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娜
【摘 要】本文分析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阐述英语(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从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深化“三能型”教师培养、健全师资培养机制等方面探索职业为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关键词】广西 应用型本科院校 旅游英语 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95-03
广西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急需适应市场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英语(旅游)专业教师是培养与涉外旅游市场无缝对接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持。本文分析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发展现状,提出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一、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广西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四大旅游集散中心”的格局,实现新突破。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广西实现接待入境过夜游客421万人次,同比增长7.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1.7%;2015年上半年,广西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222.13万人次,同比增长11.4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测算约9.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26%。全区的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的16.6%,旅游直接间接的就业人数达到了580万人,对全区就业的贡献超过10%。
同时,广西旅游业正处于多重政策保障的黄金机遇期,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办法》的出台,以及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广西实施细则》《关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广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到2020年,广西要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態旅游和长寿养生基地。同时,《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此外,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也将推动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广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广西旅游教育尤其是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能促进行业及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必须大力加强英语(旅游)专业教师的培训。英语(旅游)专业师资不仅是培养涉外旅游人才的重要保障,也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科研和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的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二)广西旅游人才国际化的需要。目前,广西旅游业旅游高级人才急缺,主要缺乏掌握两门以上外语、熟悉旅游业运作规程的高级导游、高级旅游策划经理、高级酒店经理等人才,这几类人才的需求绝对数量不大,但却很急切。在广西的25个客源国中,2012年入境游客进入前10名的国家分别是越南、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法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德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东南亚地区的英语普及程度相当高。
目前,广西开设有旅游英语专业的24所中高职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有1300多人,人才缺口很大。广西低层次的旅游人才已经趋于饱和,而高层次旅游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的涉外旅游专门人才严重不足。
2015年全区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要求继续加大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要培养具有与时俱进旅游产业观念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涉外旅游人才,师资建设极为重,只有教师具有革新的理念,积极进行科研项目,投身到涉外旅游一线岗位调研、实践,才能制定更适合涉外旅游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编写更适合应用型本科的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设计更符合旅游发展趋势的教学活动。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时期,为满足社会和人们对高等教育高层次的需求,1998年以后,国家战略性地对高等院校进行设置,一大批具有良好办学基础和实力的专科学校以多种方式进入本科高校序列,“应用本科”“新建本科”“技术本科”等成为这类院校的代名词。目前,全国667所高校(不包含民办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的高达554所,然而将英语和旅游(管理)两门学科交叉、开设本科层次旅游英语方向的高校仅35所。作为一个旅游大省且正朝着建设旅游强区目标奋进的广西,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英语(旅游)本科专业。广西61所高校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有35所,28所学校开设了旅游英语(涉外旅游) 专业,每年预计输送毕业生约1300名。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来看,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不足20%,而具备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旅游技能的人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比例也不高。再加上旅游行业的岗位人员流通性大,一般来说,两年后仍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仅为10%左右,所以旅游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难以提升,极大地影响了广西涉外旅游接待业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培养观,突出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以国际合作办学为平台、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内涵的“三位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教育学和学生发展的相关规律,以实际工作能力为导向,拓宽通识教育比例,提升基本人文素养,弥合校企合作空隙,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激发自主学习潜力,渗入科学研究思维。培养不仅具备优秀的综合专业能力,而且能够根据工作场景、自身情况的变化进行主动调整,从而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原有专科学校的师资是否适应应用本科教育,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应用本科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英语(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广西,本科层次“系统英语语言学习”+应用型“旅游职业技能”+“创新研究”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此,一支具有国际化办学理念、科研能力强、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英语(旅游)专业教师能够客观认知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及前景,深入调研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及对涉外旅游专门人才的素质需求,从而不断进行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从1998年至今未到20年,尽管已经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建设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师队伍,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深思和改善。
(一)教师队伍结构欠合理。具体如下:
1.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欠缺。1998年高等教育招生扩招之际,原来的专科学校教育突出技能型培养特色,英语(旅游)专业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2005年以后,要求逐渐提升到(海归)硕士。以2015年升格为本科学院的桂林旅游学院为例,现有专任教师515人,高级职称教师187人(其中正高职称4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3%。其中,英语(旅游)专业师资,教师35名,其中博士3人(1人在读)、正高职称4人。以上数据显示教授和博士的比例不高。原因有二:其一,攻读英语语言专业的博士较难;其二,广西属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物质保障还是科研激励机制都无法跟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因此,很少有英语专业的博士留在广西进行应用型本科阶段教学。在职称方面,原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热情不高,所以在职称提升方面不尽如人意。
2.学源结构较单一。学缘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毕业高校、所学专业等在类型、层次、分布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广西的英语(旅游)专业师资的毕业院校虽不乏外省优秀高校,但他们主要集中在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大学教学;专业主要以学术型为主,如英语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较单一的学源结构不利于教学和学术的交流,不利于思想的創新。
(二)“三能型”教师缺乏。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由此可见,从培养层次上,它强调国家对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从培养规格上,它主要是服务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着重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社会要培养的英语(旅游)专业人才,可以定义为:本科层次系统“英语语言学习”+应用型“旅游职业技能”+“创新研究”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样,就要求英语(旅游)专业教师具有“三能”,即能系统教授英语(旅游)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学技能,旅游业需要的英语旅游管理、服务技能,产学研开发能力的教师。但在实际工作中,“三能型”教师比例不高。原因有三:一是部分青年教师从学术型高校毕业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作,没有行业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二是部分高学历教师热衷于科研开发,却不擅长教学,以致在英语语言教授过程中照本宣科,教学枯燥乏味;三是应用型教师来自旅游行业一线岗位,他们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但缺乏系统语言教学方法学习,或对科研也缺乏热情。
(三)教师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具体如下:
1.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广西师资培训一直都在不断完善中,无论是寒假期,还是正常教学期间,都有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但是培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培训内容上,以理论为主、实操为辅;专业知识培训较多、应用型实践技能培训较少。二是培训形式上,培训对象专业杂,缺乏专业针对性;培训方法较为传统,多为“一言堂”,缺乏先进性;培训时间较为集中,教师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吸收培训内容;培训地点多为国内,缺乏国际背景。
2.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广西高校从2012年开始推动绩效工资改革,从2013年1月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每个院校都在摸索过程中。部分教师错误地理解绩效,没能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考核教师的标准方面,只要求数量,未对质量作出严格要求,赏罚不分明;淘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评聘结合流于形式。
三、职业为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具体如下:
1.增加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层次教学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招聘英语语言教学的新教师,在入职学历要求上,应至少是硕士学历或以上。对于已经入职但未达到硕士学历的教师,尤其是应用型实训教师,通过各种鼓励、激励机制要求其报考硕士、博士学位,或者通过翻译系列评定职称,并鼓励教师考取中级或高级导游证,以适应英语语言本科教学在学术和应用方面的需求。同时,积极引进专业学术带头人、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加强旅游产业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同时,做好科研经费的保障工作,提高福利待遇,防止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流失。
2.提高学源结构多元化比例。为符合英语(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有计划地提高学源结构多元化比例。(1)院校人事部门在学院招聘新教师的学源结构方面应给予方针性意见,避免引进相同特长、相同学源背景的人才。同时,招聘人才应做到主动性、计划性、前瞻性,切忌被动性、临时性、突然性。(2)要求已入职的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讲师和副教授)进行“学源再造”。通过国内外培训和进修,帮助教师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学习交叉学科知识,如教学法、管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历史学等,以优化学源结构。(3)多渠道引进人才。除了传统招聘形式,如高校双选会、社会人才交流会,还可以利用网络招聘形式,在国内外人才网或者到英语(旅游)专业的用人单位招聘旅游专业人才。
(二)深化“三能型”教师培养。整合全区旅游教育培训资源和师资培训平台,依托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广西旅游产业人才小高地,加快形成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三个方面相衔接的旅游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三能型”教师培养。
1.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各类英语教学培训、教学比赛等,如外研社、上教社等出版社在全国范围内的英语教学比赛和教材使用的培训;校级、校际教学观摩;在校外或出国学习的教师学习结束后以讲座、座谈等形式扩大学习成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自觉进行中西方思维审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创作英文导游词的能力,自觉创新导游词。
2.提高应用实践技能。要求年轻教师不仅考取并获得“双师”证,还应定期到涉外旅行社、高端国际酒店或旅游涉外部门锻炼,提高教师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双师”标准。同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精英到校兼课和讲座,保证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做到教学紧跟行业发展,培养符合涉外旅游市场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3.提高科研能力。鼓励应用型教师积极总结行业经验,由学科带头人和专家牵头,年轻教师参与,认真撰写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组成学科团队申报科研立项,进行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课程资源开发。
(三)健全师资培养机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新型培训机制。教师培训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生涯发展,而且有利于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保证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校和教育单位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突出旅游性和实操性,保证专业老师在培训中有充分发挥自身学术和实践技能的空间;通过国内外高校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教学事例,丰富受训教学理念,提高受训教师教学方法,让受训教师确实学有所用;针对英语(旅游)专业教师,除了邀请英语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旅游院校到国内传授实践教学技能和最新涉外旅游咨询,还可以提供更多出国学习的机会,如派专业教师参加高端国际旅游论坛,让专业教师到世界著名的旅游院校进行真实情景学习,如鼓励教师参加“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留学”“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等。
2.进一步改革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帮助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帮助教师认真解读绩效工资的内涵,正确处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让教师自觉爱校、爱专业,特别是党员教师应该发扬奉献的精神;同时,应尽量保证教师有付出就能有收获,保证教师科研经费。在考核标准上,要做到公平公正,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求教师保证教学质量。无论是职称高低、学历高低,都应有相应激励机制,避免“只上不下,只进不出”,仍要实行“优胜略汰”的制度,避免评上高职称,就失去科研、教学的热情。
广西涉外旅游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急需符合旅游市场发展、高素质的旅游英语人才,加强英语(旅游)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应建立新型的专业教师培养与发展机制,有效激励专业教师具备“三能”,即外国语言学语言教学能力、旅游应用技能能力和旅游产业科研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保证旅游人才适应涉外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安静,崔民日.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与战略路径[J].教育评论,2015(5)
[2]姜远平,刘少雪.世界一流大学教师学缘研究[J].江苏高教,2004(4)
[3]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4]黄群娇.广西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5]陈炜,王佳.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2015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广西模拟导游》(英文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WMYC20154-1143);桂林旅游學院教学改革建设项目C类“O2O教学模式下应用型本科EPS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模拟导游》课程”(JG16C106)
【作者简介】全 娜(1979—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