”老师深刻感受到,小学生在受到激发时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潜力。启发学生理解,这种看不见的爱其实更加伟大,更让我们感动。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J].素质教育,2014.
作者简介:
张淑华,大专学历,小教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