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宇
【摘 要】教学之前是备课,备课前提是教师先阅读,教师阅读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教学的设计水平,学生课堂的有效阅读又是影响教师调整计划的重要因素,因此阅读的有效性不得不慎重思考,这是教师要花大力气的活儿。
【关键词】有效阅读;教师有效阅读;学生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012-03
教师阅读的有效思考
要使阅读教学有效,前提条件是教师本身的阅读要有效。而当前教师的阅读情形如何呢?对于个体喜爱的作品,其阅读效果如何很难判断。但对课文,教师的阅读则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有不少老师是这样阅读课文的:很快就要上到某课了,为了能在课堂上教学有序,不得不翻开书先读。先读书只是了解一下课文讲的是什么,很快地翻开了教参或教案,把上面的解释转化为课堂进程的问题,算是有了一个教学的全程思路,便已备课完毕。这样的阅读旨在表面化的通畅,无效果可言,阅读无效教学必然也就无效。在听课与交谈中常能发现这样的老师,而且不在少数。另一类教师在备课时会认真一些,对课文能多看几遍,在书中能圈圈点点,找出重点教学的段落,作较细致的批注。这种阅读,教师一开始就是为了课堂上能讲能问而进行,亦是浅尝辄止型的阅读,他们教学的重点只是放在对一些词句的剖析上,让学生记住一大堆好词好句,还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些老师对语感存在着一定的错解,以为解词析句、摘抄好词好句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对此,我们可以引用课标总目标中的一句话,阅读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很明显“良好的语感”是要在“情感体验”与“较丰富的积累”基础上形成的。这里的积累指什么?是指情感积累、方法积累、人文思想积累、经验积累、词句积累、结构积累等,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项。缺少这样的认识其教学必是低效的。还有一些教师教学有自己的风格,他们在备课阅读中,一定要读到有自己的体味出现,有自己的认识、发现,才肯思考怎么教,教师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即像马拉美在他的《伊吉图》中所描述的那样,他走进了书籍所营造的氛围中,书本之作为物对他的精神形成了一种吸收。或是,我看见有大量的词语、形象、观念出来。我的思想将它们抓住,让我与物有同在感与共在感。抓住,掌握你所要敘述的;抓住,控制你所要认识的;抓住,让你与物同在同感……真正的阅读是一种他者的大量观念在读者的思想中各得其所的阅读。作为教师,没有这样的阅读,其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教学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请看下面的课例,这是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教材分析】《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借种树喻育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告诉我们: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唯有经得起各种不确定因素磨炼与考验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练就“独立自主”的心,才能更顽强、更灿烂地生活与成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2)积累好词佳句,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悟出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2)使学生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的心理。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含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准本:课件和有关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桃花心木)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4. 抓品读,促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1. 主动探究,悟道理
(1)重点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2. 综合实践,练能力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课本剧,练写作。
(2)小组内排练课本剧,练表演,练表达。
(3)班上演出,赛水平。
3. 总结拓展
(1)老师小结。学完本课,我们懂得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更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正如俗话说的那样“不经风雨,难成大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炼,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4. 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萎”“锻炼”等字。
5.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6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教学反思】为了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本节课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解疑、联系实际谈感想等形式进行深入探究,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相关文章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好生常抢走慢生思维和表达的空间。所以本课教学中,应特别关注差异,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要有意识参与到相对薄弱的小组中去,掌握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帮助他们。在汇报交流时,照顾到胆小说话少的同学,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并充分肯定他们,使他们愿意跳一跳摘果子,学习积极性也就随之而兴。
把这篇课文定位在借物喻人上,一是教学参考上的定位;二是可能受作者这句话的直接暗示:“他的话,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因为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作者可能是在借物喻人,可是我们的阅读应当是“作者的思想在我们的阅读者心中各得其所的过程”。很明显,上述这位教师的阅读抓住了“借种树喻育人”之理,但依然处在模糊之中。所以他的教学只是抓课文中提示的重点句子,重复教学参考上的内容。尽管在教学反思中列出了: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而实质上却是一句空话,因为教师自己就没有“自己的阅读见解”,又怎能使学生昭昭。
仔细阅读这篇课文,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是作者对生活所见、所闻的感悟,从全文看,这不只是简单的借物喻人,更是一篇借事喻理之文,不仅是桃花心木的成长如人的成长,更是种桃花心木者用所做之事来喻育人之理,育木如此,育人更是如此,于是我们就会有:怎么理解自己成长的自然规律?作为父母我们将怎样育人?作为老师我们怎么育人?作为长辈我们怎样呵护下一代?作为学生该怎么看待长辈的育养,等等。由此,我们就会思考作者是怎么发现这一哲理的?文章起始叙述的几段起到什么作用?从作者的发现中我们又发现什么?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就不会重复教学参考上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了。“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学习不也正是如此吗?“学习”这一规律正如桃花心木的成长规律。于是文章中一个“奇怪”、一个“生命法则”就特别的耐人寻味;文章的“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和结尾一句“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也就特别的意味深长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教学设计在目标的确定上还有一定的问题,把目标分为三大块过于机械,机械的结果是有些目标并不是目标,而是上课的内容。也就是说,老师把内容当目标了,这是许多老师容易犯的错误。既然是教學设计,并没有付诸实践,怎么就有反思了呢?我们看一看老师的反思,不难看到这样的反思确实可以不需要实践就能写出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思。这些都会对教学的有效性打折扣。
学生阅读的有效思考
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这一道理地球人都知道,可是阅读课为什么偏偏就变成学生只要带着记忆就基本能行的教学呢?多少年来,语文教坛一直有着“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语文的工具性是第一的”等教学口号,可事实上,我们的老师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后,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依然不是语言文字,而是思想内容。你对五六年级学生问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凡卡》或是《穷人》后,学到了哪些知识,99%的学生都只会答其思想性,如学到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热爱祖国的精神;认识到凡卡的悲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学到了穷人有颗善良的心,只有穷人才能体谅穷人,关心穷人。为什么会是内容而无语言、方法与文章结构方面的收获呢?其实就是学生主要是带着先入为主的阅读结果来上课的,尽管老师在品词析句,可是学生没有带着阅读体验参与教师的教学,而是被动地应答教师,或是记下教师教给的内容,记思想性的东西当然要比记各种各样的词句容易得多了。
我们还可以去测测学生的预习,学生的预习都是处于最简单的层面的,他们以读通课文为目标,以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为主要工作,学生从预习开始就处在一种被动的应答状态,这种学习是一种外在动力的压制学习,学生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没有体验可言,缺少这种全情的投入的阅读,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可能与他人产生共鸣。他只有等待,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等待老师提出问题,等待老师要求合作交流,而这一系列被动的学习,记忆就格外重要,没有体验拿什么与教师配合碰撞,拿什么与同学交流,学习效果自然是低效的。
因此,提高阅读有效性的前提之二还有学生要有阅读的体验。学生事先在课文转了几个来回,对文章中的词句也好,段落也好,结构也好,思想也好,还是方法也好,都有自己或深或浅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视角有清醒的记忆,在课堂上才会有比较、有碰撞、有反应,学完课文学生才会有回味和小结,而不仅仅是记下某些结论。
参考资料:
[1]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2).
[2]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3] 余杰.我们是否有真正的阅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5.
(组稿:黄瑞夷 编辑:胡 璐)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