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农村高中“分层分类教学”的思考
——以晋江紫峰中学为例

2017-04-15 07:19:58施华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艺体年段因材施教

施华雄

(晋江市紫峰中学,福建 晋江 362600)

普通农村高中“分层分类教学”的思考
——以晋江紫峰中学为例

施华雄

(晋江市紫峰中学,福建 晋江 362600)

扭转普通农村高中由于生源质量、师资配备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造成教学质量不如人意这一局面的关键在于结合校情、生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立足“三个基于”,着眼“三个为本”,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分类教学”,长此以往,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普通农村高中;因材施教;分层分类教学

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1]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2]两位教育前辈很早就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指引了方向,强调了“因材施教”对于培养教育人的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晋江紫峰中学的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立足“三个基于”,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1.基于生源素质的考虑,做好统筹规划。紫峰中学创办于1996年8月,2008年增办高中,是晋江市唯一一所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由于是最后一批招生,生源素质不尽如人意。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品格、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科成绩参差不齐,学习基础薄弱,这给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想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才,就必须从规范抓起,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抓好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学习,才有可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为此,基于生情的考虑,该校确定了“一年高考,三年准备”的总体思路,明确“高一抓规范,高二夯基础,高三促提升”的规划和要求。针对高一年学生,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等为重点,以高标准、严要求教育管理学生。同时,针对学生特点,将纪律差和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列为教育重点,为他们建立教育档案,通过沟通交流、谈心说教、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勤奋学习、团结互助、尊师守纪的自觉意识。针对高二学生,该校重在抓“双基”。生源质量不佳是他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如果按照赶进度、题海战术、追求难度等常规做法,到头来学生必将是基础的不会,有难度的不行,收获的也必然是一场空。所以,学校明确要求高二年的教师在教学上要切合实际安排好教学进度,不急不赶,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精选作业,认真批改,学生该懂的不懂,就一定要讲到让他懂;学生该会的不会;就一定要教做到他会为止,努力做到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每一个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针对高三年学生,该校着重抓好巩固和提高。一是要巩固好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对薄弱点进行反复补强,对偏科学生进行学科辅导,力求基础知识的整体性巩固和提高;二是做好“选优培尖”工作。对于基础相对较好一些的学生,分科进行集中辅导训练,适当加深难度,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帮助他们提升层次。

2.基于实际教学考虑,坚持分类分层教学。该校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专长,将高三年学生编成四个类别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培养:

(1)春季高考班:对于那些学习虽然勤奋但成绩提升乏力,尤其是综合科提升缺乏后劲的学生,学校积极动员他们参加春季高考,安排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教学、辅导。事实证明,参加春季高考班的大部分学生因改变了学习环境后,重新找回学习自信,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年段整体学习氛围也因此得到提升。

(2)实验班:学校将综合成绩较好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级,配置专任教师,适当增加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针对“尖子生”年段实行导师制,通过导师“一对一”的帮扶,加强沟通交流和学习辅导,进一步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补强薄弱科目,激励他们的斗志,提振他们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力。

(3)平行班:学校把综合成绩一般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级,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基础题,做好学生良好解题规范的培养,针对高考卷专项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对这部分学生,年段重点做好补偏工作,主要做法是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偏辅导,并定时对补偏工作成效进行评估、总结,寻求对策,增强实效。

(4)艺体班:对于文化成绩一般,但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特长明显的学生,他们通过思想动员后,将这部分学生编入艺体班。艺体生既要抓好文化课,又要抓好专业课,学校专门建立艺体生成长跟踪档案,随时关注艺体的文化课、专业课的变化情况,在教学上降低难度,放慢速度,激发信心,以点滴积累促成文化课成绩的提升。

在分班教学中,他们讲求“一班一策,一生一案”,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上注重班级特点与对策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上不追求面面俱到,在学生帮扶上注重针对性和持续性,尽可能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立足普通生,培养尖子生,抓住特长生,关注临界生,帮扶学困生,着眼于整体发展、均衡发展。

3.基于学生身心的考虑,坚持劳逸结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是学生全力以赴学习迎考的前提保障。为此,针对身心均满负荷运行的毕业班学生,学校着重做好四件事:一是做好考前心理测评。对于心理比较焦虑的个别学生,由心理教师跟踪观察疏导,谈心交心,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二是坚持锻炼,劳逸结合。年段坚持每天下午放学后集体锻炼,由班主任带队,师生一起长跑,根据体质不同,长跑1-2千米不限;三是增加学生营养,坚持每天上午一个鸡蛋。为增加学生营养,年段与家委会商议,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由各班学生代表到食堂领取鸡蛋,分发给每一个同学,费用由家委会按月与食堂结算。四是优化学习条件。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专门给高三年段教室安装空调,让师生有个较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由于高考期间学校其他年段仍在教学,为不造成彼此的影响,经与家长商议,考生均入住酒店,既保证了食宿安全,又能让学生放松身心,轻装上阵。

二、突出“三个为本”,做好复习迎考

学校不断分析总结“三个基于”的教学与管理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届学生的特点和往年备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适时调整策略,着重突出“三个为本”思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突出“以生为本”,针对性备考。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摸清每位学生的学情、潜质和性格特点等综合因素,按照“分层分班”的总体思路,科学有效地把毕业班学生分成“春季高考班”“实验班”“平行班”“艺体班”四类教学班,认真落实“一班一策,一生一案”的要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培优辅差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突出“以考为本”,适应性备考。实行全国统一卷高考,对于一所生源质量最不济的普通农村高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高考改革,该校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寻找对策,勇敢面对。一是深入研究分析全国卷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去繁就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二是多出、多考模拟卷,让学生逐步适应全国卷的难度和强度,不断训练答题速度;三要关注高考评卷信息,教会学生考试技巧和得分要领,掌握“应试策略”。

3.突出“以校为本”,系统性备考。不同的校情必然有与之相宜的教学与管理措施,该校的主要做法:一是结合校情学情段情制定策略。学校着眼全体学生,着重抓好“四个一”:即一个策略,面对全体学生,抓好“质量与数量双突破”;一个关键,面对全体学生,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一个重点,面对全体学生,抓好学风的形成;一个要求,面对全体教师,抓好教风建设。坚持年段工作“一盘棋”,确保“一轮复习”有序进行,不赶进度求效度,着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容应对高考全国卷。二是加强协作,齐心协力助考。学校每年召开“毕业班教学与管理经验交流会”总结上一届教学与管理上的经验与教训,认真制定下一届毕业班复习迎考策略,取长补短,增强实效;坚持“四类班级”均衡发展。学校对四类班级同等关注,不厚此薄彼,不区分主次。教学、德育、后勤、保卫、生管、心理等部门都全力支持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和生活,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保障;注重营造复习迎考氛围,通过“复习迎考班级文化布置”、开展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我为高三加油”喊楼、“拼搏青春,助力梦想”主题班会等励志活动大力营造浓厚的迎考氛围,激扬斗志,坚定全校师生爱拼敢赢的信念,激发师生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平心而论,要办好一所学校不容易,要把一所普通农村高中办出成绩更是难。但是只要治校者肯用心去经营,付出总会有回报。

[1]陶行知教育名言[EB/OL].[2013-02-25].http://blog.sina. com.cn/s/blog_7bfquz.html.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艺体年段因材施教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4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读与写(2019年17期)2019-11-27 07:03:32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44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