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者吸引力对未成年人道德态度养成的影响

2017-04-15 16:28杨宇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吸引力相似性教育者

杨宇辰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问题一直是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道德态度养成是道德养成的重要环节,是未成年人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前导,也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在依据。道德态度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道德心理倾向。它作为一种道德现象,主要指道德生活中对他人、对群体的行为、品质、人格等所持有的稳定的看法”,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倾向三个要素。[1]道德态度养成是个体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成年人处于道德态度养成的早期,由于个体的自觉性还未充分发展,社会教育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态度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者是社会教育实践的主导者,对道德态度教育的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育者吸引力是指教育者是否具有一些令人喜欢的特征及其受人喜欢的程度,是影响未成年人道德态度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喜欢一个人的程度越高,受其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原因在于有吸引力的道德教育者能够激发道德态度系统中的情感因素,人们对所喜欢的人更容易实现情感认同,进而更容易接纳其道德态度。由于未成年人道德理性尚未成熟,道德情感容易泛化,道德态度表现出情感大于理性的特点,更容易受到教育者吸引力的影响,因而未成年人对教育者积极的道德情感是道德态度教育的重要推动力。吸引力由多种因素构成,如气质、性格、相似性、宜人性、熟悉度等等,在道德态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未成年人的相似性及教育者自身的道德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努力增加和善于利用教育者吸引力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影响,来促使未成年人的道德态度发生转变。

一、利用教育者人格魅力产生的吸引力,促使未成年人道德态度发生转变

教育者的仪表、谈吐、修养等人格魅力会影响到其道德态度的吸引力。在道德教育中,个体往往先要对教育者进行评价,再来对教育者所传播的信息进行取舍。这个心理过程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这就导致不同的教育者传递同样的教育信息可能产生迥异的教育效果。如教育者品貌端庄、态度诚恳,说话语速适中,语气坚定,就容易取得未成年人的信任;教育者气质轻佻,举止荒谬,衣着怪异,就容易引起未成年人抗拒。再如,教育者对人的态度是否公正、友好、诚恳,值得尊重与信赖,教育者说话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否自信、主动、坚定,都会影响未成年人对教育者的态度。讲话时结结巴巴、畏首畏尾就没有理直气壮、信心十足那样使人感到可信。诺尔曼做过一个实验,来比较在影响过程中吸引力和专长两个信息源谁更重要,让一个无吸引力的专家(毫无魅力的中年生理心理学教授)与一个很吸引人的非专家(20余岁健壮的大学生)来分别对两组学生被试进行劝说,每组被试中的一半听了为何要缩短睡眠时间的详尽论点说明,另一半只听到应缩短睡眠时间的简单说明。结果发现:论点的附加比简单的声明可以增加专家的说服力,有更多人接受其劝说改变了对睡眠的态度,而对于有吸引力的非专家来说,有无这种附加论点的说明并非很重要,他所引起的态度改变量都相当高。实验的结果说明,对于态度教育来说,教育者的个人魅力的吸引力甚至比其权威性更加重要。[2]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高度重视“为人师表”,孔子在解释“克己复礼为仁”时就明确地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清代张行简也说:“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指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4]未成年人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将师长视为自身的模仿对象,这就对师德师风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因此,在未成年人道德态度教育的实践中,教育者应该做到衣着整洁合体,举止稳重端庄,态度和蔼可亲,教态从容大方。但外在吸引力是其综合素质的表现,教育者只有加强内在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修炼,才能由内而外散发出长久的吸引力。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未成年人道德态度发生转变。

二、利用教育者与未成年人之间相似性产生的吸引力,促进未成年人道德态度发生转变

出于对自我价值的保护和防卫,人们一般都喜欢和自己民族、信仰、主张、教育水平、价值观等相似的人。当一个人试图要去改变别人的态度时,心理上如果是相容的、相近的,往往易于被接受;如果心理上是对峙的甚至是对抗的,对方便不易接受或者会产生“逆反心理”。[5]未成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在青少年时期往往容易与师长产生情感隔阂。在道德态度教育中,如果教育者表现出和未成年人有更多的相似点,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道德态度教育的效果。布罗克(T.Brock,1965)用实验证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似性的效果远远超过教育者专长性的效果。相似性高于专长性的教育者,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要大于专长性高于相似性的教育者,因而也能够取得更好的说服效果。[6]这是因为未成年人与教育者的相似性产生了“自己人效应”,使其感到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认同,因而减少了心理抗拒,愿意接受其影响。相似性产生的情感认同在未成年人身上很容易发生迁移和泛化,他们对教育者的好感会转移到它所传达的教育信息上。例如,教育者与未成年人在着装、言行、情感上表现越相似,越容易取得未成年人的好感,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影响他们的道德态度。教育实践的经验也说明,未成年人更容易接受与自身年龄差距较小、性格外向、生活时尚的道德教育者,就是因为这样的教育者与他们具有更多相似性。

缩短教育者与未成年人的空间距离,增加双方接触频率,都是消除双方疏离感、增加教育者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与未成年人的共同点,寻找与他们的共同语言,以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进行道德态度的引导,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困扰、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以此作为激发其情感共鸣的切入点。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不能高高在上,要经常深入未成年人的现实生活,同他们打成一片,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在面对面的道德态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之前先表明自己在许多问题上与未成年人的一致性,这样可以削弱对立情绪,减少态度防御和抵触。在与未成年人的日常接触中,教育者自身要保持健康愉悦、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教育对象要倾注真情、真爱、真心,及时发现和肯定其闪光点,积极加以鼓励,并且要用富于情绪感染力的语言和方式传递教育信息。另外,德育工作者要赢得教育对象的尊重必须首先尊重他们,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虽然教育者的权威性可以增加教育信息的可靠性,但权威性不是强制性,不可利用自己的权威身份灌输观点或者强制行为,要以平等的态度了解并肯定他们的正常需求,理解他们的情感诉求,激励他们在道德态度养成过程中不断进步。

三、利用教育者自身道德态度产生的吸引力,促进未成年人道德态度发生转变

道德态度的获得来自于道德经验,而个体获取的道德经验不一定都源自自身的道德实践,也可能是来自他人的间接经验。教育者的道德经验是未成年人道德态度的重要经验来源,未成年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育者的言行。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正身,如正人何。”[7]孟子也曾指出“教者必以正”,如果自己“身不行道”,被教者就会提以非议,“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 ”[8]唐代教育家韩愈则明确提出“以身立教”的主张,认为这样的教育者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9]爱因斯坦也曾说:“教师使用的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10]道德教育者既是人才培养的承担者,又是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者。这就要求其行为具有榜样性、律己性和内外统一性,在理想信念、思想情感、言行举止等方面为教育对象的态度转变起到示范作用。教育者自身对所传授的道德规范一定要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德育工作者要首先端正自身的道德态度,避免自身道德态度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人生活中都保持道德态度的言行一致性,以自身崇高的道德情操吸引和感染未成年人。如果教育者自身对道德规范的态度模糊不清,即使教育者与未成年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未成年人也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如果教育者言行不一,甚至践踏自己所宣传的道德规范,就会使未成年人产生被愚弄和欺骗的感觉,严重伤害未成年人对教育者的信任,从而抗拒教育者的态度影响。[11]

总之,道德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具有善恶评判的价值功能,是他律到自律的教育,需要用多种非强制手段进行逐步渗透,并在实践中巩固。而教育者的吸引力就是这种转变的重要催化剂。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充实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努力从未成年人的立场出发开展道德态度教育工作,引起未成年人的情感共鸣和态度转变。同时,德育工作者要率先垂范,作践行道德规范的模范和榜样,引导未成年人道德态度发生转变。

[1]马向真.道德态度及其转变[J].学术研究,2007(8).

[2]R.Norman(1976).When what is said is important:A comparison of expert and attractive sources [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2,294~300.

[3]论语(卷 6)[M].陈才俊,编.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4](清)张行简.塾中琐言·端品[Z].

[5]肖旭编.社会心理学[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237.

[6]T.C.Brock(1965).Communicator-recipient similarity and decision change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650~654.

[7]论语·子路[M].陈才俊,编.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8]孟子·离娄[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9]韩愈.韩愈集·外集(卷四)[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10]杨艳茹,胡羽.态度理论视野下的自我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2).

[11]杨宇辰.吴瑾菁.人际参考:个体道德态度转变的重要因素[J].中州学刊,2014(7).

猜你喜欢
吸引力相似性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