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新型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

2017-04-15 16:28兰国兴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兰国兴

(建瓯市东峰中学,福建 建瓯 353100)

一、“两考”的威压和“师德的滑坡”是影响和制约课程改革的两大因素

首先,应试教育仍旧乌云压顶,阴霾浓重。当“两考”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效益的唯一或者是重要标准时,拼命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势必愈演愈烈,也就意味着新课程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不可能被彻底落实,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虽然,考试能力也是学习能力中的组成部分,但它体现的只是学生知识技能这一维度,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内涵要丰富得多。

应试教育的形势下产生的两个怪胎便是家长“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和教师基于“精英教育”的极端思想。这两种思想观念无形中给课程改革戴上了沉重的镣铐,让很多的课改名校呈现出来的状态似是而非,即使是课改名校像“洋思”“杜郎口”等最终也是回归到“升学率”来评判他们的价值。所以要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就要还校园一片宁静的天空,让“两考”不再成为学校的负担,“两全”方针才能真正落地,良性发展。

其次,教师队伍整体不高和僵化的人事体制,让课程改革举步维艰。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出台,继而出现了以课堂为主渠道,实施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课改试点校。时至今日,十六七年过去了,素质教育并未成为主流,传统教学仍旧顽固地统治着全国各地。究其原因,除了“两考”的制约外,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没有强有力的抓手。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成败。在功利思想成为社会的主导意识的今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已不再是教师的代名词,日常工作都推三脱四,还有谁愿意潜心研究课改?现行僵化的人事机制和苍白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队伍的管理和提升成为一句空话。

二、“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和“合作精神”三种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课程改革三大目标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为未来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面向全体,全面育人”才是我们的基本任务。21世纪世界将出现的社会形态决定了现阶段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1.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教育的基本任务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各种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和产品、商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这决定了创新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创新意识已然成为经济时代的主流意识。创新能力很难培养,只能养育;而养育靠的是氛围的营造。养育创新意识的基础是质疑习惯的形成,即对已有事实的否定和批判。传统课堂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无法为学生提供形成质疑的平台,教师主宰课堂和标准化的考试模式扼杀了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一位美国校长考察了中国的教育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学生能很好地回答问题,但不会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个只会循规蹈矩、思维僵化的人,我们民族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合作精神”

经济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规模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密,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只要某个环节,甚至细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瘫痪和混乱。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合作与交换的“网络式”发展,“竞争与合作”成为社会的“矛盾性本质”,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合作精神”,加强培养“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意识。

学会如何与人合作,成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甚至上升为一种责任。然而,传统的以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对“合作意识”进行有效渗透,加上“独生子女”这个群体的出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等不良意识不断显现出来。现在的学生就是我国未来社会的主体,如果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缺失的“合作精神”的培养,将给未来的社会蒙上阴影。

3.教育活动成为知识生产最活跃的因素

美国畅销书作家、社会学家斯兵塞·约翰逊博士在他的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表现的主题就是,面对信息时代的变化,危机的出现成为一种常态,当危机来临时,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和应对。而应对危机的基本能力就是“自主学习”,而不是消极等待,因此,学校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品质。当危机来临时,能很快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从旧岗位向新岗位过渡。

三、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题和基础,课程改革不能也无法回避

把“树德立人”摆在第一位,重视学生人格的陶冶,这是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各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很难想象一个人性和人格畸形发展的人能在科学领域能做出多大成绩,能运用科学知识为人类做出多大贡献。可以断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陶冶的教育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纵观全局,我们的教育的现实是本末倒置,急功近利。学校已被社会关注的热点——“两考”的升学率所绑架。追本溯源,是顶层设计出了偏差。

学校承载德育工作的是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外加德育处的管理和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建立起系统的科目体系。教师可以把“语数英”等科目系统地教授给学生,却无法系统地把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课程改革,第一要务乃是改变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把人文教育作为正式科目,纳入课程体系,甚至可以等同于学校的一级学科

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教学进度、教学流程、评价体系和结果。最为关键的是把考核结果等同于其他科目纳入“两考”总分,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德育科目的设置可立足于“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三种关系。同时从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精华,形成本民族的道德价值系统,使“国学”得以继承和发扬。国学中很多精华的东西被封存太多了。“仁义礼智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人合一,法道自然”等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味和感悟。

2.重新对德育内容和目标进行定位,规避伪德育现象的产生

所谓的“伪德育”是指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假、大、空”的现象。德育工作要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回归人性,才能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品质。一切不从实际出发,空洞无物的思想说教和违背人性的道德传播,都不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很多老师和成人都不相信的东西,又凭什么去让学生相信。

人的本性是自然性,本能是自私的,只有通过引导和教化具备了社会性,才会从自然和向社会性过渡。因此德育工作不能违背人性,否则就达不到目的。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应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把“不妨碍他人”定位为普遍认同的价值,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果一开始就把“助人为乐”作为目标,灌输给学生,显然结果很差,也很难持久。换一个思路来理解,如果大家都能尽可能做到“不妨碍他人”,这个社会就已经变得很和谐。所以,德育工作要从学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出发,挖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只有立足现实,根植生活,回归人性,才能彰显人文教育的独特魅力。

3.常规管理和主题教育相结合,建立德育工作网络,使人文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

德育工作应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题内到课外,从宿舍到食堂,从上课时间到节假日,都要纳入德育工作范筹,唯其如此,学校的人文教育才能显示强大的力量。德育活动是改造人的一项运动。每个学生性格的多样性和经历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的综合性。初中生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思维个性也处在逐渐变化成熟的阶段,对新事物的接受很快,但自控能力薄弱,对事物的是非判断模糊,很容易受不良思想意识的侵蚀。学校要从各个层面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进行引导和影响。

(1)建章立制,构建体系

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活动的所有经验,都要纳入德育工作的框架,赋予它积极的内涵和理念,让它发挥育人功能。不同领域形成的认识态度和经验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迁移。学生在宿舍养成的物品摆放有序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表现出来。所以,建章立制,把学生日常生活分块设制,系统管理,属于德育常规性工作,要长抓不懈,形成一种制度文化。

(2)确立主题,营造氛围

德育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对不同年级的学习又有很强的针对性。七年级重在习惯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八年级要把人际关系和青春期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九年级更多的主题是理想教育和自信心的培养。每个阶段的教育都要有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有内容、有过程、有结果、有反思。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让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3)开辟途径,创新思维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而效果差、效率低成为困扰德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除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外,思路狭窄、模式陈旧,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是原因之一。

人文教育,更多是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一味的思想说教很难成功的,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它应该是学生受教育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就需要对不同内容和目标采用不同的方式,创设丰富的载体,开辟多条途径达成目标。近些年来,“拓展训练”“社会实践”“心理暗示”“情境教育”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不断被运用起来,为德育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四、立足新课程理念,重建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表现在: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视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已有结论的记忆,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复习巩固,忽视创新培养;重视认知目标,忽视情感目标;重视个体成绩,忽视合作精神的体验;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很难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应试教育”的思想主宰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粗暴专制和放任自流的个性行为又形成沉闷压抑和散漫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制约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开放民主的课堂,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造教师的教学观,重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氛围,把中学生情感、意志、品质的教育纳入了课程目标。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的教育。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就围绕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设置流程环节、载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营造氛围,改变传统课程以教师为主体,“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使得“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自主能力”在新型教学过程得以培养和渗透。

要实现课程改革,就必须领悟新课标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三个维度是指新课标的三个层面,或者说是构成课堂的三个要素,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经验,达到美好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品质。一句话,新型课堂中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不仅是目的,更是手段,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三个维度的关系应是递进的关系,第三个维度才是新型课堂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

[1]顾连梅.毕其一生,探索生命惊人之美——克利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阅读札记[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5).

[2]克里希那穆.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J].教育观察(中下旬),2013(2).

[3]李尚卫.基础教育的人文价值[J].宜宾学院学报,2012(8).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