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 走向卓越

2017-03-28 09:20皮国萃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卓越教师教师培养教师教育

皮国萃

【摘 要】新时期,国家提出全面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并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通过职前培养职后研修融通、分类推进构建培养体系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构建面向未来、走向卓越的“卓越教師教育体系”。

【关键词】卓越教师;教师教育;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050-03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全面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了“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的目标要求,并从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协同培养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和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意见。

在当前教师教育开放化和一体化的背景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赖于职前的专业培养、入职的测试选拔以及职后的持续性培训和研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在国内外的提出和推进,并非用来将教师群体 “分层划类”,使一部分教师归属于“卓越教师”的范畴,而是旨在鼓励和促进全体教师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跃进,追求卓越,日臻成熟,更好地迎接和应对来自教育内外的变革和挑战。因此,构建面向未来、走向卓越的教师教育体系成为当今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动方向。

一、贯穿始终:职前培养职后研修融通

“卓越”代表着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层次和境界,需要教师付出终生的努力。教师教育体系包含职前专业培养、入职的测试选拔以及职后的持续性培训和研修。因此,需要构建面向卓越教师培养的,包括“招生选拔——专业培养——教育实践——就业服务——入职培训——职后研修”在内的立体化卓越教师教育体系。

1. 招生选拔为卓越教师奠基

每一位卓越教师必定有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和从业的强烈动机,这是其终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无尽源泉。因此,要从根本上实行招生制度改革或卓越教师生源选拔制度,以此提高职前教师教育生源质量。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加强面试答辩环节等多元化的招生选拔制度,全面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倾向、综合素质和从教潜质,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作为未来教师加以有针对性的培养。

2. 课程教学提升专业培养质量

专业培养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未来教师奠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基础。当前,各师范院校相继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课程和教学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模块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同时突出课程的实践导向,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和一线学校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另一方面,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变革,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未来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

3. 增强教育实践的实效性

2016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一线学校的需要,并从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师资力量、考核评价和实践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彻底变革以往集中一学期教育实习的做法,将教育实践贯穿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分层次,渐进性,实践内容也要从传统的听课讲课扩展为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提升一线学校在参与师范生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权,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切实增强教育实践的实效性。

4. 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培养乐教善教、愿意终身从教的未来教师是师范生教育的目标,因此,鼓励和引导师范生毕业后走上教师岗位,是需要贯穿于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的,而不仅仅是毕业之前的“求职辅导”。构建和完善师范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通过树立具有典型意义的榜样和典范,营造积极向上的从教氛围,通过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引导师范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信念,并愿意到基层、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从教和支教。

5. 开展专业化的入职培训

从师范生到教师的过渡是每一位新任教师的必经之路,“入职培训”则为新教师顺利转换角色,迅速适应教学岗位搭建了桥梁。“入职培训”主要包括区域培训和校本培训两个层面。区域层面的入职培训主要由教师研修机构承担,通过调研新任教师的培训需求,设计和开发培训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不断改进优化,提升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学校层面的入职培训主要通过学校历史和精神文化解读、优秀教师经验介绍、素质拓展和团队建设、指导新教师思考并撰写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帮助新任教师快速融入环境,树立角色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6. 职后研修为卓越教师发展引路

“卓越教师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对卓越教师的成长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包括个人的学习、教学反思、教学互动、专家引领、师傅指导、同伴互助和领导支持等。职后研修作为统筹上述因素的有机体,为卓越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方向上的引领和方法上的指导。指向卓越教师培养的职后研修,基于学科而跨越学科,区分学段又统筹学段,关注理论而不止于理论,通过项目研究来统领学科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实证研究,破解难题,改进实践。职后研修致力于建设卓越教师成长发展共同体,充分统筹各级各类社会资源,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念,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教育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培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与教师走向卓越、持续发展一路相伴。

二、分类推进:构建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卓越教师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需要分学段、分类别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分别对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意见,并与62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均开展了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未来中学教师的师德建设、专业能力、教育实践和信息化素养等,以期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

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均开展了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多能型综合型教师和未来小学教育家培养模式,加强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等,以期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均开展了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针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需求,重点探索保教融合、研究与实践并重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修养和实操能力,以期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

同济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均开展了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协同培养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未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期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均开展了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未来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学科教学水平和特殊教育知识能力,以期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三、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

在上述62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中,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用人单位,从教师培养到终身研修过程始终与高等院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研究的开展到教育质量的评价等,均由双方共同研究和实施,中职教师的培养和研修则要密切与产业行业的协同与合作。

作为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之间桥梁的研修机构,其参与卓越教师项目的主要作用有三点:第一,选派优秀教研员担任学生导师,为其学科教学、教育实践、毕业论文等提供专业指导;第二,通过新任教师培训项目对教师进行通识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入职教育;第三,在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资源建设和教师发展等五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延及终生的研修项目和活动,为教师从新手走向成熟,进而走向卓越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要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中起到统筹、规划、监督和保障的作用。统筹规划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统筹整合高校、研修机构、行业产业和一线学校的资源,建立教师教育共同体,并形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卓越教师”培养项目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等。

由此可见,“卓越教师”培养项目需要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政府、产业、高校、研修机构和一线学校虽然在项目中拥有各自的基本职能和宗旨使命,但其在教师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通过协调和统整各个利益主体的资源,包括立法行政权力、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科研条件、技术优势等,共同服务于卓越教师的培养。此外,卓越教师培养的各利益主体并非单向地、孤立地对教师施加影响,而是在与教师的互动和与其他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自身的角色和职能,从而实现卓越教师培养系统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四、结语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主要发達国家在卓越教师培养方面已经具有先进经验,如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制定“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英国的“卓越教师计划”(Outstanding Teacher Program,OTP)、《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Training Our Next Generation of Outstanding Teachers)帮助更多教师借助专业培训成长为卓越教师。美国制定了各学科各学段的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建立高质量的严格标准。德国的“卓越教师教育计划”旨在改善教师教育以满足国家“卓越教育计划”的需求。澳大利亚的“政府优秀教师计划”(Australian Government Quality Teacher Program,AGQTP),鼓励教师通过优秀教师计划获得更多专业发展的资源。因此,我国大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贯穿始终、分类推进、协同创新,注重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的融合,将教师培育成为面向未来、走向卓越的引领者和示范者,这是与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也是强烈的国家使命和时代诉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Z].2014,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 2号).2016,3.

[3] 杨晓崔,德坤.“卓越教师”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6(3).

[4] 李跃飞.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培养卓越未来教师——第 29 届全国部属师范大学教务处长联席(扩大)会议综述[J].教育观察,2015(10).

[5] 马毅飞.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以英、美、德、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4(8).

(编辑:赵 悦)

猜你喜欢
卓越教师教师培养教师教育
试论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园校一体,知行合 一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语教师培养中的责任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视阈下高等几何课程的作用研究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