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钦庆
摘 要:在不同时期不同版本课程标准的规定下,初中地理知识点掌握的层次和水平都不一样,因此,对命题的标准产生了新的要求,命题的技巧至关重要。
关键词: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 命题技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地理课程的总体设计,规定了基础地理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内容范围及考试要求等,并提出了实施建议。201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11版),这意味着使用了10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01版),得到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地理毕业考试命题是教育整体化的重要环节,抓住《课程》11版评价理念指导下的命题重点,是命制优秀试题的着力点。[1]
一、通过对比分析《课标》11版和《课标》01版前后的内容,《课标》11版主要有以下变化:
1.具有更高的统一性。《课标》11版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初高中之间、主题之间、单元之间及标题之间的统一。如:《课标》11版将“实施建议”里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的位置进行了调换,这样就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表述形式一致,很好地体现了初中与高中的统一性;又如:在世界地理的“气候”单元,把标题“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改为“天气”,从而与同级标题“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的表述形式保持一致,体现了标题之间的统一性。[2]
2.具有更明显的时代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也应与时俱进。如:“围绕‘高速铁路(公路)建设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辩题组织辩论”、“围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活动建议等,让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热点,利于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有责任感的公民。[3]
3.具有更大的实用性。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说明地理知识是与实际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如:在“要关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建议,删除原来表述空泛、难度偏大的“地理野外考察”案例,增添“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案例,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4]
二、针对《课标》11版的改革情况
命题应结合地理课程总体和三维目标,体现人文关怀,同时与高中地理相衔接,考试应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这就使命题的质量、水平及技巧成为举足轻重的环节了,那么,在命题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呢?[5]
1.关注时事热点问题。《课标》11版要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抓住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这些热点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和空间变化情况、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国家的发展趋势,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通过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命题时,除对地理知识的检验外,还应考察学生学习素质、获取信息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目的。[6]
如:2016年广东省初中生地理学业考试中,第49-50两题(图略):珠江口地区有已经建成的虎门大桥,正在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规划中的深中通道,不久的将来会有三座大桥在珠江口横贯东西,据此回答49-50题。[7]
49.有关三座大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
B.三座大桥中长度最长的是深中通道
C.三座大桥中建造难度最大的是虎门大桥
D.深中通道东部连接深圳机场,西部在马鞍岛与中山市相连
50.规划中的深中通道已经给中山市带来的影响是( )
A.与深圳的交通得到了明显改善
B.旅游人数快速增长
C.房价明显上涨
D.工业向沿海转移
这两题不仅紧抓当年广东省最热点的问题,还结合了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考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2.关注实际生活问题。命题时应注意题目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生活需要,让学生在自身生存的空间通过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实现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转变。[8]
如:中山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中第40题。
40.中山市某学校学生利用十一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的实践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图略)
(1)出发前同学们认真研究地图发现,四个村庄分布很有规律,其规律是 。
(2)到达目的地,同学们实地测量并绘制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发现实践基础正好位于 (填写地形部位)边缘。
(3)返校后,同学们分两组,结合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组:甲、乙、丙、丁四村需要合村并点,最佳的位置是 村,写出两点理由: , 。
二组:考察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据此推测当时这里曾经是 (陆地、海洋)
这道题目表面上是检验学生对等高线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这种命题的思路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习惯。
3.关注题目的难度。命题的立脚点应该是从《课标》11版出发,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难度,而不是出一份让全体学生都“皆大欢喜”的简单试题,更不应出一份让全体学生都“悲痛欲绝”的复杂试题,以显示教师的高水平。例如:美国的首都是 ,这种题目属于传统的机械记忆,完全脱离了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不符合《课标》11版的三维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相反,如:请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来解释地球运动?这种题目是超越了《课标》11版的规定,因为《课标》11版中规定“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运用实际的地理现象来说明地球的这两种运动情况,关键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而不是“解释”,因为如果要“解释”地球运动的话,则需要相关天文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是高中地理的范畴,所以,紧密结合《课标》11版的行为动词进行命题,这样的试题难度相对比较合理。
《课标》11版保留了《课标》01版的精华部分,坚定有用、开放的课程基本理念,内容在“质”和“量”两个维度上都提高了层次。因此,对命题的技巧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还要要充分体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亚楠,赵媛.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五变”“五不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5):15-17.
[4]龚倩,赵媛.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行为动词的变化[J].地理教学,2013,(4):42-44.
[5]虞党花.初中地理命题技术分析[J].中学教育研究,2012,(11):116-117.
[6]张素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的变化与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3):30-35.
[7]姜君轶,段玉山.2011版课程标准颁布后初中地理教材变化浅析[J].地理教学,2013,(23):28-31.
[8]張玉强.生动性 开放性 创新性——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试题的设计思路[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