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艳
【摘要】在翻转课堂过程中,师生之间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也逐步从预设向生成过渡,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文提出要广泛整合资源,在视频制作中实施翻转;依循认知规律,在紧扣文题中实施翻转;聚焦交流分享,在多维互动中实施翻转,从而让高年级习作活力四射。
【关键词】广泛整合 依循规律 多维互动 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将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度调整,并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来颠覆课堂教学结构的教学过程。在翻转课堂过程中,师生之间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也逐步从预设向生成过渡,从封闭走向开放。对于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而言,则应该最大限度地改变传统教学的缺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视频资源和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尴尬地位,真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转变。
一、广泛整合资源,在视频制作中实施翻转
1.借助鲜活事例,借助视频打开选材思维
适切而具有针对性的视频资源是习作教学进行翻转课堂的保障,对于习作教学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翻转课堂中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所用,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对课件进行精心设计。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针对认知实际和个性化差异,合理地研制课堂教学内容,体现从浅入深的原则,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习作“写一段假期的生活经历”时,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关注生活、留心生活的意识,常常为这篇习作的选材捉襟见肘。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制作,罗列了一系列在假期中可能经历的生活场景,如游泳纳凉、走亲访友、游山玩水、参加补习班等。教师分别选用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将学生的思绪引向了自己的暑假生活,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遴选素材指明了方向。
这一案例,教师为了深入地开展翻转课堂,准确地洞察学生习作创作中可能遭遇到的素材选择的认知困难,将课件制作的重心设置在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延伸上,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资源的支撑。
2.针对客观差异,借助视频实施层次教学
学生在认知能力、现有水平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教师可以针对同一篇习作制作关于不同侧面和重点的课件,将学生在一篇习作中可能出现的难点设置在不同的课件中,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视频课件进行观看,从而提升习作翻转课堂的针对性。
例如,六年级上册习作要求“介绍一种美味”,突出美味的色香味等元素。针对这篇习作,教师借助以往的经验以及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洞察,意识到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可能存在障碍:(1)缺乏基础的生活经验,难以选择最典型的描写对象;(2)缺乏充分的语言积累,难以准确再现课文中的词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分别制作了两个课件视频:第一个主要从主餐、风味小吃、家常菜等不同的角度再现了美味的品种,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认知,为学生选择提供素材;第二个则是出示了大量描写美味的词语和典型的语段,帮助学生丰富积淀描写菜肴色香味的语言,促进了内在积淀的不断丰富。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视频的制作停留在一种质态下,而是根据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制作了视频,为学生翻转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依循认知规律,在紧扣文题中实施翻转
1.树立榜样,通过问题激发思维
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放纵自流地进行学习,而需要在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及時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借力于视频资源,不断地深入到实践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例如,六年级上册习作4中,教材出示了四幅剪纸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剪纸的内容进行合理化的想象,拓展补充情节,完成一篇习作。很显然,这篇习作的形成必须要对剪纸作品进行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如何引领学生的想象意识,教师在视频课件中针对《好朋友》这幅作品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进行引领:剪纸中的这两位小朋友是什么关系?他们正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会相遇呢?在坐上牛背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学生在观看课件的基础上,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激活了自己的认知思维,对想象的事件形成整体性的轮廓认知,从而提升了对事件的整体性把握,真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课堂翻转的同时,注重利用课件对学生的认知引领,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拓展想象,提升了学生习作的表达能力。
2.顺势而下,通过质疑唤醒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翻转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会发生较好的变化,将更多学习的权利与方式都交付给学生自己。因此,在多媒体技术资源的运用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课件来激发学生认知思维的不断发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性提问,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习作“写一次实验”时,教师在尝试运用课件组织学生进行翻转学习时,就在课件的运用上,着力引领学生进行自主翻转:本次习作旨在从生活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将自己生活中的实践尝试记录下来。同学们,你们可以从实践的内容、实验的过程、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自己受到的启发等角度进行质疑。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来看,不少学生都选择贴近生活实际、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验内容;对实践过程的介绍也极富顺序性和条理性,重点内容也较为突出;整个描写过程也显得一波三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显得异常生动。
纵观整个环节,教师正是通过视频资源的有效运用,充分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思维意识,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聚焦交流分享。在多维互动中实施翻转
1.分享翻转效益,提升教学针对性
对于习作教学而言,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活动的设计是其核心部分,也是学生对习作知识和写作方法进行内化的关键性步骤。在翻转课堂的支撑下,教师将习作知识置放在课堂教学之前。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却没有对学生课前翻转学习状态进行了解,依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原有的方案,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性提升。因此,教师要在课堂翻转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的翻转状态进行调查,及时调整教学的预设方案,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习作中“描写一种动物”时,教师在课件中渗透了全面观察动物的方法和顺序,并要求学生能够在走进课堂之前,能够自主选择、确定好自己要描写的事物。在翻转课堂之后,教师则设置了一张课前学情调查单,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确定好自己描写的对象并进行深入的观察,尤其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在对学生学习状态和翻转效果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教师再相应地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才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翻转课堂的价值在于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效益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本案例中,教师就在习作翻转之后,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深入地了解与感知,有效整合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环节,让课堂翻转的实际价值得到了彰显。
2.强化习作共改,提升教学多维性
课堂翻转不仅仅在于教学知识前后顺序的调整与置换,更在于强化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创设多维途径,引领学生能够深入到课堂实践中,进行生生之间的彼此互动。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习作“描写一种树叶”时,教师就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了多次的翻转教学。首先,教师将学生带来的各种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树叶呈现在屏幕上。如何引领学生对树叶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呢?教师引领不同学生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维度进行深入感知,而在随后片段描写中,教师也将学生的习作及时发布到网络互动平台,并能够让其他学生对发布的习作进行编辑与修改,最后进行班级交流,畅谈自己修改的理由。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在小学高年级的实践研究中,不仅是一种学习策略的转变,更是一种学习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翻转课堂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需要入手,真正借助翻转课堂来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